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東華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試大綱
一、 考試目的
《金融學綜合》是金融碩士(專業學位)(025100)入學考試專業基礎綜合筆試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對于金融學基本理論和公司金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二、考試的性質與范圍
《金融學綜合》是金融碩士(MF)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科目之一。《金融學綜合》考試要力求反映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的金融專業人才。
考試范圍包括《貨幣金融學》和《公司金融》兩門課程的基礎知識。
三、考試基本要求
測試考生對于與金融學和公司金融相關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四、考試形式
本考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答題方式閉卷、筆試。
五、考試內容
內容比例:金融學部分為90分,公司金融部分為60分。
Ⅰ.金融學
一、貨幣與貨幣制度
1.貨幣
(1)貨幣的職能
2.貨幣制度
(1)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
(2)貨幣制度的演變和發展
3. 國際貨幣體系
(1)國際貨幣制度的概念及分類
(2)國際貨幣制度的歷史演進
①國際金本位制度的特點
②布雷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
4.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
(1)牙買加協議的主要內容
(2)牙買加體系的運行情況
(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構成與職能
5. 歐洲貨幣一體化
(1)最優貨幣區理論(OCA理論)
(2)歐洲貨幣一體化的沿革:四個階段
(3)歐洲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與運行情況
(4)歐洲單一貨幣與歐元
二、利息與利率
1.利息
(1)利息本質的理論:
(2)利息的計算
(3)利率的分類
(4)利率的作用
①利率的經濟效應:
②利率對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杠桿作用
③利率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
2.利率決定理論
(1)古典學派的儲蓄―投資理論
(2)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
(3)可貸資金理論和 IS-LM 模型
3. 利率的期限結構
(1)利率的期限結構
(2)解釋利率期限結構的理論:預期理論、市場分割理論、偏好理論
三、外匯與匯率
1.外匯
(1)外匯的概念
(2)一種外幣資產成為外匯的條件
(3)外匯的基本特征:
2. 匯率與匯率制度
(1)匯率的概念
(2)匯率的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
(3)匯率的種類
3. 幣值、利率與匯率
(1)幣值與利率
(2)幣值與匯率
4.匯率決定理論
(1)購買力平價理論
(2)利率平價理論
(3)國際收支理論
四、金融市場與機構
1.金融市場及其要素
2.貨幣市場
(1)票據與貼現市場
(2)國庫券市場
(3)可轉讓大額存單市場
(4)回購市場
(5)銀行間拆借市場
3.資本市場
(1)股票市場
(2)債券市場
4. 衍生工具市場
(1)遠期和期貨
(2)期權
(3)互換
5. 金融機構(種類、功能)
(1)銀行機構
(2)信托投資公司
(3)財務公司
(4)金融租賃公司
(5)保險公司
(6)投資基金
五、商業銀行
1.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2.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3.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
4.商業銀行的風險特征
(1)信用風險的特征
(2)市場風險的特征
(3)操作性風險的特征
六、現代貨幣創造機制
1. 存款貨幣的創造機制
2.中央銀行的職能
(1)發行的銀行
(2)政府的銀行
(3)銀行的銀行
(4)管理金融的銀行
3.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貨幣創造過程
(1)現金如何進入流通
(2)現金發行與現金回籠
(3)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
七、貨幣供求與均衡
1.貨幣需求理論
(1)傳統的貨幣數量論
(2)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
(3)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
2.貨幣供給
(1)基礎貨幣
①基礎貨幣的概念
②基礎貨幣的決定因素
③基礎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2)貨幣乘數
①貨幣乘數的概念
②貨幣乘數的決定因素
③貨幣乘數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3)中國的貨幣供給
3. 貨幣均衡
(1)貨幣均衡與貨幣非均衡
(2)貨幣均衡與利率
4.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1)通貨膨脹概述
(2)通貨膨脹的成因
①需求拉動
②成本推進
③結構性通貨膨脹
(3)通貨膨脹的效應
(4)通貨膨脹的治理
5.通貨緊縮
(1)通貨緊縮的定義
(2)通貨緊縮的社會經濟效應
八、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及其目標
(1)貨幣政策的含義
(2)貨幣政策目標的含義
(3)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4)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①中間目標的必要和選擇標準
②幾種可供選擇的中間目標
2.貨幣政策工具
(1)一般性質政策工具
(2)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
3.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中介指標
(1)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內涵
(2)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理論分析
①凱恩斯的利率傳導機制理論
②托賓的 q 理論
③莫迪利安尼的恒久收入效應
④“財富調整論”
⑤信貸配給傳導機制
⑥匯率傳導機制(國際傳導)
(3)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選擇標準
九、國際收支與國際資本流動
1.國際收支
(1)國際收支項目
①國際收支的定義
②國際收支與國際借貸的關系
(2)國際收支平衡表
①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定義
②國際收支平衡的編制原則
③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內容
(3)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①國際收支平衡的含義
②國際收支順差與逆差的含義
2.國際儲備
(1)國際儲備政策的概念
①國際儲備的概念
②國際儲備的構成
③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力
(2)國際儲備的作用
(3)國際儲備的結構管理
①儲備貨幣種類的安排
②儲備資產流動性結構的確定
3.國際資本流動
(1)國際資本流動的概念
(2)長期資本流動
(3)短期資本流動
(4)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①國際資本流動對資本輸出國經濟的影響
②國際資本流動對資本輸入國經濟的影響
十、金融監管
1. 金融監管理論
(1)社會利益論
(2)金融風險論
(3)投資者利益保護論
2. 巴塞爾協議
3. 金融機構監管
4. 金融市場監管
Ⅱ、公司金融
一、公司財務概述
1. 什么是公司財務
2. 財務管理目標
二、財務報表分析
1. 會計報表
2. 財務報表比率分析
三、長期財務規劃
1. 銷售百分比法
(1)銷售百分比法的定義
(2)銷售百分比法的步驟
(3)銷售百分比預測模型
2. 外部融資與增長
(1)穩定狀態下的持續增長模型
(2)非穩定狀態下的持續增長模型
四、折現與價值
1. 現金流與折現
2. 債券的估值
(1)永久債券的定價模型
(2)有限到期日的債券
3. 股票的估值
(1)優先股定價
(2)普通股定價
①股利貼現模型
②市盈率PE
五、資本預算
1. 投資決策方法
(1)回收期法
(2)會計平均收益法
(3)凈現值法
(4)內部收益率法
2. 增量現金流
3. 凈現值運用
(1)凈現值的定義
(2)凈現值的計算
4. 資本預算中的風險分析
(1)公司風險
(2)市場風險
六、風險與收益
1. 風險與收益的度量
(1)投資風險收益的定義
(2)單個證券的收益與風險的衡量
(3)證券組合的收益與風險的衡量
2. 均值方差模型
3.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4. 無套利定價模型
七、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1. 貝塔(b)的估計
2.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八、有效市場假說
1. 有效資本市場的概念
2. 有效資本市場的形式
3. 有效市場與公司財務
有效市場對公司財務的影響
九、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
1. 債務融資與股權融資
(1)債務融資的定義、特點、類型結構
(2)股權融資的定義、特點、類型結構
2. 資本結構
(1)資本結構的定義
(2)最優資本結構決策
(3)資本結構的調整
3. MM定理
十、公司價值評估
1.公司價值評估的主要方法
(1)收益法
(2)市場法
(3)成本法
2. 三種方法的應用與比較
六、考試題型
n 選擇題
n 是非判斷題
n 分析與計算題
n 論述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