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學》入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 參考教材
《海洋生態學》(第三版),沈國英,黃凌風,郭風,施并章編著,科學出版社,2010年。
2. 試卷結構(題型)及比例(總計100分)
1)判斷(20%)
2)選擇(20%)
3)名詞解釋(20%)
4)問答題(40%)
二、考試大綱
1、考試大綱的性質
海洋生態學是生態學等專業的基礎課程,是報考生態學碩士研究生的考試科目之一。為引導碩士學位考生參加海洋生態學課程考試,明確復習的主要內容和范圍,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2、 考試主要內容
第一章 生態系統及其功能概論
了解海洋生態學的產生、發展與國內外研究現狀。 掌握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思想、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成份和生物生產、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基本過程。 了解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機制以及生物圈主要生態系統類型,同時對生物圈的形成與進化有初步的認識。
第二章 海洋環境與海洋生物生態類群
了解海洋環境的基本特征、海洋三大環境梯度、海洋環境分區的劃分依據以及海水某些物理特征的生態學意義。 掌握海洋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棲生物三大生態類群的特征
了解三大生態類群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并對三大功能類群中的主要種類有初步的認識。
第三章 海洋非生物生態因子及其生態作用
掌握環境和生態因子的基本概念,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規律,包括限制因子原理、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謝爾福德耐受性定律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了解海洋環境中光照、溫度、鹽度、海流等主要生態因子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態作用。了解溶解氣體主要組分的來源于消耗途徑及其與生物代謝活動的關系。
第四章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群與動態
掌握種群的概念及其群體特征;了解種群統計學的基本參數、生命表及其應用,掌握種群數量變動的基本數學模型及自然種群的數量變動規律;掌握K生態對策、r生態對策的特征及在保護生物學方面的實踐意義、影響種群數量動態的密度制約和非密度制約因素;了解種群調節及種群衰退與滅絕的機制,了解集合種群的概念、動態模型及應用意義; 理解應用種群生態學有關理論對待自然生物資源的保護和持續利用的重要意義。
第五章 生物群落的組成結構、種間關系和生態演替
掌握生物群落的定義、群落間種類組成相似性與邊緣效應,群落中不同物種的作用;了解群落的空間結構和群落組成的季節動態,影響群落結構的環境和生物學因素;掌握生物群落中種間食物關系的生態學意義和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辯證關系;了解食性分化及其適應性意義;掌握高斯假說和種間競爭的基本原理、生態位(包括基礎生態和實際生態位)的基本概念及其與種間競爭的關系;了解生態位分化的幾種主要方式以及海洋生物之間各種共生關系及其生態學意義。 掌握生態演替的基本概念和演替過程中群落結構和功能的變化規律等群落生態學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海洋初級生產力
掌握有關海洋生產力的各種基本概念、影響海洋初級生產力的各種因素及海洋初級生產力的地理分布和季節分布規律;了解全球海洋初級生產力研究的新進展、初級生產力的測定方法;掌握海洋新生產力的分布規律和研究新生產力的意義。
第七章 海洋食物網和能流分析
全面掌握海洋生態系統能流的基本過程、食物鏈、營養級和生態效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海洋食物網特點和有關簡化食物網、同資源種團、微生物環的組成、 結構及其在生態系統能流、物流中的作用等;了解海洋生態系統能流和動物種群次級產量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消費者的能流分析方法,了解生態系統層次的能流分析。
第八章 海洋生態系統的分解作用與生物地化循環
掌握生態系統分解作用的概念及意義;了解海洋主要分解者類群和微型生物食物環在有機質分解過程中的貢獻,沉積物中有機質的有氧和缺氧分解,海洋生物泵概念及其作用以及DMS 的來源、去向與作用;了解大洋和近岸水層顆粒有機物的沉降分解過程的差異及原因; 掌握碳、氮、磷、硫等營養物質生物地化循環的基本過程。
第九章 海岸帶與淺海生態系統
了解沿岸、淺海區生態系統的一般特征;掌握潮間帶、沙灘、巖岸、河口、鹽沼、紅樹林、大型海藻場、珊瑚礁、沿岸上升流區生態系統的環境、生物群落和能流、物流基本特征。
第十章 深海區、熱液口區和極地海區
了解深海區、熱液口區和極地海區生態系統;了解熱液口區生態系統的研究意義。
第十一章 過度捕撈與海水養殖問題
掌握傳統的漁業資源管理模式;了解過渡捕撈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了解目前我國海水養殖業面臨的生態問題。
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生境破壞與全球氣候變化
掌握海洋污染的特點、污染物質遷移、轉化過程、海洋的自凈機理和環境容量概念; 了解近岸海洋的富營養化及其生態效應;掌握有機物污染的特點及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危害,了解其它環境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掌握生物入侵的生態學后果;了解近岸海洋生境破壞的情況;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海洋生態效應;了解赤潮現象概念及其危害、赤潮發生的原因和基本過程以及赤潮預報的理化、生物學依據,明確預防赤潮的基本對策。
第十三章 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系統管理
掌握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概念、內涵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特點;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的各種服務功能、人類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嚴重威脅以及保護海洋多樣性的基本原則和途徑;了解退化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受損生態系統恢復的生態系原則和基本途徑;掌握生態系統管理的原則與途徑;了解海洋自然保護區及其在恢復退化生境和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了解大海洋生態系的內涵、管理目標與實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