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2018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
為了促進全國高校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增進優秀大學生對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的了解,在學校統一部署下,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擬定于7月24日-7月27日舉辦2018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歡迎具有推薦免試資格和有志報考我院碩士研究生的重點院校本科2019屆畢業生報名參加!
夏令營期間將安排學生參觀學校(院)實驗室,聆聽杰青、長江學者等國內外知名學者講座,與導師及優秀在校研究生面對面交流,學習了解相關前沿科學,增強科研興趣,拓展學術視野,結交學界摯友,構建學習網絡。接收對象為全國各重點高校優秀本科生,根據報名情況擇優錄取。對有意向推免至我院或報考我院的同學,夏令營期間將組織研究生預錄取復試,復試通過即可獲得預錄取資格。
學院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是國內知名的物理類專業學院,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位于國內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1年6月成立物理學院,院長為葛墨林院士。物理學院前身可追溯到北京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和理學院,現有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物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80人,包含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徐特立客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6人,教授24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導師26人(含兼職2人),碩士生導師59人。學院教師具有較強基礎研究實力,年均發表SCI論文近120余篇,年均到校經費約1000萬元,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和省部級獎多項。
專家介紹
中國科學院院士 葛墨林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從事基本粒子理論、廣義相對論研究,之后長期集中研究楊—密爾斯規范場的可積性及其無窮維代數結構、楊—巴克斯特系統、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數及Yangian)等數學物理分支。曾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等獎項。發表科學論文160余篇,合作專著、編輯書刊9部。
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 姚裕貴
201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同年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4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2016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研究領域為計算物理和凝聚態物理,至今在Phy.Rev.Lett.(20篇)、Nat.Mater.、Nat.Comm.、Adv.Mater.、和Nano Lett.、Chem.Sov.Rew.、Prog.Mater.Sci.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或綜述論文140余篇。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
國家杰出青年 張向東
2008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光子晶體和低維納米結構的物理特性及其應用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 、Phys.Rev.Lett.、Appl.Phys.Lett.和Phys.Rev.B/A/E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接收發表論文150余篇。論文被包括發表在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ysics和Phys. Rev. Lett.等SCI期刊上的論文引用超過3000次。
長江學者 鄒炳鎖
2000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06年入選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所在學科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光子學材料與技術,在納米材料設計、光電物性、納米材料的尺寸與界面效應、表面多功能材料物性研究及其應用取得豐碩成果。研究成果獲2010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70余篇 ,其中被SCI收錄260余篇,他引3000余次,獲授權發明專利5項,出版專著2本。
青年千人 馬杰
2004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至2010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2010年至2013年在美國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2013年至2015年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2016年至2017年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高性能計算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2017年回國,到北京理工大學工作。
杰出校友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李明軍
李明軍,1983年獲得中國北京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得法國University of Franche-Comté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法國尼斯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91年加入美國康寧公司,現任康寧公司corporate fellow。李明軍博士是許多電信和特種光纖的主要發明者和貢獻者,包括能夠任意角度彎曲的ClearCurve抗彎曲光纖、獲得研發100獎的FTTH不敏感透明曲線光纖、獲得四項工業大獎并在長距離網絡中部署3000多萬公里光纖的LEAF光纖、用于高數據速率傳輸的超低PMD光纖和低損耗光纖、用于模擬信號傳輸的低SBS光纖、用于數據中心的高帶寬多模光纖、用于連接器、光纖激光器、傳感器和內窺鏡的各種特種光纖等。
================
活動報名申請
(一)申請資格:
1、面向對象:985、211高校或其他重點大學物理學科相關專業的2015級本科生,學習成績優異,具有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的愿望及潛質,對物理專業有濃厚的興趣。
2、身體健康,性格開朗,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3、具有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組織協調特長等證明材料者優先。
(二)申請材料:
1、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2018年暑期夏令營活動申請表(見附件,請勿更改原表格式),加蓋所在院系或教務處公章,本人確認簽字。
2、本科生出具所在學校教務處蓋章的成績單原件。
3、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獲獎證書復印件及其他科研成果證明材料。
(三)申請流程:
1、將附件《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暑期學術夏令營申請表》電子版發送到zhougeyu@bit.edu.cn。
2、報名截止時間為6月20日。
3、夏令營組委會將于2018年6月25日在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網站上公布審核錄取結果,并以郵件方式通知獲批同學。
4、請入選者在報到時攜帶上述申請材料的紙質材料。
(四)相關說明:
本次夏令營提供免費食宿,集體活動時的車費和場地費、活動資料費等,以及適當的伙食補貼;報名參加本次夏令營的京外高校學生報銷從所在高校到北京的硬座或動車二等座車票;北京高校的同學自行解決交通和住宿。
夏令營活動安排
夏令營活動為期4天,主要活動安排有學術報告及研討、專家座談及交流、實驗室參觀等。
聯系方式
聯系人:周老師18519889226、郵箱:zhougeyu@bit.edu.cn
辦公室電話: 010-68911355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