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在校學生
每年總有很多懵懵懂懂的考研黨非常疑惑“什么時候開始準備考研比較好呢?”,戰線拉得太長容易使人疲憊松散,時間太短又很難達到復習的效果。那么2019考研考生到底什么時候開始準備考研比較好呢?
針對大學考研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比較好,如果是2019考研在校學生,建議:
1.大三上學期至下學期3月:
決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學校;從考試年3月份正式進入基礎復習階段,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復習了,3-6月份基本保證每天3-5個小時的考研學習。后期強化階段強度就比較大了,一般在8-12個小時左右。
1-2月份:利用寒假的時間最好把報考學校定下來,把考研資料盡可能得準備好。
3-4月份:把報考學校的參考書看一遍,不要求太細,因為很多東西在之前的本科學習之中已經學了,只不過是側重不一樣。
2.大三下學期~暑期:基礎復習、暑假復習和考研班聽課,并關注大綱、招簡
5-6月份:在上一基礎上,加深對書上內容的理解,在這個階段就要做筆記了,同時要盡量記住那些該記的內容。遇到不會的一定要做好標記,可以通過詢問老師,詢問學姐或學長,查閱相關資料(圖書館、網絡)來解決。
7-8月份:這正是暑假,天氣炎熱,不過一定要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因為在前四個月已經對考研內容進行了兩輪學習,所不管效果怎么樣,在這個階段都要嘗試著做一套考研真題。其目的是:檢驗一四個月的學校效果;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還要做些輔助性的練習來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3.大四上學期9~10月:考研網上預報名和網上報名,提高復習。
9月份:繼續做題,包括練習題和考研真題。可以說是對7-8月份的繼續,但側重點是向下一個階段過渡。
10-11月份:這個時候因為參考書已經看的差不多了,考研真題也做了,所以就要繼續回顧參考書,這次是更加有針對性地來看,查漏補缺的階段。
4.大四上學期11月:沖刺復習、現場確認
5.大四上學期12月:沖刺復習、打印準考證、考試。
12月份:這個月其實對考研的最后結果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了。在這個階段就要系統的總結前邊學過的東西,使其系統化,條理化。順便可以自己壓壓題。考試的前一個多星期。這一階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調整好心態,查閱考研期間應該吃什么,注意什么。
6.大四上學期2月:考試成績公布
7.大四下學期3月:復試分數線公布
8.大四上學期4月:研究生復試、調劑
9.大四下學期5月:調檔、政審
10.大四下學期6月:本科畢業,獲得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針對大學考研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比較好,如果是已經畢業了的同學,建議是備考不要太長,因為考研是需要集中復習的,如果超過一年復習的較為松散,體力支撐不起。而且這部分同學有不少是二戰的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所以以半年至一年左右為佳,這個時間對絕大部分人也是足夠的。
建議在考前一年的9月份開始進入預熱階段,從9月直到次年3月,每天保持一個學習狀態,考研學習時間在1-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社會考生
以上經驗也可供社會考生參考。但是在職考生,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考研動機,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且在職考生由于工作的原因 ,復習的時間不是很充裕,要合理調配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
復試的應對策略
1、 如果面試排名不理想,不要過早自我放棄,以一個積極的態度去面試,要明白即便沒成功,這也是一次寶貴的面試經驗。
2、 發動所有的社會資源去了解目標學校的復試情況,了解得越充分,越能做好萬全的復試準備。
3、 想要提前聯系導師,可以先發電子郵件與心儀的老師嘗試溝通一下,我當時的情況是老師并未回信,貿然打電話或直接拜訪老師辦公室不是十分提倡的行為,更多精力應集中于復試的準備。
4、 由于我是社會考生且考研時離開高校已有三年之久,對于學校的生活已經有些陌生。在回答老師提問時,答案往往也不是那么學生氣,反而會更基于現實層面一點。這其實是一大優勢,一定的社會歷練會讓社會考生比應屆生的思考方式更成熟、深入和多元化。雖然有些老師希望學生的學術功底比較好,但也有一部分老師希望可以招到具有一定社會經驗的學生,所以應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經歷、自己本專業與所報考專業之間的聯系以及自己知識跨界的能力。
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位高分學姐辭職考研成功的經驗帖!
