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第十三屆“海納百川,經世濟國”全國優秀大學生經濟學夏令營招生簡章
上海財經大學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的商科,現為教育部直屬的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法、文、理、哲等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由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海外高層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111計劃——經濟學前沿理論與方法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專業是國內最好的經濟學專業之一,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目前,學院教師中擁有海外著名大學博士學位教師有近60人,占比64%。近些年來,學院教師率先在五大國際頂尖經濟學期刊實現論文發表全覆蓋,所發表國際重要權威期刊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國內高校經濟學院系中居于前列。根據2016年荷蘭蒂爾堡大學“全球經濟學研究機構排名”,我校在國際重要權威經濟學期刊的論文發表數已躍居大中華地區(大陸、香港、臺灣)第1,亞洲和世界排名大幅上升:亞洲排名由第6躍居第2,僅次于新加坡國立大學;世界排名由第62升至第56。2017年躍居世界第46。
2015年,經濟學院理論經濟學科正式入選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學科的上海市高等學校高峰學科II類建設項目,為經濟學專業發展注入強勁推動力。2017年,學院“國際化與本土化融合經濟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實踐”項目獲得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016年,學院“經濟學學術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十年改革與實踐”項目獲得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
2018年暑假,經濟學院將繼續舉辦“海納百川,經世濟國”全國優秀大學生經濟學夏令營。熱忱歡迎來自全國各地各高校的優秀經濟學子申請參與,為這個歷久彌新的財經學府和生機盎然的經濟學基地增添新的活力。
一、夏令營活動說明
1、時間:2018年7月19日—7月22日
2、名額:本次夏令營計劃招收營員90名,各項目名額如下:
項目名稱
|
名額
|
備注
|
經濟學大口徑
|
14
|
碩博連讀項目。包含以下專業:西方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數量經濟學。
|
經濟史
|
8
|
碩博連讀項目
|
經濟思想史
|
||
政治經濟學
|
8
|
碩博連讀項目
|
大數據經濟學
|
10
|
碩士項目,3年
|
數理金融經濟學
|
10
|
碩士項目,3年
|
金融碩士金融計量方向
|
40
|
專業學位碩士項目,2年
|
3、活動內容:主要活動包括基礎知識測試、面試、學術論文講評、經濟學專題討論、學術講座、參觀訪問、聯歡交流等。
4、費用資助: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將承擔所有營員的往返普通硬座火車票費用及夏令營期間在滬的全部食宿費用。
5、更多信息請查看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網站http://econ.shufe.edu.cn/。
重要提示: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將本屆夏令營作為選拔2019年校外推薦免試研究生的唯一方式,歡迎廣大學子及有意報考我院的考生前來參加本屆夏令營活動。
二、夏令營招生專業介紹
1、“經濟學大口徑”碩博連讀項目
“經濟學大口徑”碩博連讀項目是經濟學院研究生人才培養的重點項目。該項目參照國際一流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并兼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研究人才。該項目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向學生提供優厚的獎學金和良好的學習條件,以營造一個讓學生安心做研究的學術環境。2006年至今,該項目研究生已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學學報》等國內權威期刊發文200余篇,在國際高水平經濟學SCI、SSCI期刊上發表文章近50篇,其中包括JournalofEconomicTheory、GamesandEconomicBehavior等國際一流期刊;與此同時,自2004年以來已累計有數十名學生到斯坦福大學、紐約大學等國外大學深造,一些學生自國外大學畢業后已進入多倫多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任教,該項目已經成為一個中國經濟學人才的國際化培養基地。
2、“經濟史學”碩博連讀項目
經濟史學是經濟學創新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是國內第一所按照國際一流大學標準專門設立經濟史學系的經濟學院。上財經濟史學系以濃厚的理論經濟學和前沿方法為特色,注重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兩大學科的融合發展,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基礎和寬廣、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系統掌握中外經濟和思想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以及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學科的前沿理論,熟練掌握現代分析方法并可以獨立進行經濟學研究、教學和從事經濟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經濟史學系目前擁有16位全職教師,2位特聘教授,已同杜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歐美多所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深度聯系與合作。現任系主任程霖教授,常務副主任燕紅忠教授。
