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一直存在著“重科研、輕臨床”的傾向,臨床醫學畢業生的臨床專業素養和技能難以勝任臨床崗位實際需求。2010年起,上海市正式啟動了《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合的改革試驗》,成為最早開展的國家教育體制綜合改革項目之一。
8月17日,2012臨床醫學(全科)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座談會暨上海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合(以下簡稱“臨-住結合”)經驗交流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會議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辦,上海市教委、市衛生局承辦,旨在更好地推進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合工作,為各地教育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醫學院校、培訓醫院、帶教醫師提供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上海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引起全國各有關單位的高度關注。
據了解,上海“臨-住結合”工作的改革核心是將臨床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緊密結合,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臨床醫學專業人才(自2010年起,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成為上海各醫療機構臨床崗位聘任和晉升臨床醫學類中級專業技術類職稱的必要條件)。畢業時,合格者可以獲得“四證”,即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證書、執業醫師執照。
據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介紹,上海市“臨-住結合”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為“三結合”,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醫師招錄相結合、研究生培養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以及專業學位授予標準與臨床醫師準入標準相結合。目前本市已建立了臨-住結合的一整套制度,同時,高校和培訓醫院高度重視培養、培訓工作,師資力量不斷增強,結合過程日趨平順,管理嚴格規范。
通過2011、2012年招生招錄工作,本市順利招收了1112名研究生(住院醫師),其中首批386名研究生將于2013年6月畢業。同時本市還從生源質量、課程體系、臨床技能考核、學位論文標準、導師遴選及評價、臨-住結合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等六大方面強化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特別是2012年3月,上海市在國內率先制定完成《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及評價指標體系(試行)》,填補了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要求和評價標準方面制度建設的空白,對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具有指導意義。
上海的實踐和探索得到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高度評價。袁貴仁認為,這一模式“很好地實現了專業學位教育與職業標準、職業準入的緊密銜接,既符合我國醫療衛生改革方向,也體現了臨床醫生成長規律,符合高層次臨床醫學教育特點,體現了醫學教育規律。”“對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于醫學教育改革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于其他省(區、市)也有很好的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