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考研后,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別傻了,現在讀書有啥用,研究生一抓一大把”。
要是在兩年前,我會對他們的觀點深表贊成,附上一句“還是出來工作比較實在”。
可是兩年后,當有人再跟我說這句話時,我一定回應:“讀書可以經歷1000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我本科就讀于家鄉一所普通醫學院校,學的是5年制的醫事法律專業。在大學里,我從來沒想過要考研,盡管身邊的長輩和學姐學長不止一次地告訴我,本科學校普通,只有考研上名校才可能最快實現階層的跨越。
但是,我還是一意孤行,沒有選擇考研,在一次性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后,又通過專業的優勢順利入職家鄉的一家國企單位。
但正式入職后,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有多天真。同一批進來的幾個211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在崗位職稱上比我們高兩級,每月工資至少高1000多元。最關鍵的是他們能被安排在較為舒適的管理崗,有更多機會見到各種領導,參與項目活動的談論;相比之下,本科生只能在業務崗里沒日沒夜地對著電腦干活兒,沒有話語權,甚至連見領導一面都是奢侈的事。
心有不甘的我,在距離考研僅兩個月里,選擇了報考一所相對而言更容易考上的高校。那時剛走出校門,還沒有足夠的勇氣裸辭,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備考。
考研成績出來時,差了6分沒能挺進復試,又不甘心調劑到普通院校,算是第一次考研敗北。
但經此一役,我的內心更加堅強,在這個人脈關系時代,你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可能幫不上什么忙,你那自顧不暇的窮親戚也沒空搭理你。你唯一能靠的,就是你自己,就是通過讀書這條路,一步步實現人生的跨越。
如果說第一次考研,我是奔著那一紙文憑去的,那第二次復讀,我則是在深思熟慮之后作出的抉擇。
我父母一輩子都生活在老家,靠雙手養活一家老小。在他們看來,醫生、教師、公職人員就是最體面、最好的職業。
他們一直都希望我能聽他們的話,留在家鄉這座小城市里,找份穩定的工作,然后相夫教子,安穩地過一生。
自從去北上廣,有機會接觸了許多牛人大咖,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才恍然覺得當初的想法有多狹窄:20歲后,格局的大小,視野的寬窄,才是命運的決定要素。過一個平凡無趣的人生實在太容易了,你可以不讀書、不冒險、不寫作、不外出、不折騰。但是,人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本可以。
對于我們90后來說,奮斗的意義已經不僅是滿足溫飽問題,而是去探索人生的可能,去尋求生命存在的價值。
去過北上廣,就越來越認同海明威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么此后無論你到哪里,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
你年輕時去過的地方,居住過的城市,它們都在深深地影響著你。在家鄉有安逸生活,但在做任何事都是拼爹和潛規則的人情社會,我更愿意到高樓林立、燈紅酒綠的大城市,因為那里更看重的是你的個人能力,也能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最重要的是與優秀者同行,你才能走得更遠。
為了能專心地考,我選擇從國企單位裸辭。周圍人都說我不懂變通,我沒有辯解,但這是我破釜沉舟的決心。
就像小說《無聲告白》的那句經典: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離職后,在對幾個有意愿的理想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后,我毅然在報考學校那欄填上了“復旦大學”。我知道這次考研于我而言意味著什么,成功這件事,沒有誰能輕易許諾于你,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認定一個目標,然后頭也不回地往前奔跑。
我在筆記本里用力而清晰地寫下這句話:考研是嚴肅的人生選擇,既然決定了,就請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誘惑與熱鬧對他來說便成了無關之物。
在接下來備考的100天里,我幾乎進入了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保持每天極其規律的作息習慣,除了抽空看些新聞準備政治,把所有能用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
伸手摘星,雖有可能徒勞無功,亦不致滿手污泥,這是美國著名廣告人李奧·貝納的名言。
考研結束后,自知結果可能不如人愿。我變得不再恐懼,因為我清楚:我們讀書,絕不僅是為那一紙文憑,而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贏得更多選擇的機會。
年前幾天,成績出來了,確實在意料之中。我幾乎沒有太多的悲傷和抱怨,當天就開始在網上找工作投簡歷。剛過完年,就拉著行李,告別親人,踏上漂泊之路。
憑借著在學校積攢下的文字功底,我用了8天在上海成功應聘到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從事文案工作,又迅速在公司附近租房安頓下來。
雖然對于未來的路,我還沒有想好怎么走,但我始終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懷揣希望去努力,靜待美好的出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