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資源與漁場學》入學考試初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教材
陳新軍主編。漁業資源與漁場學。海洋出版社,2004年
2.考試內容比例
名詞解釋:30%;簡答題:50%;論述題:20%
二、考試內容
(一)魚類種群及研究方法
1. 種群概念、種群結構的概念;
2. 種群的研究方法
(二)魚類年齡和生長
1. 魚類年齡鑒別
2. 年齡和生長研究方法
(三)魚類性成熟、繁殖力
1. 魚類性成熟過程
2. 繁殖習性
3. 魚類繁殖力和測算方法
(四)魚類餌料、食性和研究方法
(五)魚類洄游和分布
1. 洄游的概念
2. 洄游的分類
3. 洄游的研究方法
(六)漁業資源數量變動的一般規律
1. 研究漁業資源數量變動的基本單位
2. 漁業資源數量變動的基本原因及其一般規律
3. 論述捕撈對漁業資源和漁獲量的影響
(七)魚類的生長
1. 體長和體重關系
2. 生長方程
3. 生長參數的估計
4. 生長速度、加速度和生長拐點
5. 體長- 年齡換算
(八)捕撈努力量和單位捕撈努力量漁獲量
1. 基本概念
2. 單位捕撈努力量漁獲量的概念及其標準化方法
3. 為什么要進行標準化研究?
(九)魚類的死亡
2. 漁獲量方程
3. 總死亡系數的估算
4. 自然死亡系數和捕撈死亡系數的估算
(十)漁業資源評估的數學模式
1. 動態綜合模型
2. 剩余產量模型
3. 親魚量與補充量模式
(十一)世代分析
(十二)漁業資源管理
1. 漁業管理目標和任務
2. 管理措施
(十三)漁場學內容
1. 漁場和漁場學的基本概念
2. 魚類行為與海洋環境關系
3. 優良漁場的類型及其形成的原因
4. 漁情預報的概念及其方法
5. 我國近海漁業資源現狀
6. 世界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現狀
7. 遠洋漁業的概念及其類型
8. 影響中心漁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十四)其它方面
1. 漁業資源和漁場學中有關基本概念
2. 各種漁業資源評估模型建立所需的條件
3. 漁業資源量估算和漁獲量預報類型及其方法
4. 過度捕撈概念及其類型,過度捕撈與漁業資源等關系
5. 漁業管理目標及其數學推導
6. 中國近海漁業資源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海洋漁業特征與現狀
7. 漁情預報概念、原理、指標及其方法
8. 優良漁場類型及其形成原理,流隔、溫躍層等的判斷依據和方法。
9. 世界海洋主要海流及其分布特征
10. 海洋環境與魚類行為的關系
11. 自然漁業資源的特征
12. 我國近海漁業資源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其發展對策
13. 中國海洋漁場環境特點及其漁場概況
14. 了解和認識當前我國近海海洋漁業發展及其管理的措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