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考研時都會優先選擇那些熱門專業進行報考,但是熱門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居高不下的報考難度。實則在考研中還有一些冷門的好考專業適合報考哦,最最重要的是這些專業的就業率很高哦!2020考研er,快來了解一下吧!
很多同學在考慮考研擇校問題的時候,總是想到金融會計等熱門專業,因此也造成了某些專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情形。所以幫幫建議20考研黨們,在沒有明確目標專業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考慮一些冷門專業。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冷門但就業率還不錯的專業,給大家一些擇校擇專業參考!
►NO1:動物科學專業
這個冷門專業,不少家長和考生表示沒有聽過。那么,這個專業學什么?養豬還是養羊?甚至有家長疑惑,將來就業不怎么樣啊。
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動物科學專業在報考中屬于相對冷門的專業,錄取線比不上熱門專業。不過畢業時就業是相當的火。
動物科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生與研究生社會需要量大,用人單位每年來校招聘崗位平均需求人數2000人以上,為畢業生總人數的8倍以上,年就業率高達100%。
►NO2: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這幾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正在悄悄變“熱”。一是國家的政策導向使它的關注度日益上升。
二是思政專業課程設置對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將來融入社會、適應社會,關系很大,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比任何其他學科都更重要。而學生的品行、道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將影響他們的一生一世。
2015年南京曉莊學院的思政專業協議率、就業率均達到100%,位列學校各專業之首。近幾年畢業生考研率達20%。
►NO3:天文學
傳統印象里,天文學屬于比較高冷的高校專業。近年來,包括廈門大學在內的國內諸多一流高校卻在開設或者恢復天文學專業,在四川省內,2015年,西華師范大學也首開天文學專業,這又是為何呢?
隨著國力提升,我國對天文事業的投入加大,大量天文和空間項目的建成,對天文學人才的需求正變得旺盛。此外,隨著我國對科普工作的重視和深入,各種天文場館,中小學基礎教育在天文學方面的投入,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
據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顧秋生教授介紹“由于天文學專業學生具備全面的綜合能力,且天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多出自名牌高校,社會認可度較高,所以就業的選擇面十分廣泛,連續多年就業率接近100%,超過了許多熱門專業。”
►NO4:茶藝
看到專業名稱,也許很多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聽都沒聽說過,泡茶還要去大學里學?茶學還能學些什么呀?以后工作肯定不好找,還是不要選好了……
茶藝專業學生可在全國高檔茶藝館從事茶藝師、領班、經理等崗位工作;茶藝專業學生可在茶產品營銷企業,從事茶產品經營、管理等工作;茶藝專業學生可在茶文化旅游景點講解員、茶文化旅游導游等工作;茶藝專業部分優秀畢業生可勝任以茶為載體的茶文化推廣及國際文化交流工作。
近幾年來,茶文化已經走出國門,進入廣闊的東、西歐市場,茶葉貿易的前景逐年看好。茶藝本專業就業率連續幾年100%,目前僅有云南農業大學一所本科院校開設此專業。
►NO5: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
在測繪類專業中,遙感專業算是一個新型而小眾的學科。測繪類工作難以成為最熱門的職業,但市場永遠需要專業人才,缺了它不行。除了各地質、環境所等事業單位、從事理論研究工作,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公司做測繪地理信息的越來越多,對遙感專業的人才有著越來越大的需求。
據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顯示,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人數并不多,畢業生規模僅為800-900人。但從連續三年的就業形勢來看,該專業的就業率區間從2011年的85%升高到2013年的95%,就業率呈持續上升趨勢。
►NO6:古生物學專業
冷門專業界的“巨無霸”非古生物專業莫屬。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是“六代單傳”——連續六年該專業只有一名畢業生,這絕對體現了專業的權威性和高要求。
古生物學之所以成為冷門除了它對考生本身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以外,主要受到市場就業的影響,所以專業招生人數有限,若你是家長,你會讓你的孩子去選擇這樣的專業就讀嗎?但在特定領域中,古生物專業或者類似考古學、歷史學研究性比較強的專業一直都在發光發熱,可謂是充滿價值與成就的一個專業。
古生物的跨學科特性決定了它選擇很多,因而就業不是問題。近年全國各地博物館建設高潮迭起,研究展覽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相當大。
►NO7:博物館學專業
聽到博物館三個字很多人應該會感到比較枯燥和無聊吧,心想這個專業難道就是專注于教授博物館管理的相關知識嗎?
這個十分耳熟的專業在大家心里卻隔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對博物館學專業認知度不高是這個專業爆冷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博物館就業,便不會考慮選擇這個專業。即使是本科為博物館學的同學也大都選擇被調劑過來的,畢業后還是選擇跨專業考研。
17年3月國家文物局印發了《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對人才的需求也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再也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