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金花”在校園里合影。
她們是來自農村的6名普通大學生。堅守夢想,渴望改變,因為集體考研成功,她們成為這個夏天德州學院一道璀璨的風景。
在德州學院的校園里,張麗艷、展愛花等6個人所到之處,都少不了別人的羨慕和稱贊。連日來,318寢室集體考研成功的消息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話題。
全力以赴,信心十足,她們行進在“趕考”路上
理科公教樓三樓的自習室里,又坐滿了新一屆考研的學生,他們已經開始了今年的考研復習。從去年考試結束后,張麗艷幾個人就很少再來這里,她們說“不忍心打擾師弟師妹們學習”。
然而,就是這個擁擠的自習室,記錄了318寢室幾個女生過去三百多天里考研復習的每一個瞬間。
展愛花是她們中最勤奮的一個。每天,整個宿舍她起得最早。有時候,趕上自習室還沒開門,她就先在校園里讀上半小時英語,然后再來到自習室,開始一天的復習。坐在自習室的一個角落里,展愛花并不怎么說話,“深埋”在眾多復習資料里,很少被人注意到。她說,從一開始下定決定要考研,自己就做好了全力以赴的準備。這一年,對她來說“一切都跟自己的想象得差不多”。只是,當她知道自己考了361分的時候,多少令她有點感到意外。在同學們看來,復習最用功的她應該考得更好一些。最終,展愛花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學,她覺得這個結果與自己380分的預期,還是有些差距。
年齡最小的郭真真像大多數90后一樣,年輕的臉上偶爾會閃過一絲稚氣。但是,更多的時候,她看上去要比同齡的孩子成熟許多。備考的這一年里,郭真真有兩次想放棄,她覺得“那時候自己實在堅持不下去了”。等真的停下來的時候,看著宿舍里的其他幾個人都在忙碌,她更加不安。于是,幾番掙扎過后,她又回到了復習的隊伍中來。此后,她再也沒有動搖過,自習室也成了她出沒最多的場所。經過一年的復習,她感覺自己少了許多孩子氣,也成長了起來。查詢成績的那天,其他幾個室友都已經出了結果,當她知道自己被北京工業大學錄取的時候,長出了一口氣。
張麗艷、薛愛花、尹媛媛、崔現麗4個人在回憶起過去一年的復習經歷時,沉默了很長時間。張麗艷說,那段時間,大家都像是在和時間賽跑。“每個人都提著暖瓶去自習室,把能節省的時間都用在了復習上,一待就是一整天,每天要學習十幾個小時。”回想起這段經歷,她們說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即使去了各自考上的南京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這個自習室都是我們夢想起航的地方”。
就業歧視,出身寒門,她們渴望改變
318寢室的這6個女生都是德州學院2008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巧合的是,在她們所在班級的43名學生中,只有她們6個女生。“分到一個班的時候,又被分到了同一個寢室。”回想起大家剛見面的情景,張麗艷有些慨嘆,轉眼間她們6個人已經在一起生活、學習了整整4年。
更巧合的是,6個人都來自農村,樸素、刻苦是她們共同的特點。
從大一到大四,6個人都完成了每學期的課程,包括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順利通過,沒有出現過“掛科”的經歷。張麗艷拿過國家獎學金,尹媛媛和展愛花拿過國家“勵志”獎學金。雖然她們都不太愿意在公開場合提起這些,但她們的班主任還是經常會在班會上把她們作為典型。
在操作性、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面前,她們并沒有覺得和班上的男生一樣有什么區別。有時候,她們完成的實踐作品,甚至要比男生的還要出色。2010年她們參加的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還獲得了三等獎。
然而,讓她們沒想到的是,在不少招聘會上,很多企業對于這個專業的招聘有著“嚴苛”的條件:僅限男生。這在她們看來,實在讓她們感到無奈。采訪中,幾個女生都不太善于表達,說到這件事的時候,也只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來自菏澤的薛麗花考上了華東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大學期間,她的每門專業課都很優秀,但這次報考研究生她幾乎沒有猶豫。她說,作為工科的女生,在就業的選擇中,本應該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然而,實際情況卻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樣。在她眼中,“考研是為了讓自己掌握更多的的主動權”。
展愛花說起自己考研的原因,只是說了句“想要用心證明”。“證明什么?”面對記者的追問,展愛花低下了頭,并沒有接著說下去。后來,其他幾位同學大略描述了展愛花的一些片段:
展愛花來自農村,家庭并不富裕,因為有兩個姐姐,她一直把自己當成男孩,各方面都很要強,她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一切。
尹媛媛說,她們都能夠理解展愛花渴望改變的迫切心情。“來自農村的我們,每個人都寄托著太多的希望。”
堅守夢想,尋獲希望,她們即將開啟下一站
張麗艷和崔現麗都來自萊蕪,而且還是同一個村的。他們倆都考上了研究生,家里兩個人的父親見了面就開始聊這個事,盡管他們并不清楚哪個學校更好。很快,村里很多人也都知道了。
每年,一到了寒暑假,張麗艷和崔現麗都會一起回家。張麗艷說,其實她很想利用寒暑假的時間留在城里進行一些課外實踐,但是大多數時間不得不回家。“家里種著好幾畝地,回去干點活,幫著父母減輕一些負擔。”每次回來,她都被曬得很黑。
唯一一次暑假沒有回家,是張麗艷和尹媛媛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那一次。在別人看來枯燥無味的那個夏天,她們兩個卻過得有滋有味,還拿了獎。張麗艷說,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
現在,不少人都知道她們6個人都考上了研究生,見了面有的人稱呼她們“六朵金花”,有的人還說她們的318寢室是“最牛寢室”。但是,回到寢室,她們討論更多的是能不能公費讀研。
目前,她們只知道薛麗花是自費,其他幾個人還不知道什么情況。對于薛麗花來說,得知自費的消息,她有些慚愧,“不好意思和家長說,畢竟大學已經花了家里很多錢了”。家人告訴她“多少錢也供應”的時候,薛麗花心里更不是滋味。她說,入學后會努力爭取獎學金,自己來負擔研究生階段的費用,“為了火熱的夢想,也為了家人那樸實的期待”。
畢業前夕,幾個人一邊希望能夠獲得公費的機會,一邊積極為即將開啟的下一站做著準備。“大學4年里,一直都在忙著學習,鍛煉實踐的機會很少。接下來,一方面聯系一下導師,提前為研究生做準備,另外也會找一些企業去實習,向著更遠的未來出發。”展愛花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