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文學綜合》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文學綜合》包括文學理論、古代文學、外國文學三個部分,都是大學中文系本科的重要基礎課程。本門課程具有綜合考試的性質,要求考生熟練掌握兩門文學史的基本史實和作家作品 ,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學理論是文學專業(yè)的重要基礎理論課。它以豐富的古今中外文學實踐為基礎,探求文學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文學的基本理論及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兩部分。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文藝理論的基本概念、命題及思想,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一部分文學理論
(一)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形態(tài)
1.文學理論的性質
2.文學理論的形態(tài)
3.文學理論的當代性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1.文學活動論
2.文學反映論
3.藝術生產(chǎn)論
4.文學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
5.藝術交往論
6.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三)文學作為活動
1.生活活動與文學活動
2.文學四要素
3.文學活動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四)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
1.文學的含義
2.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
3.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
(五)文學創(chuàng)造過程
1.文學創(chuàng)造的發(fā)生階段
2.文學創(chuàng)造的構思階段
3.文學創(chuàng)造的物化階段
(六)文學創(chuàng)造的審美價值追求
1.真:藝術真實與藝術概括
2.善:情感評價、人文關懷
3.美:形式創(chuàng)造
(七)文學創(chuàng)造的類型和體裁
1.文學作品的類型
2.文學作品的體裁
(八)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和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tài)
1.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
2.文學典型
3.文學意境與文學意象
(九)敘事性作品與抒情性作品
1.敘事性作品
2.抒情性作品
(十)文學風格
1.風格的觀念和理論
2.風格的類型與價值
3.文學風格的時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及流派風格
(十一 )文學消費與接受的性質
1.文學消費與一般消費
2.文學接受的文化屬性
3.文學接受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
(十二)文學批評
1.文學批評的價值取向
2.文學批評的模式
3.文學批評的實踐
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
(一)先秦時期的文學理論
1.儒家的文學思想
2.道家的文學思想
(二)漢魏六朝時期的文學理論
1.《毛詩序》
2.漢代對《楚辭》的評論
3.曹丕《典論·論文》
4.陸機《文賦》
5.劉勰《文心雕龍》
6.鐘嶸《詩品》
(三)唐宋金元時期的文學理論
1.陳子昂與初唐文學理論
2.李白、杜甫的文學理論
3.白居易的文藝理論
4.韓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論
5.司空圖及唐代詩境理論
6.蘇軾的文藝思想
7.嚴羽《滄浪詩話》
8.元好問與金元文學批評
(四)明清時期的文學理論
1.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學理論
2.李贄與公安派的文學理論
3.明清小說戲曲理論
4.清代前中期的詩文理論
5.清代詞論
(五)近代文學理論
1.劉熙載《藝概》
2.王國維《人間詞話》
第二部分 中國古代文學
(一)先秦文學
1、 上古神話
2、 《詩經(jīng)》
3、 《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
4、 《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
5、 屈原與楚辭
(二)秦漢文學
1、 秦及西漢散文
2、 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
3、 司馬遷與《史記》
4、 兩漢樂府詩
5、 東漢辭賦
6、 《漢書》及東漢散文
7、 東漢文人詩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1.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2.兩晉詩壇
3.陶淵明
4.南北朝民歌
5.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
6.永明體與齊梁詩壇
