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實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五大工程的意見》,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新舊動能轉換為重點,提出實施 “五大工程”——以“百萬人才集聚工程”為統領,通過 “創新創業激勵工程”、“未來之星培養工程”、“全民招才引智工程”、“安居樂業保障工程”,把引才、育才、助才、成才、留才,與青島的經濟社會發展緊密地聯系起來,為“突出創新引領、實現三個更加目標要求”,率先走在前列,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據了解,該《意見》是在總結我市現行人才政策的基礎上,吸取全國先進省市人才政策之長,創新性制定的人才政策“升級版”,是青島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創新突破最大的人才政策。通過努力構筑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生態,實現人才發展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共享共贏。
其中,“百萬人才集聚工程”重點聚焦青島新舊動能轉換20大重點產業領域,通過頂尖人才集聚、領軍人才擴容、高層次人才提升、基礎人才培養儲備等4個子工程,利用5年時間,集聚100萬名優秀人才,建設分布合理、結構科學、量大質優的金字塔式人才體系。
“創新創業激勵工程”對經評審認定的頂尖和領軍人才領銜的團隊項目,在原有1000萬元至1億元綜合資助的基礎上,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可優先給予投資;對柔性引進的人才,頂尖人才和領軍人才,連續3年按照上年度在青納稅的勞動報酬的30%給予獎勵,上不封頂。
“未來之星培養工程”主要包括高端人才培養工程、青年英才托舉工程、“金種子”儲備工程等3個子工程。其中,“金種子”儲備工程屬于國內首創,每年從“雙一流建設大學”的高校中遴選一批有意來青創新創業的優秀在校生,用人主體與其簽訂“信用合同”,給予學費補助。
“全民招才引智工程”在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的同時,更加重視市場對人才資源的配置作用。對用人主體新引進(全職)、新培養的人才入選 “****”“萬人計劃”專家和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的,按照每人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引才“紅娘”的獎勵根據不同標準分別提高到50萬元、30萬元、10萬元。
“安居樂業保障工程”以提升人才服務保障的質量和水平為目標,從人才綠卡擴容、綠色通道升級、降低落戶門檻、舉家引進配套、人才住房擴建等方面,為人才打造全方位的“定制服務”。在全國創新性提出“舉家引進”理念,建立人才及配偶編制 “蓄水池”和人才子女優質基礎教育學位“蓄水池”,拿出專門編制資源、學位資源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各項政策的實施細則也將于近期發布。
——重點圍繞我市20大產業領域,加大人才集聚力度,利用5年時間集聚100萬優秀人才
——引育并重,實施未來之星培養工程,全國首創面向高校在校生的“金種子”計劃
——保障人才安居樂業,從醫療保健、居住環境、子女就學、配偶就業、落戶安置等各個方面,為人才打造全方位的“定制服務”
——發揮引才 “紅娘”作用,對引才機構和個人的獎勵力度提高了1—2倍
一條條高含金量的人才新政,均出自市委、市政府近日印發的 《關于實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五大工程的意見》。《意見》以支撐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提出實施“五大工程”,涵蓋了引才、育才、助才、成才、留才的各個方面,是青島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創新突破最大的人才政策。
百萬人才集聚工程
“百萬人才集聚工程”是五大工程的統領,目標是聚焦青島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出的20大重點產業領域,利用5年時間,集聚100萬優秀人才,建設分布合理、結構科學、量大質優的金字塔式人才體系。其中包括四個子工程:
頂尖人才集聚工程。圍繞“引進一個頂尖人才、帶來一個創新團隊、支撐一個優勢產業、培育一個經濟增長點,形成人才的良好發展態勢”,將面向全球招攬涉及20大產業領域的國內外院士、世界級水平科學家等高精尖人才100名左右,實現人才與產業比翼齊飛。
領軍人才擴容工程。著重集聚具有省級以上稱號的創新創業人才1100名左右。其中,自主培養、全職引進50名左右國家“****”專家、130名左右“萬人計劃”專家、400名左右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柔性引進500名左右具有省級以上稱號的創新創業人才。
高層次人才提升工程。圍繞打造創新創業中堅力量,引進培養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等高層次產業人才和特殊人才12萬名左右。其中,現代海洋、智能家電、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優勢特色和新興未來產業領域人才9萬名左右,商貿服務、機械設備、橡膠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人才3萬名左右。
基礎人才培養儲備工程。圍繞增強基礎人才培養儲備,將重點引進培養本科及以下學歷人才、技能人才、鄉村振興人才88萬名左右。其中,科研型產業人才30萬名左右,現代加工制造一線產業人才35萬名左右,現代服務業人才17萬名左右,鄉村振興人才6萬名左右。
創新創業激勵工程
“創新創業激勵工程”通過進一步完善獎補政策,鼓勵支持創新創業,著力激發人才活力,讓人才在創新創業、奉獻社會中既能 “名利雙收”,又無后顧之憂。分別對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三個層次給予不同的獎補。
在補貼方面,對全職引進、自主培養的頂尖人才給予500萬元安家費;對全職引進、自主培養的 “****”“萬人計劃”專家、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等高層次人才,給予30萬元至100萬元的配套支持;對全職引進或自主培養的全國技術能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等人才,給予60萬元至200萬元一次性補貼。
在資助方面,對經評審認定的頂尖和領軍人才領銜的團隊項目,在給予1000萬元至1億元綜合資助的基礎上,對符合我市新產業發展方向的初創期優質高端項目,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可優先給予投資。同時,特別提出了兩個 “上不封頂”——對柔性引進的人才,頂尖人才和領軍人才,連續3年按照上年度在青納稅的勞動報酬的30%給予獎勵,實行上不封頂;對青年人才在青創新創業的,市和所在區(市)政府可按照1:1比例跟投,同樣上不封頂。
