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研的第一步是確定學校與專業。學校與專業地選擇十分重要,這不僅與研究生生活相關,還會與你以后的工作有關。那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考研院校呢?
一、選擇前面臨的問題
1、我希望考上以后,讀研出來,我的人生有什么樣的轉變?
2、報考哪個專業?這個專業能改變我的現狀嗎?
3、這個專業是我能潛心去繼續學習的嗎?
4、這個專業是否熱門?歷年的分數線是多少?
5、該報考哪個學校?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學校?
6、這個學校競爭激烈嗎?
7、歷年的分數線是多少?我有勝算嗎?
好的,帶著這么幾個實際的問題,讓我們來讀下面的內容。
二、選擇學校的方法
1、與目標專業的匹配
想要知道一個院校是否適合,首先應考慮該院校是否有目標專業,以及目標專業的強弱等。事實上,院校與專業的搭配選擇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講,名校名專業考取的難度很大,就業前景很好;名校一般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小,就業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大,就業較好;一般院校一般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小,就業前景一般;同學們可以參考這些特點,靈活的選擇。
同時,考生在選擇學校時,要對自己專業進行全國索引,了解它們的排名情況再行定奪。熱門專業普通學校,熱門學校普通專業都可以多加考慮,畢竟名校畢業后可以憑借它的名聲來打響第一炮。相對看來,熱門學校的熱門專業是挑戰系數最高的,也是最困難的。同時,該學校該專業的導師構成也要考慮在內,導師的教育背景、學術方向、科研成就、為人作風等都與學生日后的學業甚至就業前途息息相關,那么考生在選擇學校時就要多加一份關注。
2、城市效應
可以說專業和性格都是確定你的方向的問題,學校是決定你能不能考上的問題,同樣一個專業,全國那么多學校開設,他的難度可大可小,所以定學校關鍵看成功率。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我們發現70%的研究生就業是選擇本地就業,因此在報考的時候就要認真思考自己畢業之后是否想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此外,每個城市的高校培養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打上當地的烙印,因此當地研招辦對于當地的生源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當然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鐘情的區域,很多考生會選擇到一線城市讀研,他們認為,大城市上學可以開拓眼界,學到更多知識,還可以感受大城市各種前衛的東西,同時211院校和985院校確實較多集中于大城市。
學校所處區域關系著考生就讀期間接觸的平臺和視界還有將來的就業和發展。當然并不是鼓勵大家一窩蜂的擠在一線城市,也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和發展前景等綜合考慮,還是那句話,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3、個人水平
考生要明白,考研不容易,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也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
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建立在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所以建議大家對于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結合預報學校、城市的客觀現實冷靜剖析,全方位考慮,爭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選擇。
三、評價學校的標準
如何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看看它是否是正確選項呢?
1、院校名氣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相對于本科階段來講要更深,更細,同學們在某個學科上能否接觸到前沿的東西,能走多遠,學校的專業實力不可忽視。每年,教育部和有關機構都會公布大學以及各專業的排名。我們可以根據這份排名表直觀地看到研招單位的實力。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上目標單位的網站和通過其他渠道來了解學校聲譽、歷史、學科架構、碩博士導師數量和質量、碩士點和博士點的數目以及開設的年份、學校所在地理區域以及就業情況等等,這些都可以在我們選擇學校時作為評判研招單位實力的依據。
學校的綜合實力能說明學校的資源、學校可以提供給的一個發展的平臺,學校獨特的文化氛圍,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能學到的東西也會截然不同。因此,需要在專業實力和學校綜合實力當中尋找一個平衡。
2、學術氛圍
對讀研來說,學術氛圍是非常重要的,讀研就是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慢慢熏陶并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一般來說,熱門院校冷門專業會擁有自己良好的學術傳統,在這個學術傳統中讀書的人會不自覺地烙上這個學校自身的氣質與秉性。并且,在熱門院校里,會有各式各樣的學術講座,圖書館里會有更豐富的藏書。
對冷門院校熱門專業而言,冷門院校的學術氛圍是相對不夠濃厚的。學術講座很少,可能在一個學年里也聽不到幾個學術牛人來講學,學校里面的圖書資料也不夠完備,學術資訊會比較閉塞。
3、師資力量
讀研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從事研究活動的,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導師對研究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讀研是很講究師承關系的,好的師資對學生從事學術研究非常有幫助。
