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關于清華大學“重新定義課堂,從‘課桌變形’和‘削平講臺’開始”的新聞受到大家的熱情關注。清華在2014年10月發布的《清華大學關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出,“依托在線課程,推動MOOC、SPOC和混合式課程建設,推動新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此次的課桌變形和削平講臺的舉措,也是為了便于學校進一步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進一步發揮學生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調動學生的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混合式教學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但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化,特別是慕課的興起,賦予了混合式教學更加豐富的內涵,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高校教學改革。各高校如何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科學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成為新的討論話題甚至研究方向。
第一,學校應加強對于混合式教學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重科研、輕教學,是目前國內多數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對于迫切需要提升“高校排名”的普通省屬本科高校而言。對于教學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遠遠不及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受制于師資水平、教學經費、教學設備等教育資源的限制,很多學校沒有足夠實力推廣混合式教學,嚴重制約了學校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否重視、支持混合式教學改革,也是檢驗高校領導能否真正落實本科教學的中心地位的重要標準之一。
第二,學校應科學指導混合式教學改革。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推進,不可盲目,不可一刀切,應從學校教學發展的總體布局出發,科學引導各學院、各專業、各課程從自身特點和需求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是所有課程都有進行混合式教學的必要,反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利于知識的傳授;而有些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則能夠完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這需要學校層面審時度勢、科學分析,對教學模式的選擇進行指導。
第三,學校應靈活轉變教學管理方式,提高教師投身混合式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教師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就要從多方面為教師提供便利、實惠,鼓勵教師積極主動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目前的職稱評定、年度考核、學生評價、教學研究等方面的政策,還沒有更多考慮這個問題,還是原來的“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環境下,導致通過混合式教學改革來改善教學成了老師的“良心活”。很多老師寧愿繼續念書本、念ppt,也不愿意大膽進行教學改革,更不要說進行投入更大精力的混合式教學了。這就說明學校在激勵機制方面還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學生自然也成為了混合式教學的主要參與者。下面再談談如何從各個方面為學生提供支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混合式教學改革,進行混合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一,完善學生管理工作。混合式教學改革,一定程度上會縮減學生課上時間,增加學生課下學習時間。這就對學生管理工作產生了一系列影響,例如:如何全面掌握學生的作息情況、如何監督學生的學業水平等。再加強學生日常管理的同時,應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時間進行自由支配,為學生資助安排線上學習時間提供便利。
第二,深化學分制改革。目前,很多高校正在推進完全學分制改革,與之相配套的制度需要完善。推進混合式教學改革,應于學分制改革結合起來。有的老師希望進行混合式教學,而有的老師則沒有這個打算。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師資源、課程資源,為學生自由選擇老師、選擇課程提供可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自由選擇。
第三,完善在線教學平臺。目前,國內外已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不少平臺,很多平臺也開放了面向校內使用的spoc平臺,方便學校進行混合式教學。但是,不是所有的平臺都能適應學校自身需求和學生需求。
第四,優化教學管理系統。就本人所在學校來說,教學管理系統雖然年年都在更新,但在功能上還比較傳統,無法全面滿足學生的需要,特別是如果廣泛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情況下,對于學生選課、信息查詢等各方面的需求。
第五,加強網絡等硬件設施建設。對于大多數普通本科高校來說,網絡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還無法實現wifi全校范圍覆蓋,學生上網學習不便利的問題依然存在。學校應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為學生下上學習提供支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