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8年遼寧大學考研816西方經濟學考試大綱公布如下
《西方經濟學》考試大綱
Ⅰ、考試基本要求
在考查考生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運用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考生應能:1.正確理解和掌握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中的有關概念、原理和結論。 2.準確、恰當地使用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專業術語;運用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合乎邏輯地解釋、分析、論證某種經濟現象和現實的經濟問題,并掌握相應的計算方法。
Ⅱ、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Ⅲ、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Ⅳ、試卷內容結構
微觀經濟學約55%
宏觀經濟學約45%
Ⅳ、考查內容
微觀經濟學
一、引論
(一)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
(二)現代經濟學試圖解決的兩個問題
二、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一)微觀經濟學概述
1.理性人假設
2.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的循環流動
(二)需求曲線
1.需求的定義
2.需求的表述方式
3.影響需求量的因素
4.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三)供給曲線
1.供給的定義
2.供給的表述方式
3.影響供給量的因素
4.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四)供求曲線的共同作用
1.均衡的含義
2.均衡價格的決定
3.均衡價格的變動
(五)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
1.彈性的一般含義
2.需求價格彈性
3.需求價格彈性與廠商的銷售收入
4.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5.供給價格彈性
6.需求交叉價格彈性
替代品、互補品
7.需求收入彈性
(六)運用供求曲線的事例
1.易腐商品的售賣
2.最高限價和最低限價
3.農產品支持價格
(七)蛛網模型
1.假設條件
2.收斂型蛛網
3.發散型蛛網
三、消費者選擇
(一)效用論概述
1.效用的定義
2.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
3.基數效用論
(二)無差異曲線
1.偏好的假定
2.無差異曲線
(三)預算線
1.預算線的定義及公式
2.預算線的變動
(四)消費者均衡
1.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相結合
2.序數效用論的消費者均衡
(五)價格變化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
1.價格—消費曲線
2.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3.由價格—消費曲線推導需求曲線
4.收入—消費曲線
5.恩格爾曲線
6.由收入—消費曲線推導恩格爾曲線
(六)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
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低檔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4.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七)不確定性和風險
1.不確定性
2.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3.消費者的風險態度
4.風險與保險
四、生產函數
(一)廠商
1.企業的本質
2.廠商的目標
(二)生產函數
1.生產函數的定義
2.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
(三)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
1.短期和長期
2.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四)兩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
1.等產量曲線
2.邊際技術替代率
(五)等成本線
(六)最優的生產要素組合
1.既定成本條件下的產量最大化
2.既定產量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3.利潤最大化與生產要素最優組合
4.擴展線
(七)規模報酬
五、成本論
(一)成本的概念
1.機會成本
2.顯成本和隱成本
3.正常利潤和經濟利潤
(二)短期總產量和短期總成本
1.短期總產量曲線和短期總成本曲線的關系
2.擴展線和短期總成本
(三)短期總成本曲線
1.短期成本的分類
2.短期成本曲線的綜合圖
3.邊際報酬遞減規律
4.由總成本曲線到平均成本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
5.短期產量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
(四)長期成本曲線
1.長期總成本函數和長期總成本曲線
2.長期平均成本函數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3.長期邊際成本函數和長期邊際成本曲線
六、完全競爭市場
(一)廠商和市場的類型
(二)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1.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
2.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3.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曲線
(三)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
(四)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給曲線
1.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2.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3.生產者剩余
(五)完全競爭行業的短期供給曲線
(六)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1.廠商對最優生產規模的選擇
2.廠商進出一個行業
(七)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1.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2.成本遞增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3.成本遞減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八)完全競爭市場的福利
