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去年考研考的是北京電影學院數字媒體研究所,考場最大的感覺是題量很大,非當場果斷奮筆疾書才行。發現地方院校對該專業的教育和上面兩所學校有些差別,導致考場答題時有可能出現對所答內容會一點又不全會,似是而非的情況。
考前準備階段,我準備的比較晚,9月份做畢業創作的劇本及前期工作,10月份開始準備的專業及英語政治,英語方面看到前輩們的經驗真題做5遍,我先做了1遍,之后開準備政治,我本是理科生對原本對政治一竅不通,在政治上花了大量時間,占用了不少英語時間。現在看來這部分工作可以提前一些,理科生的政治要提前準備。在平時注意看書等的專業和英語政治的積累。平時積累的多,最后面對的壓力就小一點。專業上需注意的幾個方面:膠片機拍攝整個流程、數字編碼、
考研資料方面,北京電影學院的資料很少見,主要還是看相關考研班或該本科生學習的書籍,這跟電影學院觀念有關,應該是不想要應試的學生,希望學生從廣泛書中攝取知識。林福宗的多媒體技術基礎和清華大學的數字媒體技術兩本書尤為重要。和數字媒體技術一個系列的一本音頻書也挺好,各位同學不妨看一下。
不建議同學跨專業考,雖然此專業可能考試形式都是筆試寫字,跨專業即便考上了可能面臨在目標學校學校專業學習中困難較大。個人感覺此專業應該考一些繪畫之類的內容,這樣可以對考生藝術修養方面又所把控。
考研的幾個月是緊張且枯燥的,每天反復面對著日復一日的相同內容,早晨頂著初升的太陽,晚上回來已是滿天星辰。其他更多的愛好都退居其次,dota魔獸神馬的都不要想了,希望各位童鞋有個心理準備。
附今年考得大題(回憶版):談談對當代中國電影的看法,和中國電影存在哪些問題(50分)
填空小題即名詞解釋考了:操作系統、gpu、mpeg2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