學姐說:
政治79,英語80,數一137,材料力學137--從成績出來的一刻起,我就覺得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經驗與朋友們、與未來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一直拖到現在才動筆,是因為我一直在想怎樣才不會讓我的個案誤導大家。
考研之前,我在長沙一家研究所有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
考研之前,我已年紀不小并且沒有男朋友,不想要家里支援太多,幾個月的工資根本不夠考研租房和生活費用;
考研之前,我沒有在大學拿過一等獎學金,最后卻被以380多分考上中國科學院的同學和430分考上上海交大的同學視為傳說;
考研之前,我的書本在大四的時候已全部賣出,腦海里的英語和微積分所剩無幾,并且沒學過概率論,讀工程力學專業的我甚至打算考文科,對專業和學校也猶豫不定;
考研之前,我通宵看韓劇,哭得稀里嘩啦...
如果你像我一樣成績一般、智商一般、自制力一般,如果你也打算考研,那么我的以下三點經驗也許對你有借鑒作用,而且你也可以成為一個考研路上的傳說!
1、良好的心態
畢業剛工作時我是沒打算考研,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后我才知道,很多單位技術部門招聘的基本條件已從本科悄然變成了研究生,我意識到也許10年之后自己就會被無情地淘汰掉。領導暫時的器重替代不了長遠的危機意識,我考研的心情越來越迫切。于是,植樹節那天我正式辭職了,一個人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租了間小房子,開始了我的備考生活。我希望在第二年的植樹節到來時能有所收獲。我告訴自己,雖然考研期間可能會有反復的思想斗爭,但是選擇了就不要后悔。這只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沒有約束的享受的自由狀態。一年對于一輩子來說很短,但它也可以是人生的轉折點。即使沒有轉折,如果年輕時曾經奮斗過,努力過,也就不再遺憾了。緊迫感、平常心--我在第一篇考研日記上寫下了這幾個字。
當甩開一些外在的包袱后,對心態的考驗隨著復習的正式開展一撥撥地襲來。也許一開始你會發現:書本上的東西很多都看不懂;一些習題看了參考答案三四遍還是不會做;單詞看了就忘;時間越來越少而效果卻不大明顯,模擬分數讓人近乎崩潰。也許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很蠢,還有沒有考的必要。也許你還會沮喪會躁動會哭泣。我想,這些感覺應該很正常,我遇到的困難別人也有。像手表上的秒針一樣腳踏實地地走,能走過整個歷史;一只小小的蝸牛,只要不停歇總能到達要去的遠方。
既然是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就應該有勇氣去聆聽。我作為已畢業的社會考生,是在一個中學里參加考試的,整個考場都是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但有些沒有參加考試,我前面的位子就是空的,我覺得真沒必要畏懼成這樣。還有很多考生在考專業課的時候提前很早出來,也許是考得太好了吧。而我在最后的半個小時查出了立方看成了平方的筆誤!大半年都過去了,還在乎在考場里多等待半個小時?!
