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供需洽談會上,1.9萬個崗位供1萬個碩士挑選:
“碩士拼不過本科”,不見得
揚子晚報網訊繼本科生供需洽談專場之后,“江蘇省2013屆畢業研究生暨高校師資專場供需洽談會”昨天又在南京舉行,450家用人單位共提供了1.9萬個崗位,而進場求職的應屆碩士研究生約1萬人,崗位“供過于求”的狀態與前一天本科生崗位“供不應求”,形成鮮明反差。
專業對口及薪資要求都高過本科
“老師,我們兩個想應聘貴校的實驗室或者輔導員,行么?”常州大學展位前來了一對“打包求職”的情侶。該校人事處處長黃正顯得有些為難:男生的條件可以考慮,但學校女性輔導員已經飽和了,只能舍棄“綁定”。
在洽談會現場,記者發現,由于年齡原因,研究生就業時不僅要考慮伴侶,對專業對口和穩定性的考慮都比本科生多。“專業對口度不高,就不能學有所用。”中國林科院碩士江俊飛告訴記者,現場和自己專業擦邊的崗位多,但真正切合的很少。
相對本科生月薪3000元左右的要求,碩士生的薪資要求也較高。“都碩士了,也不打算跳槽了,所以薪資至少5000左右吧,最好管食宿。”南航大自動化碩士趙光叢說。
來自省教育部門的信息顯示,我省2013屆畢業研究生共有4.5萬人,比2012屆多了4000人。“在就業形勢總體趨緊的態勢下,碩士生就業要求不能太高,以免失去良機。”業內人士忠告。
排隊登記去蘇北縣城就業
盡管洽談會現場形勢對供方有利,但求職學子多很務實,眼睛“向下看”的不少。
在濱海縣人才服務中心攤位前,有意去該縣就業的研究生們正在排隊登記。記者瞄了一眼登記表,有安徽、山東籍的研究生,也有湖北、黑龍江籍的研究生,南師大、南農大、南林大、河海大學的畢業生都有。“從登記情況看,愿意到濱海工作的碩士不少,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的行情,真實情況要到明年三四月份縣里各家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信息發布后,才能真正見分曉。”招聘工作人員彭澎說。
“到濱海工作,每個月的薪水大概是多少?”“3000元左右吧。”問話的碩士叫陳鑫,記者問他月薪3000元為何也能接受,陳鑫表示“自己是本地人”,所以能接受。
灌云縣教育局的攤位前也排起了兩行隊伍。蘇南某高校控制工程專業的杜曉青報了物理教師崗位。小杜解釋說,現在研究生就業比較難,而自己又比較喜歡當老師,不會太累,又可以顧家,所以就報了家鄉的崗位。招聘人員告訴記者,前來登記的基本上都是沖著中學教師崗位而來。
“碩士就業‘向下看’是個好事,不過也擠壓了本科生的就業空間。”有業內人士表示。
對碩士就業“學歷倒掛”不以為然
“研究生初次就業率不及本科生、專科生,分別為84.72%、90.78%、93.92%。”前不久,省教育廳發布的這一信息被媒體稱為就業“學歷倒掛”。在研究生供需洽談會現場,不少碩士生對這一說法并不認同。
河海大學巖土工程專業碩士王維春說:“這很正常,因為研究生找工作要求更高,而本科生簽單位會隨意一些。所以,不能光看就業統計率,還應該看就業質量如何。”
江蘇普華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承柔女士說:“我們公司屬于技術研發類企業,在研發這塊更想要研究生。因為本科生專業學習時間很短,科研能力較弱。而研究生在專業領域內又沉淀了幾年,在導師帶領下也做了一些科研工作,因此研發能力比本科生要強。”
承柔同時表示,一些通用的工具類專業,如人力資源管理、中文等,相關職位本科生、研究生都可以做,用人單位就會傾向于選本科生,以降低用工成本。
行業景氣度直接影響碩士就業
當天入場的碩士生,大都已從校園招聘會上感覺到了制造業、金融業波動對就業產生的影響。“往年這個時候,實驗室80%的畢業生已經簽好了,今年還不到一半。”南黃海大型國有控股集團展位前,江南大學碩士姬起群坦言,今年就業期望值會降低。“往年來校招聘的用人大戶,比如三一重工、華為、中興,今年都不招人。另外一些來校的單位,也是宣傳大過招人,每個崗位就象征性地招一兩個人。”
不過,化工與制藥類、能源動力類行業等就業形勢不錯,開出了較優厚的待遇。江蘇南自通華新能源給碩士畢業生開出了5000-10000元的月薪,江蘇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還給引進碩士增發9.6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文科碩士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南京某高校中文系碩士吳莉透露,班里30個人,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明確意向。“往年這時候都簽掉近半了,現在大家都在等年底的中小學教師招聘。”
高校是研究生就業重要去處之一,“門檻”悄然提高。常州大學招聘人員告訴記者,碩士生應聘輔導員的特別多,要求也隨之提高。“我們需要特別冒尖的學生——有多學科專業背景,學習能力強,本科、碩士階段都要有學生干部經歷,能組織大中型活動,此外還需要具備美術、文體方面的特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