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和平,男,1965年2月出生,漢族,法學學士,中共黨員,教授,碩導,馬克思主義學副院長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通訊地址: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
Email:bhp2950@sina.com
單位電話:83591406
個人簡介
邊和平,男,1965年2月出生,中國礦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挫折教育理論與實踐。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推廣計劃”培育項目、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等5項;發表教研論文 20 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3部;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課件”、江蘇省高校優秀課程群、全國煤炭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全國煤炭行業優秀教材二等獎、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教科研系統先進個人、徐州市十佳師德模范等10余項;中國礦業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本科教學百佳教師”、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優秀多媒體課件特等獎、優秀教學質量一等獎、精品課程獎等20余項。2012 年 7 月和 2014 年 5 月,先后榮獲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主要代表作有:《挫折教育論》、《國家安全法通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論》、《大學生挫折管理與教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案例設計及應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藝術論》等。
聯系方式:bhp2950@sina.com
獲獎、榮譽稱號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2012)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2014)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課件”(2009)
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文科組)三等獎(2014)
全國煤炭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
江蘇省高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二等獎(2009)
江蘇省高校優秀課程群(2004)
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2006)
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2008)
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
徐州市十佳師德模范(2014)
江蘇省第十二屆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2015)
江蘇省教科研系統先進個人(2015)
全國煤炭行業優秀教材二等獎(2016)
研究領域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挫折教育理論與實踐;國家安全法與國家安全教育 科研項目
以“翻轉課堂”模式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推廣計劃”培育項目(教社科司函[2014]21號)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精彩多媒體課件”研制,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10JDSZK046)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站教學資源建設,2012年教育部社科司委托項目(教社科司函[2012]153號)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案例教學研究,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09JDSZK024)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MOOC)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江蘇省 2014 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課題(JGZZ14_109) 發表論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手機現象”原因分析及引導策略,《教育評論》2015年第7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探索與理性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論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之大學文化使命,《人民論壇》2012年第10期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教材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的路徑,《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回顧與前瞻,《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5期
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科學性與意識形態性的關系,《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多媒體課件”基本要素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
加強和完善國家安全法制的若干思考,《社科縱橫》2011年第9期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歷史沿革及經驗啟示,《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素質的應然訴求,《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出版專著和教材
大學生挫折管理與教育,吉林大學出版社20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論,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4
挫折教育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5
國家安全法通論,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4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輔導,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0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自主學習讀本,現代教育出版社201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精彩課件設計,吉林大學出版社2015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案例設計及應用,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