在鼓勵人才離崗創業方面,允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技人員在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單位同意到企業兼職從事科技、文化創意成果轉化或離崗創業,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相應享受職稱評聘、保險等方面待遇。
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提高科技人員成果轉化收益,以技術轉讓或許可方式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的,應將不低于80%的凈收入用于獎勵研發和轉化人員。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實施轉化的,應將不低于80%的股份或出資比例用于獎勵研發和轉化人員。
建立完善容錯機制,對承擔探索性強、風險度高項目的科研人員及團隊,雖認真履職、刻苦攻關,但因客觀原因失敗或未達到預定目標,按照容錯原則,不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已撥付經費不予追回。
未來之星培養工程
“未來之星培養工程”旨在面向未來挖掘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構建可持續的人才發展體系。其中包括三個子工程:
高端人才培養工程,主要面向未來的頂尖人才和領軍人才。每年遴選2—3名有望當選院士的高端人才,培養周期2年,每年最高給予50萬元經費補助;每年遴選5—10名有望當選“****”“萬人計劃”的優秀創新人才和10—20名有望當選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的優秀青年科研人才,培養周期2年,每年分別最高給予20萬元、10萬元的經費補助。
青年英才托舉工程,主要面向博士、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為來青在站博士后2年內發放12萬元生活及住房補貼;將出站(基地)留青、來青工作的博士后安家補貼由原來的20萬元提高到25萬元。對來青創新創業并購買首套商品房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一次性安家費。這幾項普惠性政策補貼,在數額上都達到全省乃至全國領先。
首創“金種子”儲備工程,主要面向高校在校生。每年從“雙一流建設大學”的高校中,遴選一批有意來青創新創業的優秀在校生,用人主體與其簽訂“信用合同”,給予學費補助。在此基礎上,對國內在校研究生根據所獲獎學金額度的50%給予生活補貼;對在國外留學的在校研究生給予每人每年5萬元補助。意向用人主體負責“金種子”學生的實習及實習期間生活補貼。用人主體對意向人才的補助,財政給予一定比例補貼。目前這項政策屬于全國首創。
全民招才引智工程
“全民招才引智工程”目的是在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的同時,更加重視市場對人才資源的配置作用,整合提升資本引才、中介引才、平臺引才和以才引才、以情引才的資源和質量。
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面向全球招攬英才。突出20大產業,編制全球高層次人才分布地圖,建設全球高層次人才信息庫,每年在全球發布2次青島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及人才政策。
發揮用人主體作用,激活引才用才的“原動力”。支持鼓勵企業籌建海外研發中心和孵化基地,對聘用全職工作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可單獨申報市級人才工程或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科研項目;對用人主體新引進 (全職)、新培養的人才入選“****”“萬人計劃”專家和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選的,按照每人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
發揮引才“紅娘”作用,獎勵標準大幅提高。對全職引進頂尖人才,“****”“萬人計劃”專家,泰山學者及相應優秀人才的機構和個人,獎勵標準分別由20萬元、10萬元、5萬元提高到50萬元、30萬元、10萬元。引才獎勵力度與過去相比提高了1—2倍。
發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輸送更多優質人才。將高端科技服務業人才納入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支持范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經紀人、科技評估、專利分析等各類培訓,培育壯大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打造人才集聚平臺。突出我市新舊動能轉換20大產業,打造20個省級以上產業平臺;突出科研平臺人才集聚效應,依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高端海洋科研平臺,打造全球海洋人才集聚高地;大力支持青島國際院士港、青島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院士智谷)發展,積極打造頂尖人才創新創業平臺。
安居樂業保障工程
“安居樂業保障工程”旨在提升人才服務保障的質量和水平,從醫療保健、居住環境、子女就學、配偶就業、落戶安置等各個方面,為人才打造全方位的“定制服務”。
人才綠卡再擴容,建立人才綠卡分類制度,擴大持卡人才范圍,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綠色通道再升級,持卡人享受相應的醫療保健和就醫綠色通道服務;在降低落戶門檻方面,對經市級認定全職引進的省部級領軍人才及正高職稱人才可直接登記落戶,本科以上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落戶,并放寬專科、高職校、技工院校高級工以上畢業生落戶限制。
創新實施舉家引進配套工程。建立人才及配偶編制、人才子女優質基礎教育學位2個“蓄水池”,用于解決人才關注的配偶就業和子女就學問題。在人才及配偶編制“蓄水池”中,單列300個機動編制,專門用于已滿編的機關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以及其配偶隨調安置。在人才子女優質基礎教育學位“蓄水池”中,市教育局指定2所局屬優質普通高中和1所局屬優質初中學校安置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
加大人才公寓建設力度,產權型人才公寓出售價格按照同區域商品住房價格下浮20%的比例確定。取得服務綠卡的人才在青購買首套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可縮短最低繳存時間。對在青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按照博士1200元/月、碩士800元/月、本科500元/月標準發放36個月住房補貼,列入緊缺急需目錄專業的博士、碩士分別給予1500元/月、1200元/月的住房補貼。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