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711藥學基礎綜合(二)生理學部分復習大綱
一. 考試性質
生理學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我校招收藥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而實施的具有選拔功能的水平考試,其指導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國家對高層次人才的選拔,又要有利于促進生理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考試對象為參加我校藥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入學生理學學考試的考生。
二. 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能夠系統理解和掌握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著重考察學生運用生理學基礎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 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
碩士研究生入學《藥學基礎綜合》(二)考試為筆試,總分30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2. 參考書:
《人體解剖生理學》(第7版)周華 崔慧先 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生理學》(第8版)朱大年 王庭槐 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3.試題類型
選擇題,問答題
4.考試內容、考試要求
一 緒論
掌握:1.體液、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機體的內環境和穩態。
2.生理功能的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自身調節。
3.體內的反饋控制系統。
二 細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1.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單純擴散、經載體和經通道易化擴散、原發性和繼發性主動轉運、出胞和入胞。
2.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由G蛋白偶聯受體、離子通道受體和酶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3.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及其簡要的產生機制。
4.刺激和閾刺激,可興奮細胞(或組織),組織的興奮,興奮性及興奮后興奮性的變化。電緊張電位和局部電位。
5.動作電位(或興奮)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
熟悉:1.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
2.橫紋肌的收縮機制、興奮-收縮偶聯和影響收縮效能的因素。
三 血液
掌握:1.血液的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與體內抗凝系統、纖維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統及其臨床意義。
四 血液循環
掌握:1.心肌細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竇房結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簡要的形成機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和收縮性。
3.心臟的泵血功能:心動周期,心臟泵血的過程和機制,心音,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
4.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動脈血壓的形成和影響因素。
5.靜脈血壓、中心靜脈壓及影響靜脈回流的因素。
6.微循環、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
7.心交感神經、心迷走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神經及其功能。
8.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學感受性反射。
熟悉:1.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升壓素、血管內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質。
2.局部血流調節(自身調節)。
3.動脈血壓的短期調節和長期調節。
4.冠脈循環和腦循環的特點和調節。
五 呼吸
掌握:1.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胸膜腔內壓,肺表面活性物質。
2.肺容積和肺容量,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
3.肺換氣的基本原理、過程和影響因素。氣體擴散速率,通氣/血流比值及其意義。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運輸,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
5.外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對呼吸的調節。肺牽張反射。
六 消化和吸收
掌握: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電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和胃腸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調節。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調節,胃的容受性舒張和蠕動。胃的排空及其調節。
4.胰液和膽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調節。小腸的分節運動。
5.大腸液的分泌和大腸內細菌的活動。排便反射。
6.主要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類、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在小腸內的吸收部位及機制。
七 能量代謝和體溫
掌握:1.食物的能量轉化。食物的熱價、氧熱價和呼吸商。能量代謝的測定原理和臨床的簡化測定法。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及其意義。
2.體溫及其正常變動。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體溫調節。
八 尿的生成和排出
掌握:1.腎的功能解剖特點,腎血流量及其調節。
2.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3.各段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對H+、NH3、K+的分泌。腎糖閾的概念和意義。
4.尿液的濃縮與稀釋機制。
5.滲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腎交感神經、血管升壓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心房鈉尿肽對尿生成的調節。
6.腎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測定的意義。
7.排尿反射。
九 感覺器官
掌握:1.感受器的定義和分類,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眼的視覺功能:眼內光的折射與簡化眼,眼的調節。視網膜的兩種感光換能系統及其依據,視紫紅質的光化學反應及視桿細胞的感光換能作用,視錐細胞和色覺的關系。視力(或視敏度)、暗適應和視野。
3.耳的聽覺功能:人耳的聽閾和聽域,外耳和中耳的傳音作用,聲波傳入內耳的途徑,耳蝸的感音換能作用,人耳對聲音頻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的適宜刺激和平衡感覺功能。前庭反應。
十 神經系統
掌握:1.神經元的一般結構和功能,神經纖維傳導興奮的特征,神經纖維的軸漿運輸,神經的營養性作用。
2.神經膠質細胞的特征和功能。
3.經典突觸傳遞的過程和影響因素,興奮性和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產生。
4.非定向突觸傳遞(或非突觸性化學傳遞)和電突觸傳遞。
5.神經遞質的鑒定,神經調質的概念和調制作用,遞質共存及其意義。受體的概念、分類和調節,突觸前受體。周圍神經系統中的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及其相應的受體。
6.反射的分類和中樞控制,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中樞興奮傳播的特征,中樞抑制和中樞易化。
7.神經系統的感覺分析功能:感覺的特異和非特異投射系統及其在感覺形成中的作用。大腦皮質的感覺(軀體感覺和特殊感覺)代表區。體表痛、內臟痛和牽涉痛。
熟悉:1.神經系統對姿勢和軀體運動的調節:運動傳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運動單位,牽張反射(腱反射和肌緊張)及其機制,各級中樞對肌緊張的調節。隨意運動的產生和協調。大腦皮質運動區,運動傳出通路及其損傷后的表現。基底神經節和小腦的運動調節功能。
2.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腦干和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3.本能行為和情緒的神經調節,情緒生理反應。
4.自發腦電活動和腦電圖,皮層誘發電位。覺醒和睡眠。
5.學習和記憶的形式,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學習和記憶的機制。大腦皮質功能的一側優勢和優勢半球的語言功能。
十一 內分泌
掌握: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學本質與分類,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機制,激素分泌的調節。
2.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
3.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
熟悉:1.下丘腦與腺垂體的功能聯系,下丘腦調節肽和腺垂體激素,生長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
2.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功能聯系和神經垂體激素。
3.調節鈣和磷代謝的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1,25-二羥維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們的分泌或生成調節。
4.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和髓質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
十二 生殖
熟悉:1.睪丸的生精作用和內分泌功能,睪酮的生理作用,睪丸功能的調節。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內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宮周期(或月經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調節,月經周期中下丘腦-腺垂體-卵巢-子宮內膜變化間的關系。胎盤的內分泌功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