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今天開始正式網上報名,記者隨機走訪了山東師范大學一些學生,發現選擇考研的學生心態不一,完全出于學術興趣和深造需要考研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數人則是出于規避就業壓力的考慮選擇考研,其中也不乏隨波逐流者。
“看到寢室八個人都考研,我也不淡定了”
王質彬是山東師范大學生物科學專業一名大四的學生,最近幾天他開始天天泡自習室復習,準備考研。并沒打算考研的小王原本已經有了明確的就業意向,準備畢業后回高中母校當一名生物老師,然而,隨著考研日期的臨近,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在復習考研,小王也“不淡定”了。“我們寢室八個人都在復習考研,看到他們天天泡自習室,我也不淡定了,就跟著考一下唄。”小王告訴記者。據小王說,他們班有五十六人,其中有四十多人在準備考研。對于小王來說,看到別人都在復習,心里“不淡定”只是他選擇考研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認為自己的專業就業前景不是很樂觀,在他眼里,自己讀的生物科學是個“冷門”,“不好找工作”。“要是能考上研究生我也不一定上,首選還是去工作,考研算是一條退路吧。”小王說。
像小王這樣,把考研當作退路的不在少數,也有人把考研當作一個體驗不同事物的過程。小趙是一名中文專業的學生,最近也加入到考研大軍的行列,準備考四川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小趙告訴記者,考研只是一個過程,自己只是想體驗一下,并沒有抱著非得考上的信念去復習。“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都去嘗試一下,像考研、考公務員,都去涉獵一下,對自己也是一種充實和提高,當然這個過程也不能吊兒郎當的,還是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小趙說。
記者走訪不少學生了解到,考研的學生心態各不相同,因為高考失利想通過考研彌補遺憾者有之,豐富自己人生經歷者有之,隨波逐流的“打醬油”者亦有之,但大多數人還是為了增加就業的籌碼,以規避就業帶來的壓力。
考生應理性對待考研熱
記者探訪了山東師范大學的學習場所,發現不少教室都貼上了“考研專用”字樣,在里面復習的學生也不在少數。據教育部統計,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為517200人,比2011年增加4.4%,而自2005年開始,每年報名考研的人數均超過一百萬,并且自2008年以來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中國教育在線的一項調查顯示,本科畢業生讀研最主要的動機是就業前景好和職業發展需要。絕大部分考生希望通過考研的歷練,提升學歷“含金量”,增加就業競爭力,謀得將來更好的發展。
面對經年不減的考研熱,考生該如何對待?記者就此采訪了山東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副主任裴金寶。
據裴金寶分析,就業難是催生考研熱的一個重要原因。山東是一個生源大省,最近幾年報名研究生考生的人數一直穩居全國第一,并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對于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而言,理想的工作總是顯得“僧多粥少”,一些比較受青睞的工作崗位如國家機關、國企等單位招聘門檻較高,這些用人單位在挑選員工時傾向于選擇高學歷的畢業生,本科畢業生的生存空間逐漸被壓縮,加上近年來研究生招生一直在擴招,使得原本作為精英教育的研究生培養越來越趨向于大眾化,考研熱自然就無法消退。
據裴金寶介紹,2013年考研與往年有一個較大的不同之處,原本一些國家統考的科目如歷史、計算機、教育學等科目,從今年開始招生單位可以從國家統考和自主命題中兩者擇其一,這一變化意味著,如果學校選擇自主命題,對于考取本校研究生的考生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對于外校的考生而言卻會造成一定影響。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報考時要注意報考科目的變化。
此外,裴金寶還特別提醒廣大考生,考研是一個長期備戰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考察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對于信念和毅力也是一種考驗,所以廣大考生在理性對待考研熱的同時,還要對自己所做的選擇有堅定的信念。
備戰考研,及時調整心理狀態
與往年相比,201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時間提前了半個月,在2013年1月5日和1月6日進行。對此,不少考生反映,時間提前使得復習時間突然變得很緊張。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侯忠偉提醒廣大考生,在考研這場“馬拉松”備戰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心理壓力的調節。
侯忠偉同時兼任歷山學院大四輔導員,今年已經是他第四年帶畢業班的學生。侯忠偉告訴記者,國慶節前后是考研心理壓力大的一個高峰期,此時剛好處于備戰的中間階段,幾個月的復習成果如何,沒有一個量化的檢驗標準,此時很多人會產生動搖,甚至放棄。“不少學生考研復習的壓力非常大,假期和中午休息的時候,自習室里還會有人繼續復習,這樣的外界環境無形中會給學生造成壓力,加上自我加壓,這些學習上的壓力會擴散到生活中,如果得不到合理釋放,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人際關系交往。”侯忠偉說。
侯忠偉建議廣大考生,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法、宣泄法等途徑舒緩心理壓力,必要時可及時向專門的心理咨詢人員求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