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科協(xié)、魯東大學主辦,魯東大學、煙臺大學、濱州醫(yī)學院承辦的煙臺市2012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在魯東大學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曙光出席會議并作報告。煙臺大學、濱州醫(yī)學院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代表,魯東大學相關職能部門、各學院相關負責人及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代表參加啟動儀式。
魯東大學書記畢賢順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他介紹了魯東大學的有關情況,強調了加強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指出科研誠信和良好學風是學校科研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前提,也是高校開拓創(chuàng)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石。開展此次宣講教育報告會,旨在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遵守學術規(guī)范、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旗幟鮮明地揭露和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努力成為優(yōu)良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他勉勵師生要堅持以德立學,重操守、重品行;要嚴格遵循學術規(guī)范,珍惜自己的學術聲譽,養(yǎng)成良好學風。要勇于質疑,善于發(fā)現(xiàn),不斷創(chuàng)新。
啟動儀式后,李曙光院士以“從科學家的名聲說起”為題作大會報告。報告分析了目前科學研究不端行為增多的原因,探索如何解決科技界的浮躁問題,闡述了科學研究的職業(yè)道德的重要性。李曙光認為,職業(yè)道德有兩個關鍵點,一是不能造假,二是尊重他人的知識發(fā)現(xiàn)權。在分析產生學術不端的客觀原因和制度原因后,李曙光指出,科學家的名聲最終取決于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報告中,李曙光提出了影響科學家名聲的6個基本品格——誠實、認真、尊重前人工作、合作精神、自我反省精神、開闊胸懷。李曙光倡議,讓我們都來珍惜自己和科學家群體的名聲;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做一個有良好聲譽的科學家;言傳身教,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職業(yè)道德素質。
之后,研究生代表譚建東宣讀了《研究生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倡議書》。與會的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在禮堂門口開展了“學術誠信簽名活動”。
背景資料:李曙光,我國著名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兼任中國科大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育部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jiān)督委員會委員。2012年9月調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