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研究生導師郝正航介紹如下:
(一)基本情況
郝正航,男,漢族,河南開封人,1972.9- , 先后在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及許繼集團完成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工作,獲2014年度河南省優秀博士后稱號。現任貴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電氣工程學院電力系主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專委會委員。長期從事新能源發電與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電力系統實時仿真等領域的研究與技術開發。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博士后基金2項;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主持和參與許繼電氣重點課題、南方電網重大科技項目(示范工程)項目2項;主持完成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計劃建設項目3項,獲獎實驗設備制作獎1項。發表論文60余篇,SCI/EI檢索20篇,授權專利20項。研發“電氣信息系統實時仿真器”等高技術產品3項,目前正在向全國推廣。
(二)科研項目(部分)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兆瓦級風機接入10kV饋線的兼容性分析與主動適應性研究,2014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風電場與電網暫態交互作用及協調控制的研究,2012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適用分布式電源接入的一類柔性配電網關鍵技術研究,2015
4 、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面上):風電并網協調控制的關鍵技術及實驗方法,2013
5 、貴州省科學技術基金:交直流電力大系統關鍵控制器的廣域協調技術研究,2006
6 、許繼電氣委托項目:特高壓直流與風(太陽能)火打捆電源間的協調控制技術研究,2013
7 、四方繼保委托項目:柔性配電網半實物仿真平臺技術研發,2017
(三)發表論文(部分)
[1] 郝正航, 余貽鑫. 雙饋風電場對電力系統阻尼影響的轉矩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 2011, 26(5):152-158.
[2] 郝正航, 余貽鑫. 雙饋風電機組機電耦合與軸系穩定的分析與辨識[J].電工技術學報, 2011, 26(3):134-139.
[3] 郝正航, 余貽鑫. 勵磁控制引起的雙饋風力發電機組軸系扭振機理[J].電力系統自動化, 2010, 34(21):81-86.
[4] 郝正航, 余貽鑫, 曾沅. 改善電力系統阻尼特性的雙饋風電機組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自動化, 2011, 35(15):25-29.
[5] 郝正航, 李少波, 周杰娜, 文方.負荷激勵下的互聯系統振蕩穩定性在線辨識[J]. 電工技術學報, 2008, 23(6): 83-88.
[6] 郝正航, 李少波. 白噪聲激勵下的低頻振蕩模態參數辨識方法[J].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07, 31(15): 26-30.
[7] 郝正航, 李少波, 周杰娜, 文方. 多機電力系統 PSS參數優化新方法[J].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08, 25(2);199-205.
[8] 郝正航, 余貽鑫. 雙饋風力發電機功角暫態行為及其控制策略[J].電力自動化設備, 2011, 31(2):79-83.
[9]張宏俊,郝正航*,陳卓,等.適用于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實時仿真的建模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7,41(7):120-126.
[10]郝正航,肖忠云,張宏俊,等.風電場孤島直流外送系統的穩定控制[J].高電壓技術,2016,42(7):2193-2198.
[11] 郝正航, 周杰娜, 李少波, 文方. 基于改進 Ibrahim時域法的電力系統振蕩特性分析[J].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07, 11(3): 248-252.
[12] 郝正航, 陳卓, 邱國躍, 許克明. 獨立電壓調節回路的最優分散協調勵磁控制[J].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6, 26(7): 6-10.
[13] 郝正航,余貽鑫.雙饋風力發電機組對電力系統穩定性影響[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1,39(3):7-11, 17
[14] 郝正航, 陳卓, 李少波, 文方. 子空間法在小干擾穩定分析及協調控制中的應用[J].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07, 26(3): 20-24.
[15] 郝正航, 邱國躍, 陳卓等. 多機系統線性多變量最優勵磁與線性最優PSS的設計與比較[J]. 中國電力, 2006, 39(3): 32-37.
