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招聘現場,應聘者正在仔細研究招聘職位。王艷君 宋嶠 攝“江蘇省2013屆畢業研究生暨高校師資專場供需洽談會”昨天在南京舉行,450家單位提供1.9萬個崗位,進場求職人數近萬人。明年江蘇預計有4.5萬研究生畢業,創歷史新高,記者在現場采訪發現,受企業“裁員風”的影響,不少研究生采取“鴕鳥求職”方式,把目標轉向“國字頭”單位,“擠破頭”要進國有企業、高校。
形勢不妙!
1、明年研究生畢業人數史上最多
據教育部門統計,2012年江蘇研究生畢業人數為4.5萬,創歷史新高,比2010年的3萬人多出1.5萬。據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省研究生與本科、?凭蜆I相比,連續三年倒掛,也就是說,學歷越高,就業率越低。“從目前形勢看,明年恐怕又要倒掛了,研究生必須降低心理期望求職。”一位就業專家說。
2、今年企業紛紛刮起“裁員風”
在招聘會現場,企業“裁員”這個詞頻頻成為畢業生談論的焦點。“今年某機械制造集團就不招人,聽說裁了好多人。”“江蘇大學電子類專業一名男生告訴記者,據了解,今年由于國外經濟環境,我國一些“外向型”企業,尤其是制造和電子類企業,受沖擊特別大。一些原本效益非常好的企業在今年也出現了虧損,有些更是走到了需要裁員來自保的境地。
求職者糾結!
“被裁族”二輪求職
昨天的招聘會提供了1.9萬個崗位,進場應聘的研究生近萬人,供需比接近2:1,記者在現場從畢業生口中聽到最多的仍然是“工作難找”。“來的民營企業多,國有大企業少。我們和本科生不一樣,去了民營企業如果被裁,重頭再來的機會變少了。”一名畢業生說。
“剛被公司裁了,只好又出來找工作了。”在一所高校招聘展位前,記者碰上一名剛被公司裁員的張同學。張同學是南京一所知名高校的計算機專業研三學生,今年暑期剛被南京一家IT公司招聘為軟件工程師,負責云計算項目,還處于見習期,不久前公司取消了整條研發線,工程師大都被裁掉了,“我們一共15個研究生,14個被裁了。”好好的工作沒了,張同學陷入焦灼中。“第二次找工作絕對不能找民營企業了,一定要有保障的。”二次求職,張同學把目光瞄準了高校,“高校去不了就到中學,再不行就國有企業。”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胡建平書記介紹,2013年我省畢業生就業結構出現了明顯變化,最好就業的?粕漠厴I人數減少了3萬人,而研究生數量增長幅度最明顯。
“國”字頭單位擠破頭
受“裁員風”影響,“國”字頭單位比往年更受歡迎,凡與“國有”沾邊的單位的展臺前排起了長隊。在蘇州一家檢測企業前,一名女生指著招聘廣告說:“這家企業有政府背景的,應該比較穩定。”
海門一家國有控股集團對學歷要求只需本科以上,不少研究生排隊投簡歷,“我們無所謂本科還是碩士,薪水差不多。”面對招聘官如此回答并沒有打消碩士生的熱情,“畢竟是國有的,不會隨便裁人。”高校的教師崗位更是擠破頭。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招聘負責人胡老師說,部分崗位就要求“博士生學歷,或者正高職稱,并且有工作經驗者優先”,一個小時內收到幾十份簡歷中,有一個博士,兩個有海外經歷的碩士。
研究生3問用人單位
“我馬上要畢業了,面臨成家,企業一個月才給4000,就比本科生多1000,還不包吃住,我很難接受。”南信大一名研究生說。記者采訪中發現,在就業形勢不太樂觀情況下,研究生面臨要不要降低心理預期求職時,感到十分糾結。
1問 多讀三年書,月薪才比本科生多一千?
“剛剛在那個攤位遞簡歷,他問期待月薪多少,我說六千,那個面試官還愣了一下,然后就沒有多話了。”南京工業大學的孫同學告訴記者,在昨天的這場招聘會上,他一共投出了將近10份簡歷,同行的同學也投了6份,但對投了簡歷的單位,他們其實也并不太滿意,主要是薪水不理想。“6000是個底線了,讀了三年書,不想把自己賤賣了。”記者現場調查發現,用人單位開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差距都不算大,多集中在1000至1500元。
勸勸研究生:起點相差小但發展空間大
多讀三年書,薪水最多多個一千多塊,研究生的學歷是不是在貶值呢?對于這個問題,現場用人單位答案其實不一樣。一家制造類企業的面試官就告訴記者,他們其實不太想招研究生。“研究生學得專,理論上要扎實些,但動起手來未必比得上本科生。而且要價普遍要高,不合算。”不過杜瑞制藥有限公司的招聘組人員就告訴記者,他們每年都會有崗位指定要研究生。“本科生在我們這兒主要是做質檢、工程、還有生產車間的一些工作,研究生進來主要是做研發。對研發崗位來說,研究生文憑是個門檻。兩者崗位性質不一樣,起點薪水差距大概在1500元,但研究生發展的空間要明顯大一些。”
2問 去小企業能有發展空間嗎?