經濟史是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傳統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該學科帶頭人是著名經濟史學家杜恂誠教授,現任經濟學院中國經濟思想史及經濟史研究中心主任。同時擁有由海外特聘教授AvnerGreif(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青年學科帶頭人燕紅忠教授(經濟史學系常務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兼任中國經濟史學會近代經濟史委員會副主任)、青年學術骨干李楠教授(上海財經大學講席副教授)等所組成的在國內外經濟史學界享有較高聲譽的教學和科研學術團隊。
經濟思想史是全國同類學科中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學科。目前,經濟思想史專業全部任職教師均擁有博士學位,已形成老中青結合的師資梯隊。其中談敏教授師從著名經濟學家胡寄窗教授,曾任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上海市社聯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會長;趙曉雷教授現任我校上海發展研究院、自由貿易區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是財政部部屬院校首批跨世紀科研(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程霖教授現任上海財經大學人事處處長、經濟史學系主任、亞洲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王昉教授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任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國際著名經濟思想史學家、英國經濟思想史學會理事、上海****專家TerryPeach教授2017年全職加盟經濟學院,曾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3、“政治經濟學”碩博連讀項目
上海財經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具有發展歷史久遠、代際傳承疊進、理論積淀深厚等優勢。學科發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上海財經大學前身——國立上海商學院教務長馬寅初設立的經濟研究室。新中國首任上海財經學院院長孫冶方,老一輩的經濟學家孫懷仁、王惟中、楊蔭溥、姚耐、胡寄窗等均為學科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此后張淑智、裘逸娟等一代經濟學者繼續為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程恩富作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的著名中青年經濟學家,帶領學科團隊經過十余年努力又將學科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目前,政治經濟學專業已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及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和學術中心之一,學科地位處于國內前列,國際影響力也在繼續擴大。在中外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資本論》與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學科方向上推出了一批自成體系、創新程度較高、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高質量科研成果。同時注重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政治經濟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上海市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專業不斷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已經形成了一支以知名教授為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為核心,中青年教授、博士為骨干的結構合理、海外人才與國內人才優勢互補的學術梯隊,擁有政治經濟學國家級教學團隊。政治經濟學專業現擁有教師12人,90%以上擁有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程恩富教授現仍擔任政治經濟學學科帶頭人和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繼續主持和推進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建設。
政治經濟學專業要求培養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功底、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西方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對本學科的前沿理論和所從事的研究方向有系統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深入研究市場經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熟練掌握并能運用一門外語進行對外學術交流,并可以獨立進行經濟學研究和從事經濟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4、“大數據經濟學”碩士項目
大數據經濟學是在經濟學研究和應用中采用大數據并且采用大數據思想對傳統經濟學進行深化的新興交叉學科。大數據經濟學不僅要研究如何建模、管理和應用大數據,而且要深入研究傳統經濟學如何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挑戰并進行改良,大數據經濟學需要經濟學家、領域專家和信息技術專家等密切合作,對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的跨學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對整個經濟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將帶來革命性變革。數量經濟學專業“大數據經濟學”碩士項目致力于培養具備扎實的數理和計算機科學基礎、良好的經濟學基礎,能夠對大數據進行管理、建模和應用的高端復合型應用人才。
5、“數理金融經濟學”碩士項目
