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教育部直屬的設有研究生院、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她的前身是北京地質學院,創建于1952年。她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合并而成,1975年遷校武漢并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6經國家教委批準成立武漢地質學院研究生院;1987年11月經國家教委批準,成立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隨之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
1952年建院的同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地質系的地學研究生也同時轉入北京地質學院,并成立了研究生班。建校后的13年間研究生教育規模發展較快,直到“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斷之前,我校培養研究生達321人。現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404人,博士研究生1187人,專業學位研究生2917人。
我校對學科建設、導師隊伍建設、培養條件和培養環境建設高度重視,加大投入,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潛心建設,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和導師隊伍建設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過20年的不斷建設和發展,使我校的學科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尤其是我校的優勢學科——地球科學學科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隨著我校學科水平的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授權學科點也不斷增加,學科覆蓋面迅速擴大,目前我校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涵蓋8個二級學科;一級學科省級優勢學科2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3個;二級省級優勢學科1個;二級省級特色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0個;其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與“地質學”2個一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一;一級學科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3個,我校現有學位點涵蓋學科門類9個;擁有工程碩士、MBA、MPA、藝術碩士、法律碩士、資產評估、翻譯、會計、旅游管理、工程管理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包涵19個工程領域。
目前我校建立了一支學術水平較高的導師隊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博士導師177人,教授390人,副教授450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5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9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人,“楚天學者計劃”入選教授3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05人。近5年來,學校新增國家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4人。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成為繼我校趙鵬大院士之后,再次榮獲國際數學地質學會最高獎——克倫賓獎的第二個亞洲人。高水平的學科和高水平的導師隊伍為我校研究生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和良好的發展條件。
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研究生院就提出了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中心的辦學思想,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多次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優化學科結構和課程體系。
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加強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進程,積極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途徑。創新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的機制,建立了創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養制度,全面實施“研究生教育培養機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鼓勵研究生潛心研究,大膽創新。近年來,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明顯提高。我校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篇,提名獎10篇,省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75篇(截止于2010年)。由于學校高度重視全員育人工作和綜合素質培養,研究生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有的獲“全國三好學生”和“全國百優大學生”稱號,不少研究生在全國科技發明大賽中獲獎。
我校培養的研究生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科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多人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證書、“五一”勞動獎章、侯德封獎、省部級勞動模范、地質金、銀錘獎,有的已成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學科帶頭人以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人。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建設,我校已建成為以理工為主,理、工、文、管、經、法、哲、教、農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性大學,研究生院已建成為以地球科學為優勢的、多學科、多類型的研究生培養基地。我校研究生教育事業已步入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軌道。今后,我們將繼續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為中心,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繼續堅持改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地大精神,為邁向“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努力奮斗,開創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點擊進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