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解讀
生物醫學工程是當代最具創新力、發展增速最快的高科技領域之一,生物醫學產品的國際貿易額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長,銷售利潤達40%~50%,被認為是21世紀最活躍的新經濟增長點的朝陽產業。本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立足醫療儀器行業,培養精通電子、電氣、計算機、軟件、互聯網等技術,且具備生物學和醫學基礎的全方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經本科四年學習,學生能夠在國際、國內大型醫療企業、科研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新產品研發、工藝設計、生產、營銷、質量控制與檢驗、設備維護等工作,也可以就讀本專業及相關領域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繼續深造,成為高層次工程和科研人才。
專業介紹
生物醫學工程綜合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物理學和醫學的理論和方法,運用工程技術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信息的檢測和控制方法,通過醫療儀器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服務。本專業學生要求熟練掌握醫療儀器相關的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及設計方法、生理信號檢測和信號(圖像)處理及分析的基本理論、EDA、計算機軟件和網聯網應用開發能力;掌握生物學和醫學的基礎知識、醫學影像學及醫學輔助診斷基本方法、以及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方法;了解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動態和前景,能夠解決生物醫學領域中的科學研究、醫療儀器研制、產品開發以及大型醫療設備的操作、維修、管理等問題。為此本專業已建有醫用電子學實驗室、高級醫療儀器實驗室、醫學信號與圖像處理實驗室、醫學基礎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以及康復機器人研究室,核心課程如下:
(1)電子與計算機科學類:電路原理、電工測量、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MATLAB程序設計、單片機與DSP技術、計算機網絡原理、分布式數據庫。
(2)信息處理類: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醫學圖像處理、自動控制原理、生理系統建模與仿真、生物醫學信號處理、計算機圖形學。
(3)醫學儀器類:醫學傳感器、生物醫學電子學、醫學成像系統、高級醫療儀器、臨床儀器標準化與管理。
(4)生物醫學基礎類:解剖與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醫用材料學、臨床醫學概論。
(5)實驗實踐類:計算機軟件課程設計、微機控制技術課程設計、電路原理課程設計、金屬工藝實習、電工工藝實習、電子工藝實習、專業綜合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
專業特色
我校在二十世紀80年代初開始生物醫學工程方向研究,1993年開展了“康復訓練機器人”研究,1998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人工心臟血泵研究。在發展過程中,以工、醫內涵緊密結合的特點構建了“生物醫學電磁科學與技術、福祉機器人、生物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生物醫學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醫用材料學”五個學科發展方向,并分別取得了相當突出的成果。目前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學士、碩士和醫學電磁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形成了本、碩、博完整的三級培養體系。
根據生物醫學工程交叉學科的特點,圍繞我校生物醫學工程的特色方向,專業教師來自于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日本北海道大學等國際名校和國內985、211大學,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涵蓋了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信息學、生物學、醫學等各學科高端人才,包括多名遼寧省“百千萬”人才、教育廳優秀人才等,獲得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基金,與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目前已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合理、學術專長互補的專業教師隊伍。
就業情況
生物醫學工程作為最具活力和新經濟增長點的專業,所培養的畢業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能力,面向醫療儀器、醫學影像學、生物學、軟件算法和互聯網開發等廣闊就業領域。
就業主要方向:現代醫療儀器研發,醫用設備的電子、電氣、及其控制設計,醫用軟件算法開發,醫療設備生產、銷售、維修、管理,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專業的教學、管理等。
就業重點單位:東軟集團、GE醫療、飛利浦醫療、北京萬東醫療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安科醫療系統有限公司、蘇州朗潤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深圳市杰納瑞醫療儀器有限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省醫療器械檢驗所、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各大醫院醫療設備科等。
2016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該專業畢業生總數51人,就業率為96.15%,其中升學16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