為更好服務國家工程科技和產業發展需要,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通知,將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調整為電子信息、機械等8個專業學位類別。為什么要調整工程專業學位類別?如何調整實施?調整后,各培養單位是否還能在類別下設置專業領域?記者就相關問題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有關負責人進行了采訪。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該負責人指出,“據預測,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領域,在2025年對人才的需求總量將達到4500萬人。而工程專業學位是培養高素質工程專門人才的主渠道,必須按照‘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要求,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及時做出調整優化,切實發揮應有的基礎性作用。”
據介紹,自1997年設置以來,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建立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體系;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式工程科技人才;探索了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但是,隨著事業發展形勢的變化和自身改革的深入,工程專業學位現有的設置模式、機制也逐步顯現出不足和局限,亟須調整優化。”該負責人說,一是工程專業學位領域固化、滯后的問題逐漸凸顯。二是與其他類別專業學位的培養范圍存在部分重復,工程博士、碩士銜接不夠。三是部分工程領域設置與工學學科設置較為接近,與工程綜合需求距離較大,培養特色不夠鮮明。四是管理機制不適應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實需要。
近年來,多方都希望調整優化工程專業學位。“綜合考慮學術性與現實性、規定性與自主性、穩定性與靈活性、本土化與國際性等因素,借鑒國內外對工程領域的劃分情況,在進一步明確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與領域概念的基礎上,依據工程領域培養要求和知識體系,將目前的工程碩士(共40個領域)調整為8種專業學位類別。工程博士從目前的4個領域調整為與之相對應的8種專業學位類別。”在該負責人看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作出對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調整優化的決定,是綜合多種因素的結果,通過的優化調整方案也是當前條件下兼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最佳方案。
方案具體怎么實施?該負責人介紹,一是調整工程專業學位教指委。在工程專業學位教指委下,按照調整后的8種專業學位類別,組成8個分指導委員會;同時制定調整的操作性文件,明確調整的條件要求、申請程序、專家機制等;對現有工程博士、碩士專業學位授權的培養單位,可根據自身辦學特色、人才培養重點等實際情況,自主申請調整到相對應的專業學位類別,由工程專業學位教指委及其8個分指導委員會對申請進行核查。最終,將調整結果提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預計2019年上半年對外發布調整結果。
調整后,是否還能在類別下設置專業領域?“調整后,在取得專業學位類別授權的前提下,培養單位可根據自身辦學特色、人才培養重點等實際情況,在類別下自主設置專業領域,鼓勵培養單位提出新興領域的需求,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發動機、微電子、智慧水利、新能源、網絡空間安全等。”該負責人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