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師范大學某女生寢室4人集體考上研究生,當地媒體報道了她們刻苦學習,互相激勵的故事,譽之為“四朵金花”“學霸寢室”。這樣一則意在“勸學”的新聞,事件本身并不稀奇,但是引發的一些討論頗為奇異。
最典型的言論莫過于“女生讀研輸一生”。可以斷定的是,持此論者并非特別針對新聞中的這“四朵金花”,因為無冤無仇,新聞中的信息也不足以讓任何人作出是否“輸一生”的判斷。之所以用這么一種顯而易見的失之片面的提法,恐怕是在用修辭的方式發表一種看似普遍的看法:女生讀那么多書不值。而這種看法之所以能引起關注和討論,和這個時節正值研究生考試結果公布,一部分學生面臨讀研還是工作的選擇有關。或者說,每年到了這個時間,都會有一些類似的討論出現,不妨稱之為“年經帖”。
這種討論年復一年的持續出現,一方面顯示出當前的研究生教育,其成色和預期確有某些不盡如人意之處,研究生教學、研究生成長、研究生就業還有諸多需要完善加強的地方。另一方面,更顯示出當前社會的學習觀、就業觀、價值觀,乃至人生觀、婚姻觀中,還有許多亟待引導和培育的空間。
但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這種觀點的落后和無知。說它落后,是其背后至少暗含兩條關于女性的判斷。其一是過去一小部分人掛著嘴上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然而這種思想已經被傳統拋棄,被歷史扔進了垃圾堆。關于才德關系,古人早已言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無才是德”說不值一辯。其二是現在確有一部分人心心念念的“學得好不如嫁得好”,這句話本身很難判定對錯,前后之間也本沒有可比性。但是這句話傳導出的一種價值觀,即“嫁得好”就一切都好,這種把人生幸福完全寄托在他者身上,從不向內追求的幻想,事實上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沒有成功的案例。古人尚知“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不通過學習加強內在力量,連立足都難,何來奢談“嫁得好”。
說無知,是“讀研輸一生”的背后,潛藏著“讀書無用論”的陳詞濫調。前些年,有一項對美國富人的研究表明,在1%的最富有人群中,72%的人擁有大學學歷,49%的人擁有碩士以上學位。這個比例,遠比其余99%人群的相應比例要高兩到三倍。這雖不能證明接受過高等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就一定能成為富人,但如實地說明沒有接受過而成為富人的幾率更小得多。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進入信息化時代,這種趨向只會越來越明顯。
前些天還有媒體報道一種新奇的“人口遷徙”:年輕人職場受傷之后,重新考研,把高校當避難所。這本身無可厚非,只要是在學習,無論出于什么目的,都應該鼓勵和一視同仁。因為學習的定義,不在初衷,甚至不在目標,而在于在這種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中,學習者本身知、情、意的全面歷練和綜合提升。而且兩到三年的研究生教育,的確可以作為一個良好的人生驛站,在此休整一下,重尋人生旨趣,重定職業選擇,更有利于長遠發展。
研究生學習時間只是生命和工作時間的幾十分之一,然而這短短的時間,給人帶來的身心成長和生涯影響卻難以估量。青年,正是學習的最好時間。而高校,仍然是學習主要的場所。讀研,對誰來說都不會輸一生,對任何年齡的人來說,也不會輸一生。有條件的青年,有意愿的青年,愿你大膽擁抱學習,在學習中改變自己。
(原題為《誰讀研也不會輸一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