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相關的中外文化、教育學、心理學、跨文化交際的基礎知識、基本素養及書面語表達能力。
二、評價目標
(1)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2)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書面語表達能力。
三、考試內容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能力考試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材料分析寫作”三部分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 中國文化基礎知識
2. 外國文化基礎知識
3. 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二)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教育學基礎
2.心理學基礎
3.語言教學基礎
(三)材料分析寫作
材料分析寫作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 分析與實踐能力
2. 論文寫作能力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滿分及考查內容分數分配
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80分,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30分,材料分析寫作40分。
(四)試卷題型比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80分
填空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判斷題15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選擇題35題,每小題1分,共35分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0分
填空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選擇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案例分析寫作 40分
寫作題為論說文。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試為其中的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地理解所給文字材料和題意的基礎上,寫出思想健康、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范、卷面清潔的文章,鼓勵考生結合實際發揮創造性。
五、樣卷(見附件一)
附件一: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樣卷及參考答案
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試卷(樣卷)
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共80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
2.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下令全國通用的漢字標準字體是 。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現河南 境內。
4.《格爾尼卡》是畫家 最著名的繪畫作品之一。
5.中國的四大發明中,出現年代最早的是 。
6.中國思想史上,把法、術、勢思想有機結合起來,成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
7.京劇中,表示剛正穩健人物性格的臉譜顏色是 。
8.佛教的創始人是 。
9.在中國,舉行觀燈、舞龍、耍獅等習俗活動的傳統節日是 。
10.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時期。
11.與漢族早期長篇史詩不發達的情況不同,中國少數民族中往往流傳著反映其早期歷史的長詩,《格薩爾》就是 族的著名史詩。
12.《 》 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類書,原書22937卷,可惜因歷史浩劫,散毀殆盡。
13.被稱為“亞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
14.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 》。
15.中醫四診法是指望、聞、問、 。
16.中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是《 》。
17.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著名詩人是 。
18.中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是指顏真卿、 、歐陽詢、趙孟頫。
19.耶路撒冷舊城是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圣地。
20.中國戲劇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 、丑。
21.二十四節氣歌謠里,“夏滿芒夏暑相連”中的“芒”指的是 。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
23.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的下一句是 。
24.中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 。
25.美國是一個多種族組成的國家,其中native 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
26.中國現存最早的神話故事集是《 》。
27.浮世繪是 國的一種傳統繪畫藝術。
28.劉禹錫《陋室銘》中有一句話“無絲竹之亂耳”,這里的“絲”相當于西方音樂中的 。
29.英語Dragon Boat Festival,指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
30.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話時,至少涉及三種意義,即字面意義、說話者意圖和 。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萬園之園”圓明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八國聯軍燒毀。
2.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3.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是科舉制。
4.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城市。
5.苗族的吊腳樓是一種土木結構式的建筑。
6.漢傳佛教又被稱為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
7.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議會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
8.明清時期的共同語被稱為“官話”。
9.《楚辭》創造了“賦、比、興”三種藝術表現方法。
10.在日本,簡化楷書,取其片斷,形成的是平假名。
11.旗袍是民國初年在滿族婦女傳統服飾的基礎上改造而成。
12.西安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13.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是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國最著名的搖滾歌手。
14.我國古人觀測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變化預卜人間的禍福。
15.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中,提出“中庸”這一價值原則的人是孔子。
三、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5分)
1.元朝初年王應麟編寫的兒童識字教材是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急就章》 D.《三字經》
2.東巴文是 族經師使用的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
A.納西 B.東鄉 C.門巴 D.景頗
3.以下哪位文化名人不是法國人?