數理金融經濟學是一門運用經濟學理論、數學模型和工具研究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的交叉學科。其特點是在一定的前提假設下,通過數學的邏輯推理,推導出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的理論模型,為分析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提供理論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金融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國內對高端數理金融分析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數理金融經濟學”碩士項目的培養目標定位于為國內外政府機構、金融企業以及研究機構等培養高層次創新型數理金融分析人才,所培養的人才具有扎實的金融經濟學知識、厚重的數理基礎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
6、金融碩士(金融計量方向)項目
金融計量經濟學主要側重計量經濟學方法在金融領域對金融數據的應用,比如對金融理論的實證檢驗,金融政策及規則實行效果的評估,以及為各類金融產品定價、金融風險管理提供定量分析和預測。隨著中國金融業與國際迅速接軌和新的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品的不斷問世,中國對金融計量研究的需求及對掌握現代分析技能的專門人才的需求都與日俱增。為了進一步促進金融計量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同時使得金融計量的培養類型符合其應用型特點,金融學院和經濟學院本著互利共贏、共同發揮學科和師資資源上的優勢互補,在金融碩士專業學位項目下共同開設金融計量方向。該項目致力于培養金融計量分析和研究的高端復合型應用人才,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理論、金融學原理以及數理功底,掌握系統的金融計量專業知識,熟練運用相關計量軟件,具有對證券投資、金融創新等方面專業問題的觀察、分析和研究能力。
三、申請資格
1.大學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19屆畢業生),經濟學或數學、統計等其它相關專業(非經濟學專業學生應具備良好的數理基礎和一定的經濟學基礎)。
2.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專業成績或綜合成績在所學專業名列前茅;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專業成績或綜合成績在所學專業名列前20%;或其他高校專業成績或綜合成績在所學專業名列前5%。大學英語六級達到450分或TOEFL成績80分及以上(IBT)、IELTS成績(A類)6.5分及以上。
3.對經濟學有濃厚興趣,有較強的或潛在的研究能力,并有志于從事經濟學的研究工作。
4.符合《上海財經大學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https://gs.shufe.edu.cn/Home/NewsDetail/1937)規定的推免生申請條件。
四、申請材料
1.夏令營申請表1份(直接通過暑期夏令營管理系統打印);
2.專業方向志愿填報表1份(經濟學大口徑碩博連讀項目);
“經濟學大口徑”碩博連讀項目申請人請填寫附件1
3.在校歷年成績單原件1份(由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提供并加蓋公章);
4.專業排名證明1份(復印件須加蓋教務處公章);
5.個人陳述1份(見附件2);
6.專家推薦信2封(見附件3),需要2位副教授(含)以上老師分別推薦,密封并由推薦老師在封口處簽名;
7.其他證明材料(如已發表論文的復印件,各種獎勵復印件,六級證書或成績單復印件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外語成績證明);
8.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2份(正反印在一頁上);
9.學生證復印件1份(需含個人信息及注冊信息頁)。
五、申請程序
1.網上申請
申請人注冊登錄“上海財經大學暑期夏令營管理系統”(點擊進入)填寫申請信息。網址為:http://xly.sufe.edu.cn。時間:即日起—6月15日
注:申請“經濟學大口徑”碩博連讀項目,專業請選擇“經濟學門類大口徑”;
申請“數理金融經濟學”項目,專業請選擇“西方經濟學”;
申請“大數據經濟學”項目,專業請選擇“數量經濟學”;
申請“金融碩士(金融計量方向)”項目,專業請選擇“金融碩士”。
2.郵寄材料
申請人請將申請材料一并裝入A4大信封,信封正面注明申報項目、姓名、所在學校及院系,并注明“夏令營申請”。郵寄至:“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暑期夏令營項目組”。材料接收截止日期為2018年6月20日(以寄達地郵戳為準),過期不再接收材料。
快遞地址:上海市楊浦區武川路111號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樓612室
平信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定路777號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樓612室
郵編:200433
注:只在網上申報而未郵寄材料者,或者材料不全者,報名不予受理。
六、資格審定
1、材料接收:請申請者自行到暑期夏令營管理系統查詢材料接收情況。
2、材料審核及夏令營資格審定:材料審核和夏令營資格審定工作由經濟學院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負責。預計6月下旬,入營名單將通過“暑期夏令營管理系統”通知并在經濟學院網站上公布,未入選者,不另行通知。
七、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工作
夏令營期間學院將組織2019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的筆試和面試工作,選拔結束后初步確定候選人。
取得候選人資格的學生需獲得本校推免資格,在規定時間重新提交加蓋教務處證明章的前六學期成績單、學習成績或綜合測評成績排名等材料,我院將對考生的推免接收資格進行重新審查,通過審查并經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審批后方能確定錄取資格。
八、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021-65903224
咨詢時間:周二至四上午8:30-11:00,下午13:30-16:00
咨詢郵箱:soe_xly@163.com
聯系人:陳老師
附件下載請見經濟學院網站:
http://econ.shufe.edu.cn/se/content/6926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