7.庚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8.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9.魏晉南北朝小說
(四)隋唐五代文學
1.南北朝文學的合流與初唐詩壇
2.盛唐的詩人群體
3.李白
4.杜甫
5.大歷詩風
6.韓孟詩派與劉禹錫、柳宗元詩人
7.白居易與元白詩派
8.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
9.唐傳奇與俗講變文
10.晚唐詩歌
11.李商隱
12.詞的初鐊及晚唐五代詞
(五) 宋代文學
1.宋初文學
2.柳永與北來前期詞風的演變
3.歐陽修及其影響下的詩文創(chuàng)作
4.蘇軾
5.江西詩派與兩宋之際的詩歌
6.周邦彥和北宋中后期詞壇
7.南渡前后詞風的演變
8.陸游等中興四大詩人
9.辛棄疾和辛派詞人
10.姜夔、吳文英及宋末詞壇
11.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12.南宋后期和遼金的詩歌
(六)元代文學
1.話本小說與說唱文學
2.關漢卿
3.王實甫的《西廂記》
4.白樸和馬致遠
5.北方戲劇圈的雜劇創(chuàng)作
6.南方戲劇圈的雜劇創(chuàng)作
7.南戲的興起與《琵琶記》
8.元代散曲
9.元代詩文
(七)明代文學
1.《三國志演義》與歷史演義的繁榮
2.《水滸傳》與英雄傳奇的演化
3.明代前期詩文
4.明代中期的文學復古
5.明代雜劇的流變
6.明代傳奇的發(fā)展與繁榮
7.湯顯祖
8.《西游記》與其他神怪小說
9.《金瓶梅》與世情小說的勃興
10.“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
11.晚明詩文
12.明代的散曲與民歌
(八)清代文學
1.清初詩文的繁榮與詞學的復興
2.清初戲曲與《長生殿》、《桃花扇》
3.清初白話小說
4.《聊齋志異》
5.《儒林外史》
6.《紅樓夢》
7.清中葉詩文詞多元發(fā)展的局面
8.清中葉的小說戲曲與講唱文學
(九)近代文學
1.龔自珍與近代前期詩文詞
2.近代前期的小說與戲曲
3.黃遵憲、梁啟超與近代后期詩文詞
4.近代后期的小說與戲曲
第三部分 外國文學
(一)古希臘羅馬文學
1.古希臘羅馬文化特征
2.古希臘神話的特點
3.古希臘悲劇的特點以及代表作家、作品
4.《荷馬史詩》的藝術成就
5.古希臘戲劇
(二)中世紀文學
1.中世紀文學發(fā)展的文化歷史背景
2.騎士文學的基本特點及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3.英雄史詩的基本特征
4.但丁《神曲》的主題內(nèi)涵及藝術成就
(三)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1.文藝復興運動產(chǎn)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主流思潮人文主義的具體內(nèi)涵
2.塞萬提斯《堂吉訶德》的人物、主題內(nèi)涵及藝術成就
3.莎士比亞的戲劇及戲劇藝術
(四)17世紀文學
1.古典主義文學的內(nèi)容和基本特點
2.巴羅克風格
3.古典主義悲劇藝術
4.莫里哀喜劇藝術成就
(五)18世紀文學
1.啟蒙運動產(chǎn)生的歷史文化背景、理論主張
2.啟蒙文學的概念及特點
3.盧梭啟蒙思想及藝術成就
4.歌德《浮士德》的藝術成就及思想內(nèi)涵
(六)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
1.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產(chǎn)生的歷史文化背景、思想藝術特點
2.雨果藝術主張及小說藝術成就
3.拜倫及其藝術成就
4.麥爾維爾及其藝術成就
(七)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
1.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思想和藝術特點
2.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的思想藝術成就
3.狄更斯、哈代的思想藝術成就
4.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的思想藝術成就
5.亨利•詹姆斯、馬克·吐溫的思想藝術成就
6.易卜生的戲劇及其成就
(八)19世紀自然主義、象征主義、唯美主義文學
1.自然主義文學的思想藝術特點
2.唯美主義文學的思想藝術特點
3.象征主義文學的思想藝術特點
4.左拉、莫泊桑的思想藝術成就
5.波德萊爾及其藝術成就
(九)20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
1.20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基本概貌
2.蕭伯納戲劇藝術
3.羅曼·羅蘭小說藝術
4.布萊希特戲劇觀及戲劇藝術
5.海明威小說藝術
6.高爾基、肖洛霍夫、帕斯捷爾納克小說藝術
(十)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文學
1.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產(chǎn)生及基本特征
2.象征主義——艾略特《荒原》
3.表現(xiàn)主義——卡夫卡
4.未來主義
5.超現(xiàn)實主義
6.意識流小說——喬伊斯、福克納
(十一)20世紀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
1.存在主義——薩特
2.荒誕派戲劇——貝克特
3.新小說
4.“垮掉的一代”
5.黑色幽默
6.魔幻現(xiàn)實主義——加西亞·馬爾克斯
三、考試的基本題型
主要題型可能有: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
四、考試的形式及時間
閉卷筆試,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