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618]
考試科目名稱:設計史
一、考核目標
考查考生對中外設計史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包括重要概念、設計行為、設計現象、設計流派、設計風格、設計師、設計品等,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運用的綜合能力。
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二)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題: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2、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3、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35分,共70分
三、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四、考試內容
(一)中國設計史,40%(60分)
1、原始時代的石器與玉器、我國原始時代彩陶的類型、原始時代的服飾與建筑、山頂洞人、玉琮、彩陶、雙關法、干欄式建筑。
2、夏商周時期的禮制性設計藝術、青銅器、禮器、甲骨文、金文、青銅時代、問鼎冕服、大路越席、帝王服飾十二章、玉文化的禮制性設計、青銅器設計的禮制文化屬性。
3、春秋戰國時期的多樣設計觀、《考工記》、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設計、銅鏡、失蠟法、袍、禪衣、深衣制、瓦當、彩繪陶、漆器、織染與服飾設計、青銅藝術第二高峰的特點、裝飾藝術風格體現出的社會思潮。
4、秦漢時期的青銅器、馬踏飛燕、長信宮燈、博山爐、透光鏡、秦磚漢瓦、畫像磚、絲綢之路、秦漢絲織印染與服飾、漢代藝術的民族特色、“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
5、魏晉南北朝的瓷器設計、越窯、大衫、褲褶、纖肖、明月鎧、云岡石窟、龍門石窟、褒衣博帶、秀骨清相、服飾與染織、宗教設計、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絢爛純素”的審美境界。
6、隋唐五代的陶瓷設計、“南青北白”、“唐三彩”、金銀器、“品色衣”、胡床、披帛、染印服飾、家具、建筑、墓室以及宗教設計、唐服飾的性感設計、唐詩美學的內容與特點。
7、宋瓷、宋羅、雕漆、宋代染織服飾、宋代建筑、宋代家具與器皿、“道法自然”的設計理念與品質特征、宋瓷的設計藝術、《營造法式》的價值。
8、元瓷、青花、釉里紅、元織錦、納石失、棉織、服飾、質孫服、比甲、銀槎杯、漆器、元代建筑、元壁畫、元代多元文化對設計的影響、元瓷裝飾設計的特點、蒙古族服飾對元代貴族服飾設計的影響。
9、明式家具的意匠美、《天工開物》、《園冶》、明代園林與建筑的特點、明代紡織服飾、明造船設計。
10、清代染織服飾設計、云錦、妝花、清代陶瓷、古彩、洋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皇家宮殿與園林設計、“三山五園”、“樣式雷”、“山子張”、清式家具的特點、吉祥圖案在明清設計中的運用、清代設計的總體特點。
(二)外國設計史,60%(90分)
1、世界各地的原始設計藝術概貌、巫術、巨石建筑、原始抽象藝術、原始宗教活動對藝術設計的影響、原始設計的抽象性特征。
2、古代埃及的設計、古代西亞的設計、古代伊斯蘭的設計、日本古代藝術設計、浮世繪。
3、古希臘器具、紅繪、黑繪、柱式、古希臘雕塑、古希臘建筑、古羅馬器具、古羅馬建筑、拜占庭建筑、哥特式建筑、拜占庭的藝術風格。
4、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浪漫時期的藝術設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帝政式風格的特點及代表作品。
5、工業革命與設計哲學、工藝美術運動、水晶宮、威廉·莫里斯、德萊塞、工藝美術運動在現代藝術設計史的地位、列舉18世紀重要的設計企業家。
6、新藝術運動、盧斯的《裝飾即罪惡》、新藝術在各國的表現、比利時線條、凡·德·維爾德與設計教育、地鐵風格、穆卡風格、麥金托什與格拉斯格四人集團、諾克斯、維也納分離派、芝加哥學派、沙利文、賴特、有機建筑、青年風格、高迪各時期的建筑風格。
7、裝飾藝術運動、希利埃的《裝飾藝術風格》、比較裝飾藝術運動與新藝術運動與工藝美術運動。
8、現代主義設計、包豪斯、約翰·伊頓、莫霍里·納吉、康定斯基、馬謝·布魯爾、拜耶、德意志制造聯盟、穆特修斯、貝倫斯、荷蘭“風格派”、蒙德里安、里特維爾德、俄國“構成主義”、塔特林、包豪斯的設計思想。
9、國際主義風格、工業美學、流線型、“有計劃的廢止”、職業設計師制度、北歐的有機現代主義、德國的理性主義設計、烏爾姆設計學院、布勞恩公司、意大利的激進設計、孟菲斯、日本的折衷主義設計、美國的現代主義設計、賴特、流水別墅、沙里寧、伊姆斯。
10、波普運動、烏爾姆、流線型、后現代主義設計、解構主義、微建筑風格、高技術風格、新現代主義、媚俗風格、市場導向設計、綠色設計、數字化設計、交互設計、德國理性主義設計的特點、北歐家具設計的特點。。
五、主要參考書目
余玉霞、劉孟等編著:《中外設計史》,遼寧美術出版社,2017年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