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的發展一日千里,將行業人才的薪酬推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當很多大學畢業生還在為10萬元年薪歡呼時,炙手可熱的AI專業應屆生年薪已高達30萬~50萬元,干個三五年后很有可能漲至80萬元。不過,這個價位主要針對的是研究生學歷人才。
這是近日第一財經記者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人才與智力交流會(下稱“人才高交會”)上了解到的行情。在深圳舉行的這場人才高交會上,崗位年薪超過30萬元的比比皆是,然而AI崗位的薪水仍是突圍而出,十分亮眼。
高薪并不意味著求職者蜂擁而至,當天前往現場應聘的AI人才寥寥無幾。現場多位招聘人士說,應屆生完全不需要大費周章來現場找工作,企業會早早通過導師或實驗室找到他們;而對那些有經驗的研發人才,獵頭也會主動上門聯系。
年薪甩出同齡人一大截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
2017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首次正式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11月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會上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5個部門構成。
人工智能的火熱在人才高交會上可見一斑。會上不少科技類的招聘企業均設置了AI崗位,或是擴充AI人才儲備,或是希冀找到一位領頭人搭建AI團隊。
本次大會于11月16日舉辦,持續兩天,意在吸引高端人才,層層篩選了53家知名企業和10家國(境)內外知名獵頭公司進行現場招聘,包括華為、華大基因、平安集團等,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達70%。 “此次我們計劃招40位AI研發人員,主要是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中篩眩”招聘方之一酷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劉銘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給出的薪資待遇是國內一流公司的標準。比如說,應屆畢業生年薪是30萬~50萬元;另外,我們是上市公司,還會拿出期權來激勵人才。”
上述畢業生指的是碩士和博士。這些新鮮“出爐”的畢業生工作個幾年后,將會拿到非常可觀的薪水。
這些互聯網公司可謂是和全球的競爭對手在爭奪AI尖端人才。據高盛此前統計,百度為機器學習方面的AI人才提供的年薪為12.6萬美元,如果算上每年的分紅和權益,則多達22萬美元(約合146萬元人民幣);與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和臉書等五大國際巨頭相比,位居第三,僅次于臉書的27.3萬美元和微軟的24.4萬美元。
李尚錕補充道,還有兩類企業在招聘AI人才:一是機器人公司,有實體產品的,招聘自然語言等方面的職位;二是專門做算法、提供軟件知識的公司。
“百萬級”人才缺口
雖然當天的招聘會上人頭攢動,但是來應聘AI的求職者并不多,很多科技公司的展位前擠滿的都是其他崗位的求職者。
30多歲的張先生在年輕的求職大軍中頗為罕見。16日上午,他逛至一家科技公司的展位前駐足,并坐下來和招聘者就AI崗位詳談。大約十分鐘后,他帶著沮喪離開了。他對記者自嘲,他是本科學歷,相關工作經驗也不豐富,可能招聘者嫌棄他資歷不夠。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企業人士大多表示,AI專業人才并不好招,他們一般會提前半年就和相關高校以及導師聯系好,篩選應聘者人眩
僧多粥少,AI研究方向的應屆畢業生自然不愁找工作,無須在招聘會現場奔忙;而那些有經驗的AI研發人才,也會坐等獵頭主動找上門。
與AI的起源地美國不同,中國開設人工智能課程的高校較少,教學體系才剛剛起步,人才供應數量和質量都跟不上需求。
今年7月,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吳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國內本科沒有人工智能專業,主要是在研究生階段招生。
今年7月,《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發布。這份基于LinkedIn(領英)數據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全球AI領域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其中美國相關人才總數超過85萬,而中國的相關人才總數也超過5萬人。 騰訊研究院研究員俞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累計到現在,國內已有幾萬名AI領域的畢業生了。但是這個數字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為市場的人才缺口是百萬級的。
企業無法在現場搶奪AI人才,但是背后的爭奪戰早已打響,尤其在新銳企業和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之間。 容大職業教育IT培訓機構,能夠為你提供良好的技術學習,能夠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習者的需求,根據每個學習者特定的需求為其配置最合適的資產組合,無疑更加符合學習者的需求。
容大職業人工智能培訓,幫你解放雙手,讓工作更加高效。歡迎你到容大職業教育官網http://www.erongda.com或者百度搜索“ 容大職業教育“,容大教育歡迎你的到來!!!
深圳市一家機器人公司為AI方向的研發人才開出了30萬~70萬元/年的價碼。該公司高級招聘師李少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個價碼包括了工資和年終獎,面向碩士學歷及以上的應屆生和往屆生,應屆生最少能拿到30萬元,高的也有50萬元,視個人能力而定。
李尚錕說,4年前就有企業開始接觸他們尋求AI人才,但是最近兩年才是AI人才需求的井噴期,3~5年后AI崗位一人難求的困境將會緩解。
“隨著相關高校設置專業和畢業生數量的增加,AI領域的低端人才會多起來,但是高端人才依舊難招。”李尚錕說,“雖然很多行業都急缺高端人才,但是AI領域特別明顯,因為這涉及到邏輯思維等,門檻非常高。”
總體而言,中國AI人才無論從人數還是從業經驗上都無法與美國比擬。低端AI人才需求可以較快得到解決,但是高端人才可能依舊會一將難求。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