[16] 郝正航, 陳卓, 戴培培, 許克明. 多機系統多變量勵磁控制下的阻尼守恒、阻尼競爭與阻尼協調[J].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06, 25(4): 39-43.
[17] 郝正航, 王映康, 李健波,等. 電力系統電磁轉矩系數的性質及其計算方法[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1, 23(1): 86-91.
[18] 郝正航, 余貽鑫, 曾沅.適合電力系統機電模式分析的雙饋風電場等值[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1, 23(2): 59-63.
[19] 陳卓, 郝正航, 敖偉智. 電力系統振蕩模式識別的特征系統實現算法[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8, 20(5): 40-45.
[20] CHEN Zhuo,HAO Zhenghang. Design of Multi-Variable Optimum Excitation Law and LinearOptimum PSS and Comparison with Each Other in Large Power Systems[J].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21] 郝正航, 陳卓. 勵磁機時間常數對電力系統動態穩定性的影響[J].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06, 25(1):26-30.
[22] 郝正航, 秦超, 譚興, 等. 雙饋風電機組的簡化變流器模型對仿真結果的影響[J].電氣應用, 2011,30(9):60-64.
[23] 郝正航, 陳卓. 基于線性矩陣不等式最優魯棒勵磁調節器設計[J]. 電力科學與工程, 2005(2): 60-64.
[24] 郝正航, 邱國躍. 不同參考系的多機系統線性模型及適用性[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 2005,17(2): 38-43.
[25] 郝正航, 邱國躍, 陳卓. 電力系統阻尼特性分析與研究[J]. 繼電器, 2005, 33(23): 19-24.
[26] 郝正航, 張書軍, 龍凌, 邱國躍.電力系統分散協調多目標優化勵磁控制[J]. 繼電器, 2005, 33(2): 31-35
[27] 郝正航. 風電基地電力外送面臨的技術挑戰[J]. 電氣制造, 2011,2:29-31.
[28] Zhenghang HAO, Contribution of Doubly-fed Wind Farms to Transient Voltage and Damping of Power Grid, Tehnicki vjesnik-Technical Gazette, 2015, (SCI)
[29]Zhiqing YAO, Zhenghang HAO,Coordinated Stability Control of Wind-Thermal Hybrid AC/DC Power System,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5, (SCI
[30] CHEN Zhuo, Hao Zhenghang, Zhang Zhengping. Furtherinspection for Doubly ed Converter: Theory,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Platfor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 trol and Automation, 7(6): 51-64, 2014 [31]Chuo, Hao Zhenghang, Qin Shuijie. Centralize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for a Wind Farm under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Dela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nd Automation, 7(2): 85-98,2014.
[32]陳卓,郝正航,秦水介.風電場阻尼電力系統振蕩的機理及時滯影響[J].電力系統自動化, 37(23):8-14,2013
(四)產學研合作
本課題組歡迎企業來校合作研究、開發與新產品推廣。目前主推“能源互聯網實時仿真器”和“電氣信息及物理動模混合仿真平臺”,歡迎合作交流。
(五)招生要求
1 博士研究生招生
錄取要求:除滿足學校各環節的考試與考核外,還應具有導師認可的學術發展潛質和鉆研學術的精神狀態。無論應屆還是往屆碩士報考,入學后必須脫產,不接受在職學習。
畢業要求:除滿足學校相關規定外,還應有導師認可的學術成果,須有2項成果發表在國內高水平學術期刊上(限于,中國電機工程學報、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工技術學報)。
2 碩士研究生招生
錄取要求:本科階段具有電氣、自動化、信息專業背景均可報考,除滿足學校各環節的考試與考核外,還應具有導師認可的學術發展潛質和鉆研學術的精神狀態。進入本課題組必須專注于課題研究,不得從事任何社會兼職;不得參加駕考、國考以及各種與授予學位無關的資格考試。
畢業要求:除滿足學校相關規定外,還應有導師認可的學術成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