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謂"找關系"
除了抱怨自己分高沒學上的,幫幫還看到一些考生在網上抱怨自己"350+沒收到復試,而比自己低分的同學卻調劑成功了",并表示"分高還是沒有關系網好用啊"。
這里幫幫想對這種同學說一句:這可沒什么可抱怨的。
過了高考之后你就該和你人生中最公平的考試SAYBYE了,成年人的游戲有什么公不公平,該不該? 幫幫可以給大家講個故事,去年有個同學初試成績不夠理想,只高了國家線20分左右,在大部分人惴惴不安還在期待可以擦到一志愿分數線,或是自怨自艾陷入悔恨中掉眼淚的時候,人家早早地準備好簡歷,找到學院的老師希望幫忙簽推薦信,向調劑院校招生辦打招呼,還自己跑到調劑院校去聯系老師,四處請教調劑成功的學姐復試的技巧。
--有時候資源和關系網擺在你面前時,關鍵是大家會用嗎?
二、所謂"綜合實力"
另外,關于高分落榜,而低分反而調劑成功的案例。幫幫想說,考研復試不僅僅看的是初試成績,就像某個網友說的:初試差那幾分在導師眼里根本不算啥差距,更多的還是看你本身是否優秀,有時候眼緣也很重要啊。
確實,近年來招生院線在調劑之前大都會讓調劑考生填寫"預調劑信息",需要你每一門的初試成績、四六級分數、本科院校信息、獎學金獲獎記錄,法學院校可能還會問你司法考試過了沒有。這些內容是你的綜合實力,當然會被納入考核范圍之內。
另外,較為注重英語教育的院校還會在分數相差不大的學生之間比較英語初試成績,這些都是調劑時的參考標準。
三、所謂"取舍"
其實,考研調劑之所以折磨人,主要還在于它是一個"取"與"舍"之間的勇敢者游戲。想必很多調劑考生都有同一個困惑:"我填報了AB兩所院校,現在B院校給我發復試通知了,可是我更想去A,如果接了B的復試通知被A院校招生老師看到了,會不會就不給我發通知了呀。"
對于這種痛苦的取舍,幫幫也表示無解,還是看大家的選擇,只能奉勸大家盡量抓住眼前的幸福吧,可能當年你抱著不情愿的心情去到的學校最后也變成你一心一念牽掛的母校。何不欣然去接受緣分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