A.哲學家薩特 B.作曲家比才 C.作家卡夫卡 D.畫家莫奈
4.我國古代的成人禮一般稱作 。
A.婚禮 B.冠禮 C.賓禮 D.吉禮
5.伶人行的祖師是 。
A.唐明皇 B.關漢卿 C.王實甫 D.宋徽宗
6.人們把鄉土氣息較濃的烹飪精品稱為“名特小吃”,如北京的涮羊肉、廣州的龍虎斗、西安的 等。
A.佛跳墻 B.燈影牛肉 C.羊肉泡饃 D.小籠包
7.我國商界信奉財神,傳說財神是 。
A.黃道婆 B.太上老君 C.關羽 D.趙公明
8.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王謝”兩個世家大族,生活在 。
A.東吳 B.東漢 C.西晉 D.東晉
9.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
A.《胡旋》 B.《涼州》 C.《綠腰》 D.《霓裳羽衣舞》
10.歌手 的音樂風格比較多地受到了節奏藍調(R&B)和饒舌(Rap)的影響?
A.周杰倫 B.李宗盛 C.王光良 D.周傳雄
11.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古典小說頂峰的作品是 。
A.《三國演義》 B.《金瓶梅》 C.《水滸傳》 D.《紅樓夢》
12.半坡遺址屬于以彩陶為代表的 。
A.仰韶文化 B.龍山文化 C.紅山文化 D.良渚文化
13.中國古代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最基層的組織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縣制度 C.戶籍制度 D.宗法制
14. 主要生活在我國湖北、湖南、重慶等地。
A.侗族 B.土家族 C.畬族 D.水族
15.由于火山爆發而毀滅的龐貝古城屬于 文明。
A.古埃及 B.古希臘 C.兩河 D.古羅馬
16.以下哪一部不是海明威的作品?
A.《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B.《太陽照樣升起》
C.《永別了,武器》 D.《乞力馬扎羅的雪》
17.小說《傾城之戀》的作者是女作家 。
A.冰心 B.丁玲 C.池莉 D.張愛玲
18.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目的是為了 。
A.保護臭氧層不受破壞 B.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C.限制商業性捕鯨行為 D.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19.《老子·五十八章》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體現出的中國傳統思維模式是 。
A.整體思維 B.類比思維 C.辯證思維 D.抽象思維
20.以下哪個國家不與中國接壤?
A.泰國 B.緬甸 C.老撾 D.越南
21.塞倫蓋蒂野生動物動物保護區主要位于 。
A.坦桑尼亞 B.肯尼亞 C.南非 D.贊比亞
22.中國文化與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規模交流與融合發生在 。
A.秦漢時期 B.漢唐時期 C.宋明時期 D.明清時期
23.唐代畫家中被稱為“畫圣”的是 。
A.李思訓 B.吳道子 C.閆立本 D.韓干
24.經學是中國文化的淵藪,經學典籍主要是“五經”,即 。
A、《詩》、《書》、《禮》,《樂》、《易》
B、《書》、《禮》,《樂》、《春秋》、《左傳》
C、《書》、《詩》、《禮》,《大學》、《論語》
D、《易》、《書》、《詩》、《禮》、《春秋》
25.理學改變了漢唐以來注疏五經的傳統,講求義理,探討身心性命修養。宋代理學理氣論、心性論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頤 B.程顥 C.朱熹 D.王陽明
26.擁有宜家、愛立信、沃爾沃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北歐國家,其貨幣名稱為 。
A.盾 B.比索 C.瑞士法郎 D.克朗
27.巴西的官方語言是 。
A.西班牙語 B.英語 C.葡萄牙語 D.法語
28.唐代以后, 成為中國佛教最為流行的宗派。
A.華嚴宗 B.天臺宗 C.法相宗 D.禪宗
29.以下哪一個不是長城上的關隘?
