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遼寧大學828社會學與人類學考研專業課大綱公布如下
社會學與人類學大綱
社會學部分
第一章導言 建構社會學理論 定義社會學理論 建構社會學理論:更接近事實的觀點
第二章古典大理論 涂爾干:從機械連帶到有機連帶 馬克思: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 韋伯:社會的理性化 齊美爾:文化悲劇日益增長 凡伯倫:商業逐漸控制工業
第三章古典日常生活理論 社會行動 交際 社會行為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 行動理論 生活世界
第四章當代理論對社會世界的描述 結構功能理論 沖突理論 一般系統理論 女性主義對宏觀社會社會秩序的描述
第五章當代大理論 新馬克思理論:文化工業的興起、從福特主義到后福特主義 微觀—宏觀分析:文明化的歷程 分析現代性: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分析現代性:難以駕馭的現代性龐然大物以及風險社會
第六章當代日常生活理論 劇場理論(及符號互動論的其他方面):戈夫曼的理論 俗民方法論及對話分析交換理論 理性選擇理論 女性主義以及微觀社會秩序
第七章當代整合性理論 更具整合性的交換理論 結構化理論 文化和能動性 慣習和場域 整合性的女性主義社會學理論
第八章當代的女性主義理論 基本的理論性問題 當代的女性主義
第九章后現代大理論 從工業社會到后工業社會的轉變 漸增的治理性(及其他大理論) 后現代作為現代世界的新時代 消費社會的興起、符號交換的喪失以及擬像的增加 消費社會和新的消費工具 速度學 女性主義和后現代社會學理論
人類學部分
第一章人類學要義 何為人類學 人類學的領域 認識論與方法論主題
第二章人類學的理論發展過程 進化論 傳播與社會、文化 功能論
第三章人類學的理論發展過程(續) 自然、結構與符號 結構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理論 后現代主義與人類學的重構
第四章人類體質的屬性 什么是體質人類學? 生命起源與人類進化 人體差異與人類文化
第五章考古與博物 考古學、考古史和考古人類學 博物的研究
第六章田野研究的特征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田野研究的類別選擇 研究性質和田野倫理
第七章田野調查方法 進入田野工作地點 田野調查方法舉要 田野資料與整理
第八章溝通的意義 理解語言 語言的社會文化關聯 交際民族志
第九章游獵、游耕與游牧 游獵 游耕 游牧
第十章鄉村與城市 精耕農業與鄉村人類學 城市社會
第十一章婚姻、家庭與親屬制度 性別與社會性別 婚姻與家庭
第十二章濡化、社會化與涵化 人性與人格 濡化、社會化與涵化 文化中斷與文化適應
第十三章族性與社會分層 族群與族性 族群認同與族群關系 社會分層
第十四章政治組織與社會控制 政治組織 社會控制
第十五章宗教與儀式 人類學視野下的宗教 儀式與巫術 社會中的宗教
第十六章文化展示 人類學與口述 文化撰寫 影視人類學 藝術解讀
第十七章人類學的應用 人類學的應用歷程 人類學應用實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