記者采訪中發現,“冷熱兩重天”非常明顯。大部分民企前最多“三五成群”而已。“在來招聘會之前,我已經在網上把單位都看了一遍,選出了十來家,都記在了紙上。”在南京煤炭科工集團南京設計研究院的展位前,來自南理工的小馬向記者展示了所做的功課,手掌大小的一張紙上,投過簡歷的單位前都打了個勾。小馬告訴記者,他是結構工程專業的碩士,被他在眾多單位里“圈”出來的重點關注對象,都是國企和研究所。“不想去民營企業,有的雖然收入高,但不穩定。”南京農業大學的一位女生告訴記者,她最想去高校當輔導員。
勸勸研究生:眼界放寬也有好待遇
“將心比心,要是自己孩子也希望能找個穩定輕松拿錢又多的崗位。不過所謂的優質崗位招的人就那么多,最終能選上的也是少數。”一些民營企業的招聘經理們也表示,其實他們對優秀的研究生也挺重視,提供的待遇也不差。一家人才測評軟件公司負責招聘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就對研究生拿出了優厚的政策。“碩士研究生進來我們第一年給3000,第二年就能升到5000,而簽約的211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我們給15萬的安家費,博士能給23萬,學士也有6萬。”這些費用就是為了能留住人才。“不過現在的孩子穩定性比較差,所以安家費會分兩三年時間發放。”江蘇德潤藥業招聘負責人說:特別是在南京招聘的學生當中,希望留在南京或者蘇南地區。就目前來說,不管我們在蘇北的工作環境還是收入,都是蠻不錯的,好多學生對企業缺乏了解,在尋找工作中有些誤區,不太看重今后的發展,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3問 別拿“顯微鏡”來挑剔我們成么?
南京大學的碩士生小王在招聘會上悶了一肚子氣。雖然頂著南京大學的光環,但小王在求職時還是吃了閉門羹。“好多院校要人都是博士起步,要碩士的要副高或是工作經驗,我看中了南京一家本三的院校,可是簡歷都沒投出去,人家嫌棄我本科不是‘211’的。”在招聘會前小王投了一所研究所,也是因為本科院校被拒。
除了本科院校因素之外,研究生相對本科生專業面窄,也是讓一些學生無處投放簡歷。“你看前面排這么多人,完全是用人單位說了算,我們就像大白菜一樣被人挑來挑去,學校、戶籍、項目甚至是導師,都不知道下一家單位會用什么理由拒絕我們。”南京師范大學數學專業的一名女生在現場無奈地對記者說道。
勸勸研究生:擺正心態適應市場
國巨電子(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資深HR經理周海波告訴記者,企業在挑應聘者的時候肯定會有自己的考慮,有些已經是共通的,比如認為本科院校更能代表學生的能力,因此對本科院校也有要求,很多好單位都有這樣的情況,不過也并不絕對。而研究生跨專業投簡歷更難也不少見。熊貓電子的招聘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研究生要跨到相近專業投簡歷,說是有些課程學過,但深度和廣度和“正牌”沒法比。本科生全能可能會受歡迎,但研究生不一樣。企業挑人標準應聘者一般難以改變,但求職是雙向選擇,畢業生應該擺正心態,根據求職情況調整自己的求職期望,適應市場。
專碩就業調查
沒受歧視學制縮短反而沾光
2009年教育部新增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學制由三年縮短為兩年,更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專業碩士在推行之初,報考遇冷,因為無法預見就業,不少考生避而遠之。今年是專碩“批量畢業”的第一年,專碩的就業狀況究竟如何,記者現場展開了調查。
用人單位不分專業還是學術
“我們前兩屆都沒有招滿,第一屆因為報得人太少,被迫取消。”南京一所高校翻譯碩士王同學說,“不過學長們的工作都找得不錯,大部分進了外企和銀行。”在昨天的招聘會現場,王同學并沒有因為專業碩士這一身份遭到用人單位的“歧視”,“單位不會問我們是專業碩士還是學術型碩士,只會看我們是否是碩士,學什么專業,有什么實踐經驗。”記者在現場采訪了多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一般不會看得這么細,通?词悄乃鶎W校的,學的什么專業,做過哪些項目。”
少讀一年書占“便宜”
不少專業碩士悄悄告訴記者,與學術型碩士相比,在找工作方面,他們反而占了點“小便宜”。“我比同屆學術型碩士早一年拿畢業證,早一年工作,只比本科同學晚兩年,從這點上說是有年齡優勢的。”一名出生于1988年的同學告訴記者,他在網投經歷中發現,他和早一年入學的學術型碩士的學長同時網投了一家銀行,兩人同時拿到了考試通知,還一起進了面試,“如果說你的目的是為了找工作,專碩是個不錯的選擇。”有意思的是,為了與專業碩士區分開來,不少學術型碩士在簡歷上標注“學術型碩士”。“畢竟我們讀三年研究生,學習的基礎知識更加扎實,我們從科研能力上是有優勢的,這一點希望在求職時能傳遞給用人單位。”一名男生說。
實踐崗位專碩優勢明顯
記者調查發現,在實踐性崗位,專業碩士還是有求職優勢。“我們學校的專碩一年在校學習,第二年在單位實習。”工程管理碩士劉添佳目前在杭州一家勘測院實習,“領導很希望我能留下來。”劉添佳說他本人還面試了幾家房產公司,幾家單位對他在杭州這家企業的實踐經驗很感興趣,“實踐經歷給我增加了就業籌碼。”河海大學學生處副處長黃琳楠告訴記者,今年是專碩有大規模畢業生第一年,初步調查顯示,工科專業碩士就業情況都不錯,技術含量較低的專碩就業稍差一些。一家研發機構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雖然不看學生是專碩還是學術碩士,但因為招的是研發崗位,看他研究方向和發表的論文。”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