A.居庸關 B.雁門關 C.函谷關 D.娘子關
30.不屬于中國傳統繪畫所遵循的美學原則的是 。
A.焦點透視 B.散點透視 C.以大觀小 D.遺貌取神
31.著名音樂家肖邦是 人
A.德國 B.奧地利 C.波蘭 D.捷克
32.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于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3.華夏族最終形成于 。
A.夏 B.商 C.漢 D.春秋戰國
34.道教的創始人是 。
A.老子 B.葛洪 C.張陵 D.張角
35.文化休克主要出現在對目的語文化適應過程的 。
A.觀光期 B.挫折期 C.逐漸適應期 D.完全復原期
貳 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共30分)
四、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學生的群體差異和_______差異影響學與教的過程。
2.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焦慮水平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呈倒 字形曲線。
3.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_________________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
4.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既包括教的方法,也涉及 的方法,是教和學的統一。
5.教學方法中,與“注入式”相對立的教學指導思想是 。
6.教學過程的三個基本要素有 、學生和教學內容。
7.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國際漢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習者的______ _ ______。
8.HSK的全稱是 。
9.許多外語學習者在其外語達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止步不前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為 現象。
10.按照測試目的,語言測試分為水平測試、 、診斷測試和潛能測試等。
五、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識記是記憶過程的第一個基本環節。
2.興趣對活動的推動所產生的效果的興趣品質是興趣效能。
3.表情動作與語言不同,它不是人際交往的工具。
4.影響課程發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知識、社會要求與條件、學生這三個方面。
5.教育目的就是培養目標。
6.教學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難免偏頗,因此它不是一項科學的評價手段。
7.語言要素教學中的所謂“語言要素”指的是語素、詞、句子。
8.美國語言教育家克拉申(Krashen)對第二語言習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說,其中最著名的有監控假說和普通語法假說等。
9.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與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差別在于學習者的學習環境不同。
10.母語對第二語言學習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語言的遷移。
六、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個人以親身經歷的、發生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或特定的情景為內容的記憶是 。
A.詞匯記憶 B.語義記憶 C.情景記憶 D.抽象記憶
2.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A.氣質 B.思維 C.情感 D.感覺
3.下列心理現象中屬于認識過程的是 。
A.情緒 B.性格 C.記憶 D.興趣
4.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 。
A.學生處于教學活動的中心 B.教師應盡量滿足學生的要求
C.學生的作用大于教師 D.學生是主動的,教師是被動的
5.以下不屬于教學模式類型的是 。
A.傳遞-接受式 B.自學-輔導式 C.引導-發現式 D.注入-啟發式
6.以下 不是教育評價三項主要功能之一。
A.導向作用 B.鑒定作用 C.激勵作用 D.懲戒作用
7.第二語言教學中通常所謂的“聽說讀寫”指的是四種 。
A.語言知識 B.語言技能 C.語言變體 D.語言表現
8.聽說法的語言學基礎是 語言學。
A.歷史比較 B.轉換生成 C.結構主義 D.功能主義
9.通常把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過渡語言系統稱為 。
A.中介語 B.過渡語 C.雙語 D.洋涇浜語
10.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主要是 。
A.喜歡和厭惡 B.容忍傾向與排他傾向
C.動機和態度 D.沉思型與沖動型
叁 案例分析與寫作(共40分)
七、請根據以下材料,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寫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觀點明確、材料充實、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范、卷面清潔。
材料:
