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氣象學》考試大綱
要求考生在了解大氣組成、分層和基本物理性質的基礎上,理解和掌握大氣和下墊面上發生的主要物理過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包括輻射過程、能量平衡過程、水量平衡過程等,并能應用氣象學理論分析相關問題。
一、考試內容
(一)緒 論
1.氣象學的概念
2.氣象學在林業上的意義
(二)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分層
2.大氣的基本物理性質
(三)輻射能
1.輻射的基本知識
2.太陽輻射
3.長波輻射和凈輻射
(四)感熱與溫度
1. 土壤和空氣的熱量交換方式和熱特性
2. 土壤熱通量和土溫
3. 森林植物體儲熱量和樹溫
4. 感熱通量和氣溫
5. 空氣的絕熱變化和大氣穩定度
6. 生物學溫度、界限溫度和積溫
(五) 大氣的運動
1.氣壓
2.空氣的水平運動——風
3.大氣環流模式概述
4.地方性風
5.湍流
(六)能量平衡
1.下墊面的能量平衡
2.地球的能量平衡
3.森林的能量平衡
(七)大氣中的水分與水量平衡
1.蒸發
2.空氣濕度
3.凝結與凝華
4.降水
5.水分循環和水量平衡方程
二、考試要求
1.理解并掌握氣象學的定義。
2.了解氣象學在林業上的意義。
1.掌握大氣的組成和分層。
2.掌握主要氣象要素的概念、表達式,掌握干空氣和濕空氣的狀態方程。
1.掌握基爾霍夫定律、斯蒂芬-波爾茲曼定律。
2.了解太陽光譜、太陽常數,理解并掌握太陽高度角公式,并能靈活運用。掌握太陽輻射在大氣層中減弱的一般規律,了解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的組成。
3.掌握長波輻射、地面有效輻射和凈輻射的概念和相關公式,理解森林的凈輻射方程。
1.了解土壤和空氣的熱量交換方式,理解土壤和空氣的熱特性參數(熱容量、導熱率、導溫率)。
2.了解土壤表面熱量收支及其影響因子,理解并掌握土壤熱通量及其確定方法,了解土壤溫度日變化、年變化及其與深度的關系。
3.了解森林植物體儲熱量變化及其確定方法,了解樹溫的變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4.理解并掌握感熱通量的概念和表達式,了解氣溫的日變化、年變化、垂直變化
5.理解大氣穩定度的意義,并掌握穩定度的判別方法。
6.理解和掌握生物學溫度、界限溫度,掌握積溫的計算方法。
1.了解氣壓的定義和單位,掌握大氣靜力平衡方程和拉普拉斯壓高公式。
2.理解并掌握作用于空氣的力及其表達式,了解梯度風、地轉風和近地層實際風的形成機理。
3.了解大氣環流模式。
4.理解并掌握海陸風、山谷風、焚風的特點。
5.理解大氣邊界層和湍流的概念,掌握湍流擴散方程;應用里查遜數判斷湍流運動的消漲;掌握湍流交換系數的確定方法。
1.掌握下墊面的能量平衡方程及其各分量的變化規律。
2.了解地球能量平衡的各分量。
3.掌握森林能量平衡方程及其各分量的變化規律。
1.了解土壤蒸發的物理過程和植物蒸騰過程。
2.了解水汽壓和空氣相對濕度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
3.理解水汽凝結的兩個條件,掌握幾種降溫過程和凝結核及其在凝結中的作用,理解大氣和地面上的水汽凝結現象。
4.掌握降水的概念、表示方法、成因和種類。
5.理解全球水量平衡方程,掌握森林的水量平衡方程,掌握估算森林蒸散的幾種估算方法,了解森林對徑流的影響。
三、主要參考書目
賀慶棠主編,氣象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年出版
編制單位: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編制日期:2018年7月10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