我的高分首先是得益于良好的心態,即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朋友、同學、家人關心更多的是結果,既然結果已經有那么多人關注了,自己就不必在乎太多了,好好把握這種拼搏的狀態,平靜且不浪費時間地一點點積累。
社會考生
以上經驗也可供社會考生參考。但是在職考生,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考研動機,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且在職考生由于工作的原因 ,復習的時間不是很充裕,要合理調配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
復試的應對策略
1、 如果面試排名不理想,不要過早自我放棄,以一個積極的態度去面試,要明白即便沒成功,這也是一次寶貴的面試經驗。
2、 發動所有的社會資源去了解目標學校的復試情況,了解得越充分,越能做好萬全的復試準備。
3、 想要提前聯系導師,可以先發電子郵件與心儀的老師嘗試溝通一下,我當時的情況是老師并未回信,貿然打電話或直接拜訪老師辦公室不是十分提倡的行為,更多精力應集中于復試的準備。
4、 由于我是社會考生且考研時離開高校已有三年之久,對于學校的生活已經有些陌生。在回答老師提問時,答案往往也不是那么學生氣,反而會更基于現實層面一點。這其實是一大優勢,一定的社會歷練會讓社會考生比應屆生的思考方式更成熟、深入和多元化。雖然有些老師希望學生的學術功底比較好,但也有一部分老師希望可以招到具有一定社會經驗的學生,所以應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經歷、自己本專業與所報考專業之間的聯系以及自己知識跨界的能力。
以下和大家分享一位高分學姐辭職考研成功的經驗帖!
學姐說:
政治79,英語80,數一137,材料力學137--從成績出來的一刻起,我就覺得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經驗與朋友們、與未來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一直拖到現在才動筆,是因為我一直在想怎樣才不會讓我的個案誤導大家。
考研之前,我在長沙一家研究所有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
考研之前,我已年紀不小并且沒有男朋友,不想要家里支援太多,幾個月的工資根本不夠考研租房和生活費用;
考研之前,我沒有在大學拿過一等獎學金,最后卻被以380多分考上中國科學院的同學和430分考上上海交大的同學視為傳說;
考研之前,我的書本在大四的時候已全部賣出,腦海里的英語和微積分所剩無幾,并且沒學過概率論,讀工程力學專業的我甚至打算考文科,對專業和學校也猶豫不定;
考研之前,我通宵看韓劇,哭得稀里嘩啦...
如果你像我一樣成績一般、智商一般、自制力一般,如果你也打算考研,那么我的以下三點經驗也許對你有借鑒作用,而且你也可以成為一個考研路上的傳說!
1、良好的心態
畢業剛工作時我是沒打算考研,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后我才知道,很多單位技術部門招聘的基本條件已從本科悄然變成了研究生,我意識到也許10年之后自己就會被無情地淘汰掉。領導暫時的器重替代不了長遠的危機意識,我考研的心情越來越迫切。于是,植樹節那天我正式辭職了,一個人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租了間小房子,開始了我的備考生活。我希望在第二年的植樹節到來時能有所收獲。我告訴自己,雖然考研期間可能會有反復的思想斗爭,但是選擇了就不要后悔。這只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沒有約束的享受的自由狀態。一年對于一輩子來說很短,但它也可以是人生的轉折點。即使沒有轉折,如果年輕時曾經奮斗過,努力過,也就不再遺憾了。緊迫感、平常心--我在第一篇考研日記上寫下了這幾個字。
當甩開一些外在的包袱后,對心態的考驗隨著復習的正式開展一撥撥地襲來。也許一開始你會發現:書本上的東西很多都看不懂;一些習題看了參考答案三四遍還是不會做;單詞看了就忘;時間越來越少而效果卻不大明顯,模擬分數讓人近乎崩潰。也許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很蠢,還有沒有考的必要。也許你還會沮喪會躁動會哭泣。我想,這些感覺應該很正常,我遇到的困難別人也有。像手表上的秒針一樣腳踏實地地走,能走過整個歷史;一只小小的蝸牛,只要不停歇總能到達要去的遠方。
既然是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就應該有勇氣去聆聽。我作為已畢業的社會考生,是在一個中學里參加考試的,整個考場都是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但有些沒有參加考試,我前面的位子就是空的,我覺得真沒必要畏懼成這樣。還有很多考生在考專業課的時候提前很早出來,也許是考得太好了吧。而我在最后的半個小時查出了立方看成了平方的筆誤!大半年都過去了,還在乎在考場里多等待半個小時?!
我的高分首先是得益于良好的心態,即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朋友、同學、家人關心更多的是結果,既然結果已經有那么多人關注了,自己就不必在乎太多了,好好把握這種拼搏的狀態,平靜且不浪費時間地一點點積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