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衛生綜合考試大綱
一、考試內容范圍
一、統計部分(75分)
該科目要求學生理解并掌握基本和必要的衛生統計思想、概念和理論方法,包括基本理論和原理。具備科學正確靈活使用衛生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素養和能力。主要內容包括:衛生統計基本概念、統計描述、常見概率分布、抽樣分布、估計和假設檢驗、實驗設計、調查設計、連續型變量常用統計分析方法、離散型變量常用統計分析方法、直線回歸和相關分析以及生存分析等內容。
二、流行病部分(75分)
《流行病學》課程的核心知識,包括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設計原則、實施方法,及其常用研究方法的資料整理與分析、偏倚及控制等。主要內容為:流行病學發展簡史、疾病分布描述、主要研究方法(橫斷面研究、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實驗流行病學)、偏倚和混雜的控制、病因推斷原則、疾病預防和控制策略等。
勞動衛生部分(50分)
勞動衛生部分的考試內容涵蓋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學科目標、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職業性有害因素與健康損害,及其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預防和控制,并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
環境衛生部分(50分)
環境衛生學科目涵蓋了大氣衛生、水體衛生、土壤衛生及家用化學品衛生等內容,題目涵蓋了上述幾方面知識點,并考察了學生對環境衛生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的理解,如空氣污染、環境公害事件、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等。
營養衛生部分(50分)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考試內容涵蓋營養學基礎、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特殊人群的營養、公共營養、臨床營養、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營養流行病學、食品中常見的微生物和化學物污染、食品添加劑、各類食品衛生及其管理、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食品安全性風險分析和控制、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
二、試卷結構
統計部分(75分)。包括:是非題(40分)、簡答題(24分)、應用題(11分)。
流行病部分(75分)。包括:名詞解釋(15分)、單選題(40分)、問答和計算題(20分)。
勞動衛生部分(50分)。包括:是非題(16分)、簡答題(16分)、論述題(18分)。
環境衛生部分(50分)。包括:單選題(30分)、名詞解釋(20分)。
營養衛生部分(50分)。包括:單選題(32分)、問答題(18分)。
三、參考書目
孫長顥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8月第八版
楊克敵環境衛生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第八版
詹思延等流行病學人衛2017年第八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