1.完全競爭市場的福利最大化
2.價格管制和銷售稅的福利效應分析
3.短期生產者剩余和長期生產者剩余
七、不完全競爭的市場
(一)壟斷
1.壟斷市場的條件
2.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3.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
4.壟斷廠商的供給曲線
5.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
6.價格歧視
7.對自然壟斷的政府管制
(二)壟斷競爭
1.壟斷競爭市場的條件
2.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3.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4.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5.壟斷競爭與理想的產量
6.非價格競爭
(三)寡頭
1.寡頭市場的特征
2.古諾模型
3.斯塔克伯格模型
4.斯威齊模型
5.價格領導模型
(四)不同市場的比較
八、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一)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1.完全競爭廠商
2.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
(二)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三)從廠商的需求曲線到市場的需求曲線
(四)對供給方面的概述
1.要素供給原則
2.無差異曲線分析
3.要素供給問題
(五)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率的決定
1.勞動和閑暇
2.勞動供給曲線
3.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4.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和均衡工資的決定
(六)土地的供給曲線和地租的決定
1.土地的供給曲線
2.使用土地的價格和地租的決定
3.租金、準租金和經濟租金
(七)資本的供給曲線和利息的決定
1.資本和利息
2.資本的供給
3.資本市場的均衡
(八)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九、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
(一)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2.實現一般均衡的“試探過程”
(二)經濟效率
1.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2.帕累托標準
(三)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四)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五)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1.生產可能性曲線
2.生產和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六)完全競爭和帕累托最優狀態
(七)社會福利函數
1.社會福利函數
2.不可能定理
十、博弈論
(一)博弈論和策略行為
(二)同時博弈:純策略均衡
1.納什均衡
2.尋找納什均衡的方法
3.納什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最優性
(三)同時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四)序貫博弈
1.博弈樹
2.序貫博弈的納什均衡
3.序貫博弈的納什均衡的精煉
十一、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一)市場失靈的定義
(二)壟斷
1.壟斷與低效率
2.尋租理論
3.對壟斷的公共管制
(三)外部影響
1.外部影響及其分類
1.外部影響與資源配置失當
2.有關外部影響的政策
3.科斯定理
(四)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1.排他性與競用性
2.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
3.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
4.公共資源
(五)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
1.信息與商品市場
2.信息與保險市場
3.信息與勞動市場
4.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5.信息不完全和激勵機制:委托—代理問題
宏觀經濟學
一、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
(一)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1.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2.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異同
(二)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核算方法
1.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
2.支出法核算GDP
3.收入法核算GDP
(三)國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標
1.國民生產總值
2.國內生產凈值
3.國民收入
4.個人收入
5.個人可支配收入
(四)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2.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3.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五)名義GDP與實際GDP
(六)失業和物價水平的衡量
1.失業的衡量
2.物價水平的衡量
二、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均衡產出
1.均衡產出的定義
2.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
(二)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1.消費函數
2.儲蓄函數
3.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
4.家戶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
5.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
(三)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
1.使用消費函數決定收入
2.使用儲蓄函數決定收入
(四)乘數論
1.投資乘數
2.乘數效應
(五)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
(六)三部門經濟中各種乘數
1.政府購買支出乘數
2.稅收乘數
3.政府轉移支付乘數
4.平衡預算乘數