一般而言,熱門院校里的冷門專業具有不錯的師資,這是與熱門院校尤其是名校自身雄厚的師資配備緊密相關。考取熱門院校的冷門專業,有可能跟隨一位很有名望的導師來從事基礎性強的學術研究。
對于冷門院校熱門專業而言,隨著研究生的擴招,很多冷門院校紛紛申請并開設熱門專業的碩士點,以吸引更多生源。但是,這些冷門院校所開設的熱門專業由于受辦學條件的限制,大部分沒有很好的師資,尤其是沒有名師。因此,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師資相對較弱。
4、就業前景
就業是選擇院校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同學們在決定了專業后所以奔著名校去就是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發展。
同學們應擺正心態,立足實際,在就業上理性選擇。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中小的城市,碩士研究生學歷在那里會受重視,同樣機會就多,成功的機率也大。
通常而言,熱門院校看似有著不錯的就業前景。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但是這句話其實還有半句沒說出來:在成為英雄之前,是要問出處的。
在畢業時參加工作應聘,如果在同一個專業之內進行選擇,大多數單位可能會優先考慮熱門院校的畢業生。然而,冷門專業的社會需求是比較少的,相反,社會對熱門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比較大。因此,熱門院校冷門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畢業生由于社會需求較大,可能會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5、錄取比例
同學們參加考研,都希望自己能金榜題名,能否考取是衡量考研是否成功的標志。
報考熱門院校的人數是很多的,但應該注意的是,很多人都集中于報考這些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因此,報考熱門院校冷門專業的人數可能并不多,錄取率可能較高。
相反,對于冷門院校熱門專業而言,一方面,同學們會認為冷門院校相對好考;另一方面,大多數同學們選擇報考熱門專業。這兩者結合起來,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報考人數反而可能很多。
6、調劑機會
考研可以在同一專業的不同學校之間進行調劑,也可以再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之間調劑,還可以跨院校跨專業調劑。因此,對考研來說,調劑是一個潛在的讀研機會。
報考熱門院校冷門專業,在同一專業之內,可以獲得更多的調劑到非熱門院校的機會,甚至也會有調劑到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機會。
對于冷門院校熱門專業而言,一般來講,即使是同一專業,很難調劑到熱門院校,但可以調劑到同一院校的冷門專業。因此,冷門院校熱門專業的調劑機會相對較少。
四、學校如何選擇
1、未來工作的城市
打算將來在哪里就業,就選擇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業,就把目標院校定在北京,這樣既熟悉當地環境,又有人脈資源,找工作當然得心應手;如果想在北京工作,選擇上海的學校就有點荒唐了。
2、個人的理想與抱負
考研不容易,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也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如果選擇一個自己不滿意的院校,輕則郁悶三年,重則遺憾終生。
3、個人的能力
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如果選擇的學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幾乎等于零,這就沒有意義。這一點與第二點似乎有些沖突,其實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
4、所選擇的專業
要考慮所選擇的院校是否有目標專業,以及目標的專業的強弱等,事實上,院校與專業的搭配選擇是很有講究的。
一般來講,名校名專業考取的難度很大,就業前景很好;名校一般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小,就業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大,就業較好;一般院校一般專業,考取的難度較小,就業前景一般;同學們可以參考這些特點,靈活的選擇。
5、成功率
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目標院校的招生政策、錄取比例、分數線、導師因素等等,如果對目標院校進行徹底的分析,那將對整個考研的成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像很多院校都有熱冷之分,或者有的學校推免名額多,留給考研的名額就少,考取難度相應也會加大。還有招生人數過少的高校,考取率較低,都應慎重報考。
五、四大梯度專業擇校法
1、第一梯隊:名牌大學+優勢專業
范圍:多指985、34所,其分數線絕大多數超越國家線,接受推免生能力大,但她們是牛導、科研項目的匯集地。
適用人群:基礎過硬,學習能力好,自律性好。
評論:難度系數最高,華山論劍,高手過招!
2、第二梯隊:特色院校+強勢專業
范圍:譬如財經類、政法類、紡織類院校等,雖綜合實力稍遜,但其強勢學科往往另名校側目,是專業型考生競相追逐的對象。
適用人群:學習基礎中上,欲在專業上有所造詣的同學,穩中求勝。
評論:行業認可度高,其畢業生求職障礙少,難度略低于第一梯隊。
3、第三梯隊:名牌大學+弱勢專業(新設專業)
范圍:985、34所院校中的弱勢專業,牌子夠硬,但專業實力稍遜,比如語言類院校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專業。
適用人群:實力較好,對名校有偏愛的考生;考研投機黨,偶遇名校弱專業的“小年”。
評論:通過報考弱勢學科以降低難度;院校牌子夠硬,不愁就業;注重情報搜集,拼人品。
4、第四梯隊:一般院校+一般專業
范圍:設有碩士點的地方一般高校中的非強勢專業。
適用人群:只以考上為目標,只要保證能有研究生學歷即可的考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