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院校其起名遠遠不如院校本身有實力,雖然不是34所之列,但是也是不錯的報考選擇,19考研還沒有目標的你,我們可以先了解下:
★東華大學
聽名字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民辦三本學校。其實東華大學原名“中國紡織大學”,在國際上也算赫赫有名,但改名后據說名氣有些受影響,校慶時很多老校友因為改了名字都拒絕回學校了。
其實——
東華大學地處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的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學校創建于1951年,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由交通大學紡織系和華東、中南、西南高校的紡織院系合并而成,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學校現已發展成為工、理、管、經、文、藝等十大學科協調發展的有特色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并與世界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東南大學
因為校名的原因常常被誤以為是屬于福建的三本院校,于是有了以下對話:
——“你們學校靠海嗎?”“不靠!”
——“快來啊,電視里放你們校臺呢!”
——“你們畢業了是不是可以分配到東南衛視呀?”
東南大學,簡稱東大,位于江蘇省省會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及“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我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東南大學的建筑,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等專業都是熱門考研專業,并且全國排名很靠前哦~
★長安大學
有家醫院的廣告語這么說:“治不孕,到長安。”算是“毀”了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座落于古都西安,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陜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長安大學是最早招收留學生和首批招收港、澳、臺學生的高校之一,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
★暨南大學
有個笑話這么說——從前從前,有個男生暗戀班上的一個女生,高考報志愿時,男生問女生報考哪里,女生答:暨南大學。男生聽后決定悄悄跟她報同一所大學,想給她一個驚喜。于是兩個月后,男生踏上了去山東的火車……
暨南大學,簡稱暨大,位于中國廣州,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是中央部屬高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被譽為“中國第一僑校”。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國僑辦、廣東省三方簽約重點共建大學,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設有研究生院。
★河海大學
當被問及學校時——
“你說你在什么學校?江海大學?江河大學?海河大學?你們學校在天津吧?”
“河海大學,河南海洋大學嗎?在河南?”
“噢原來在南京啊。那,你們學校是念三年,還是四年?”……
河海大學,原華東水利學院,以水利為特色,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全國第一,土木工程學科綜合實力也處于全國領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學科總體實力最強,支撐及相關學科門類較多,水利及支撐學科人才梯隊的綜合實力處于國內一流地位。在世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方面僅次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水利方面的考研黨千萬不要錯過哦!
★江南大學
第一印象很容易被感覺是一個私立的地方小學校。
江南大學,坐落于江蘇省無錫市,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輕工高等教育為特色的高校。江南大學被譽為“輕工高等教育明珠”,是我國輕工、食品、生物技術高科技的搖籃與依托單位之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地名+學科的校名可能很無聊很沒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常常被誤以為是某個三本的技工學校,或者說,野雞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陜西省楊凌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中國西北地區現代高等農業教育的發源地,該校農學、植物學、制藥、園藝、林業、獸醫、植物病理等專業為行業翹楚,其中葡萄酒專業穩居全國第一。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冠上個人名的學院基本上都是面子工程、質量堪憂。甚至有人說:“聽說浙大有個城市學院,還有個竺可楨學院,都是三本吧?哪個更好一些?”
……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竺可楨老校長之名命名,為浙江大學優秀本科學生實施“特別培養”的榮譽學院。竺可楨學院的學生是由全國各地高中免試推薦入學的保送生和報考浙江大學的高分考生中經過嚴格遴選的優秀學生組成。實行開放式辦學和“自主進出入制”。前期培養階段,被浙大其他學院錄取的優秀學生經考核后可進入竺可楨學院學習,而一定比例的不適應竺可楨學院教學模式的學生可選擇進入其他學院學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