(七)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1.四部門經濟中的收入決定
2.四部門經濟中的乘數
三、國民收入的決定:IS—LM模型
(一)投資的決定
1.實際利率與投資
2.資本邊際效率的意義
3.資本邊際效率曲線
4.投資邊際效率曲線
5.托賓的“q”說
(二)IS曲線
1.IS曲線及其推導
2.IS曲線的斜率
3.IS曲線的移動
(三)利率的決定
1.利率決定于貨幣的需求和供給
2.流動性偏好與貨幣需求動機
3.流動偏好陷阱
4.貨幣需求函數
5.貨幣供求均衡和利率的決定
(四)LM曲線
1.LM曲線及其推導
2.LM曲線的斜率
3.LM曲線的移動
(五)IS—LM分析
1.兩個市場同時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2.均衡收入和利率的變動
四、國民收入的決定: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一)總需求曲線
1.總需求曲線的含義
2.總需求曲線的推導
3.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二)總供給的一般說明
1.短期與長期宏觀生產函數
2.勞動市場
(三)兩種極端的總供給曲線
1.古典總供給曲線
2.凱恩斯總供給曲線
(四)常規總供給曲線
(五)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現實的解釋
1.宏觀經濟的短期目標
2.總需求曲線移動的后果
3.總供給曲線移動的后果
4.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政策含義
五、失業與通貨膨脹
(一)失業的描述
1.自然失業率和自然就業率
2.失業的經濟學解釋
(二)失業的原因
1.摩擦性失業
2.結構性失業
(三)失業的影響與奧肯定律
1.失業的影響
2.奧肯定律
(四)通貨膨脹的描述
1.通貨膨脹的衡量
2.通貨膨脹的分類
(五)通貨膨脹的原因
1.作為貨幣現象的通貨膨脹
2.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3.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4.結構性通貨膨脹
5.通貨膨脹的持續
(六)通貨膨脹的成本
1.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成本
2.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成本
(七)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1.菲利普斯曲線的推導
2.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
3.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
4.長期菲利普斯曲線
六、宏觀經濟政策
(一)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以及經濟政策影響
1.宏觀經濟政策目標
2.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和影響
(二)財政政策及其效果
1.財政的構成與財政政策工具
2.自動穩定與斟酌使用
3.功能財政與預算盈余
4.赤字與公債
5.財政政策效果的IS—LM圖形分析
(三)貨幣政策及其效果
1.存款創造和貨幣供給
2.貨幣政策及其工具
3.貨幣政策效果的IS—LM圖形分析
4.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四)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五)關于總需求管理政策的爭論
1.要不要干預
2.政策有效性的爭論
3.按什么規則對經濟進行干預
(六)供給管理的政策
1.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
2.供給學派的政策主張
七、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
(一)匯率和對外貿易
1.匯率及其標價
2.匯率制度
3.自由浮動制度下匯率的決定
(二)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1.模型的關鍵假設
2.開放經濟的IS曲線
3.貨幣市場與LM曲線
4.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三)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應用
1.浮動匯率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固定匯率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3.小型開放經濟中的總需求曲線
八、經濟增長
(一)經濟增長的描述和事實
1.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
2.經濟增長的基本問題
(二)增長核算
(三)構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長模型
1.基本假定和思路
2.沒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
3.具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
4.穩態及其條件
5.穩態時的增長率
(四)應用新古典增長模型
1.對收入差異的解釋
2.對增長率差異的解釋
3.資本的黃金律水平
(五)內生增長理論
1.基本模型
2.兩部門模型
(六)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
1.鼓勵技術進步
2.鼓勵資本形成
3.增加勞動供給
九、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
(一)消費
1.跨期消費決策
2.相對收入消費理論
3.生命周期消費理論
4.永久收入消費理論
(二)投資
1.企業固定投資
2.住房投資
3.存貨投資
(三)貨幣需求
1.建立貨幣需求模型的思路
2.貨幣需求的交易理論
十、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一)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淵源
1.貨幣主義的理論基礎
2.貨幣主義的主要觀點及政策主張
(二)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1.個體利益最大化
2.理性預期
3.市場出清
(三)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1.作為波動源的技術沖擊
2.基本理論
(四)一個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AD—AS模型
1.盧卡斯總供給函數
2.模型的基本思想
3.簡化的新古典宏觀經濟模型
4.新古典宏觀經濟模型的政策含義
(五)新凱恩斯主義形成的理論背景和特征
1.新凱恩斯主義形成的理論背景
2.新凱恩斯主義的假設條件
3.新凱恩斯主義的特征
(六)名義黏性
1.名義工資黏性
2.名義價格黏性
(七)一個新凱恩斯主義的AD—AS模型
1.新凱恩斯主義的短期總供給曲線
2.對宏觀經濟波動的考察
3.新凱恩斯主義的穩定化政策
(八)目前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共識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