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公共管理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公共管理學》是公共行政管理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公共行政基本理論知識,包括公共行政學的涵義與歷史演進、行政權力、行政職能、行政體制、行政組織、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方法、行政效率、行政行為、人事行政、法制行政等基本內容。通過公共管理學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奠定學習相關專業課程的堅實基礎,提高政治理論素質,提高學生運用公共管理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試目的:測試學生對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體系、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考察學生運用上述知識體系分析和解決公共管理實踐中的能力,并由此判斷學生是否具備進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質和培養潛力。
考試要求:全面系統掌握公共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等基礎知識;具有公共管理相關知識的綜合能力;初步具備運用公共行政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考試應關注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熱點問題。
二、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閉卷考試,總分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三、參考書目(僅供參考)
1、《公共行政概論》,李貴鮮主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公共行政學》,張國慶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四、試題類型:
主要包括選擇題、是非題、名詞解析、簡答題、論述題等類型,并根據每年的考試要求做相應調整。
五、考試內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公共行政學基礎
一、公共行政學概述
掌握:公共行政學涵義;公共行政學的演進等。
熟悉:公共行政學研究范疇;現代行政現象;現代行政精神;公共行政學演進中的出現的理論學說;國家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等。
二、行政職能
掌握:行政職能的涵義;國家與社會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等;
熟悉:行政職能的產生與發展;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政府職能爭論中涌現的主要理論學派等。
三、行政權力
掌握:行政權力的涵義;行政國家的涵義;行政權力發展方向;行政權力分配中的相關問題;行政權力行使的基礎等;
熟悉:行政權力的主要學說;行政權力分配途徑;行政授權的行政和特點;權力和權威的關系;行政權力行使的手段等。
四、行政領導與人事行政
掌握:領導的基本功能;人事行政的涵義;西方公務員制度產生與基本特征;職位分類的基本概念;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特點以及與西方公務員制度比較等;
熟悉:領導力的層次;優秀領導者的品格;職位分類與品位分類的比較;現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機制等。
五、行政組織
掌握:行政組織的涵義;國家行政組織的特征;行政組織體制的類型;組織變革的動力、阻力與克服;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的關系;我國行政組織的基本原則等;
熟悉:行政組織的基本要素;組織結構的性質;不同學派的組織原則;行政組織的種類;組織變革的過程等。
六、行政決策
掌握:行政決策的涵義與特點;行政決策的類型;行政決策體制,包括決策樞紐系統、決策信息系統和決策咨詢系統;行政決策的理論模型,包括理性決策模型、有限理性決策模型、漸進決策模型以及混合掃描決策模型等。
熟悉: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我國行政決策存在的問題和完善路徑等。
七、行政執行
掌握:行政執行的涵義與特點;行政執行能力與行政執行有效性的涵義;行政執行的研究途徑;行政執行的理論模型等;
熟悉:行政執行的方式等。
八、行政方法
掌握:行政方法的內涵;行政程序的涵義;行政計劃的涵義等;
熟悉:行政基本方法;平衡計分卡的涵義;行政計劃包括哪些因素等。
九、行政效率
掌握:行政效率的涵義及3E模式;績效評估在管理中的功能等;
熟悉:行政效率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績效評估對政府合法性的影響等。
十、公共財政
掌握:公共財政、公共財政支出、公共財政收入的涵義;稅收的定義;財政平衡與財政赤字的關系;
熟悉:公共財政支出的分類;稅制結構等。
十一、行政行為與依法行政
掌握:行政行為的涵義;行政行為的特點與分類;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行的涵義;行政合同行為;行政司法行為,包括行政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的涵義;行政行為的實質與形式要件;行政責任的免除等;
熟悉:依法行政的歷史緣由和發展;行政行為的構成要素;行政行為的功能;行政行為生效的方式;行政違法、行政不當與行政責任的涵義、特征與分類等。
十二、法制行政
掌握:法制行政與法治行政的涵義;法制監督的特征與具體形式;行政訴訟的涵義、特征;回避制度、辯論制度的涵義等;
熟悉:法制行政的基本法則;行政監督的涵義、分類與基本功能;行政訴訟的范圍和程序;社會監督的主體與形式等。
十三、行政責任與行政倫理
掌握:行政責任的涵義與構成要件;行政倫理與行政道德的涵義等;
熟悉:行政責任的主體;行政責任追究程序;行政責任的歷史演變等。
十四、行政改革與行政發展
掌握: 行政改革的內涵;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核心問題并結合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我國政府機構改革的歷史沿革與發展;
熟悉: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主要范疇等;當代中國行政改革的基本價值選擇等。
十五、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理論背景
掌握:新公共管理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治理理論等相關內涵、發展脈絡等
熟悉:新制度經濟學緣起、發展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