李曉雨是云南大學的一名畢業生,畢業后通過漢辦的志愿者選拔,被派往泰國,成為一名漢語教師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較開朗,所以當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國北部的一個中學任教時,也是滿懷憧憬;但是她卻發現來機場接她的學校人員對她很冷漠,從機場到學校8個小時的路途上幾乎沒與她說一句話。她知道絕不是因為語言不通。李曉雨是個愛說愛笑的人,她幾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來接她的人,還是別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說話。她只好一個人看著車窗外本來很美但不再覺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機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間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間里只有一張平板床,沒有任何鋪蓋。一個初來乍到的女孩,好幾個小時沒吃飯,沒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沒有當地的錢幣。曉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淚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問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為什么別人對自己如此冷漠,為什么和她想象中熱情好客的泰國人差距這么大。第一天到學校上班,她的感覺仍然不好,似乎每個學生和老師都對她很冷,沒有真誠的微笑,沒有主動的招呼。這下可把曉雨急壞了,她開始注意自己每一個細小的舉止言行,生怕別人不喜歡。她一直覺得是因為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所以別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師的課程。
曉雨是個倔強、好強的女孩。她不服輸,認真地向泰國老師學習他們對待學生和同事的方式,積極參加他們的各種活動。有一次她在辦公室里看到一個30歲左右的女教師批改了一個學生的作業之后在那個初中學生的臉頰上親吻了一下。曉雨覺得自己長這么大從來沒接受甚至看到過老師親吻學生的,然而在這里她發現效果真的很好,那個老師和學生的關系非常融洽和諧。在那個教師的鼓勵下,她也開始嘗試親吻學生的臉頰,她發現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曉雨并成為了她的朋友。她慢慢體會了到冰在融化的感覺。有一次一個老教師來問她是否要去參加學校的升國旗活動,她爽快地回答說:“好啊!”那位老教師有些驚訝地說:“你們中國來的老師不是不愿意參加我們的升國旗儀式嗎?你是真的愿意還是假的?”她堅定地說:“我愿意!”從那之后,她每周都很早來到升泰國國旗的地方集合。老師們和同學們對她的態度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次升旗成了一個分水嶺。
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試卷(樣卷)參考答案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共80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
|
《史記》
|
2
|
小篆
|
3
|
安陽
|
4
|
畢加索
|
5
|
指南針
|
6
|
韓非子
|
7
|
紅色
|
8
|
釋迦牟尼
|
9
|
元宵節
|
10
|
戰國
|
11
|
藏
|
12
|
《永樂大典》
|
13
|
孟子
|
14
|
《詩經》
|
15
|
切
|
16
|
《狂人日記》
|
17
|
王維
|
18
|
柳公權
|
19
|
猶太教
|
20
|
凈
|
21
|
芒種
|
22
|
韓愈
|
23
|
秋水共長天一色
|
24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25
|
印第安人
|
26
|
《山海經》
|
27
|
日本
|
28
|
弦樂
|
29
|
端午節
|
30
|
聽話人理解的意義
|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5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C
|
A
|
C
|
B
|
A
|
C
|
D
|
D
|
D
|
A
|
D
|
A
|
A
|
B
|
D
|
A
|
D
|
B
|
|
|
|
|
|
|
|
|
|
|
|
|
|
|
|
|
|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C
|
A
|
A
|
B
|
B
|
D
|
C
|
D
|
C
|
D
|
C
|
A
|
C
|
B
|
D
|
C
|
B
|
貳 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基礎(共30分)
四、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
個體
|
2
|
U
|
3
|
短時記憶
|
4
|
學
|
5
|
啟發式
|
6
|
教師
|
7
|
語言交際能力/語言能力
|
8
|
漢語水平考試
|
9
|
化石化
|
10
|
成績測試
|
五、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B
|
C
|
A
|
D
|
D
|
B
|
C
|
A
|
C
|
叁 案例分析與寫作(共40分)
七、請根據以下材料,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寫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觀點明確、材料充實、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范、卷面清潔。
評分說明:
試卷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個跨文化交際的案例。要求考生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寫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教師按照觀點內容、邏輯結構和語言表達三個方面進行評分,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項目
|
分值
|
描述
|
得分
|
觀點內容
|
20分
|
闡發問題全面,有深度;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有據,分析透徹。
|
17-20分
|
闡發問題較全面并有一定深度;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有據,
|
13-16分
|
||
闡發問題不夠全面或不夠深入;觀點比較明確,對所提觀點有所論證。
|
9-12分
|
||
闡發問題有明顯偏頗,分析膚淺,觀點不夠明確,缺乏論證。
|
0-8分
|
||
邏輯結構
|
10分
|
結構嚴謹,條理分明,邏輯清楚,詳略得當。
|
9-10分
|
結構較合理,條理較分明,有一定的邏輯性。
|
6-8分
|
||
重點不突出,結構不清晰,缺乏邏輯性。
|
0-5分
|
||
語言表達
|
10分
|
語言表達規范,流暢,準確;卷面清潔。
|
9-10分
|
語言表達通順,在規范性、準確性和表現力方面略有欠缺;卷面較清潔。
|
6-8分
|
||
語言表達不夠規范、準確,有語句不通的情況;卷面不夠整潔。
|
0-5分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