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湖北師范大學自命題考試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社會工作實務 科目代碼:437)
一、考查目標
《社會工作實務》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傳統三大工作方法,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三大工作方法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方法與基本過程,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設計社會工作方案,解決社會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個案工作 約50分
小組工作 約50分
社區工作 約5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案例分析題: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五)主要參考書目
隋玉杰主編:《個案工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夢主編:《小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永祥主編:《社區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三、考查范圍
個案工作
(一)考查目標
系統掌握個案工作的原理、基本原則、技巧和主要理論派別等,能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從事實際個案的分析。
(二)考試內容
1、個案工作原理
個案工作概念、個案工作的基石、個案工作應用領域。
2、個案工作的基本原則
人在情境中概念,人面臨的情境,問題、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接納與非評判,當事人的自決,保密。
3、個案工作者
成功個案工作者的人格特質、工作員的自我了解,工作員的文化理解力,工作員的個人成長。
4、個案工作的技巧
個案工作技巧的概念、會談的技巧、記錄的技巧。
5、個案工作過程
初步結束與建立關系、收集資料與問題評估、確定目標和制定工作方案、執行計劃、結案與評估。
6、個案工作的主要理論派別
行為派治療理論與方法、危機干預、家庭治療。
7、兒童輔導
兒童輔導的主要問題與應對方法,兒童輔導的注意事項。
8、青少年輔導
青春期的社會適應問題,青少年輔導的主要問題,青少年輔導的常用方法,注意事項。
9、老年人輔導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與社會適應,老年人的主要問題,緬懷往事療法,人生回顧療法,老年人輔導注意事項。
10、家庭輔導
家庭形式與常見問題,家庭輔導的主要模式,家庭暴力與婚外情的處理。
11、殘疾人輔導
不同殘疾人的特點及社會適應,殘疾人輔導的主要問題及特點,殘疾人輔導注意事項。
小組工作
系統理解和掌握小組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能夠運用小組工作方法去滿足案主的需求。
1、小組工作的概念、功能及類型。
2、小組工作的價值觀、職業倫理及其在案例中的運用。
3、小組動力的含義、作用及小組動力因素。
4、小組工作的四種模式及其理論基礎,小組工作中四種模式的實踐運用。
5、小組領導的內涵、領導小組的技巧、小組領導面臨的問題。
6、溝通的概念、溝通過程,小組溝通的方式及障礙,影響小組溝通的主要因素,小組沖突及沖突的解決。
7、小組的內部結構與外部結構要素。
8、小組籌備及小組方案設計。
9、小組第一次聚會特點及工作,小組規范形成時的特點與工作。
10、小組沖突的特點及工作,小組成熟時的特點及工作。
11、小組后期的特點及工作,小組后期的工作技巧。
社區工作
系統理解和掌握社區工作的基本理論、模式和方法,并能夠在社區工作實踐中運用。
1、社區和社區工作
社區的概念與功能,社區工作的涵義、目標與特征,社區工作的功能。
2、社區工作發展歷程
德國的漢堡制與愛爾伯福制,慈善組織會社、社區睦鄰運動,社區矯正。
3、社區工作的價值觀、基本原則與理論基礎
社會工作的基本價值,社區工作的專業價值特征,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社群主義。
4、地區發展模式
地區發展模式概念,地區發展工作模式的基本假設,地區發展模式目標,地區發展的任務與策略,地區發展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與方法,地區發展模式對我國農村扶貧和城市社區建設的啟示。
5、社會策劃模式
社會策劃模式概念與基本假設,社會策劃模式目標,社會策劃模式的任務與策略,社會策劃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與方法,社會策劃模式對中國農村發展和城市社區建設的啟示。
6、社會行動
社會行動的涵義,社會行動的工作策略,社會行動中工作者角色與工作方法,社會行動的評價。
7、社區照顧
社區照顧的概念、基本理念、基本假設,社區照顧的目標,社區照顧的任務與策略,社區照顧實施中的專業角色與方法,英國社區照顧模式的啟發與借鑒。
8、社區工作者
社區工作者涵義,社區工作者的素質,社區工作者的角色及影響因素。
9、社區工作方法與技巧
社區分析的基本任務,社區問題分析,社區動力及資源分析,社區工作關系建立與問題介入,社區項目評估。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