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教授、博士生導師
辦公室:科研樓1005房間 電 話:86-10-64495054 傳 真:86-10-64492635 E-mail:wujun@uibe.edu.cn
教育背景與學術經歷
1979-1981云南財貿學院金融系金融專業 1985—1988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金融學專業經濟學碩士 1991—1995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金融學專業經濟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70—1979云南省盈江農場下鄉知青,任過中、小學教師 1981—1992云南財貿學院講師,貨幣銀行教研室主任 1992—2000中國金融學院副教授、教授,金融系主任 2000—2009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金融學院院長 2009—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
貨幣經濟學: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金融體制改革
主要教學課程
貨幣銀行學(本科)、貨幣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宏觀金融分析(專業碩士)、貨幣經濟專題(博士研究生)、貨幣銀行學(研究生主要課程班)
主要學術成果
1.期刊類: [1]吳軍/肖威/涂競,中國通貨膨脹成因的量化分析,國際金融研究,2011/11 [2]吳軍/董志偉,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的潛在通貨膨脹壓力—基于貨幣結構分析視角,金融研究,2011/07 [3]吳軍/張弼,金融危機中國際貨幣政策協調有效性分析,金融發展研究,2010/05 [4]吳軍/張旭路,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屬性研究,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0/02 [5]吳軍,通貨膨脹的社會心理反應,中國金融,2010/02 [6]吳軍/白云霞,我國銀行制度的變遷與國有企業預算約束的硬化,金融研究,2009/10 [7]吳軍/黃欣婷,中國利率政策的操作空間—基于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思考,區域金融研究,2009/09 [8]吳軍,中國農村合作金融改革與發展的見證者,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9/04 [9]吳軍/田娟,結構性通貨膨脹解析——基于當前通貨膨脹問題的思考,金融研究,2008/09 [10]吳軍/楊傳敏,經濟的內外均衡與調控模式選擇——基于流動性過剩、結構性通貨膨脹背景下的思考,國際金融研究,2008/07 [11]吳軍,通貨膨脹的結構性特征,中國金融,2008/10 [12]吳軍,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8/01 [13]吳軍,“三農”問題與農村金融改革的思考,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8/01 [14]吳軍,也談三農與農村金融問題,中國金融,2007/23 [15]吳軍/楊玉玲,農村金融發展的難點及對策,農村金融研究,2007/07 [16]吳軍/黃丹,出口貿易增長與實際匯率變動關系研究,金融評論,2007/02 [17]吳軍/黃丹,貨幣政策傳導效果的區域性差異分析,西安金融,2007/03 [18]吳軍,中資銀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根本途徑:完善治理與功能再造,研究參考全文轉載,2007/30 [19]吳軍,中資銀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根本途徑:完善治理與功能再造,中國金融,2007/05 [20]吳軍,商業銀行的制度轉換與功能再造,農村金融研究,2007/02 [21]吳軍,中國金融:“否定之否定”的改革與發展路徑,中國金融,2006/17 [22]吳軍,信貸質量、貨幣數量與金融穩定,中國金融,2005/23 [23]吳軍,金融風險的資源理念,中國金融,2005/15 [24]吳軍/何自云,金融制度的激勵功能與激勵相容度標準,金融研究,2005/06 [25]吳軍,經濟波動與金融宏觀調控的有效性,中國金融,2005/10 [26]吳軍,商業銀行的制度轉換與功能變遷,中國金融,2005/07 [27]吳軍/張繼寶,信用風險量化模型比較分析,國際金融研究,2004/08 [28]吳軍,經濟轉軌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4/02 [29]吳軍,穩健貨幣政策的理論思考,金融研究,2002/11 [30]吳軍,金融格局的變化與金融的宏觀調控,經濟學動態,2002/10
2.專著類: [1]吳軍/何自云/郭敏,《金融制度:功能與機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2]吳軍,《緊縮與擴張—中國經濟宏觀調控模式選擇》,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3]吳軍/郭紅玉/郭敏,《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操作與實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學術與社會兼職
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市金融學會副會長 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 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 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獲得榮譽
2001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榮譽 吳軍,金融風險的資源理念,中國金融,2005/15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