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19年華南理工大學884中外音樂史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公布,內容如下:
參考書目/教材:
1.《西方音樂通史》,于潤洋主編,ISBN 978-7-80553-950-8,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5,2008年3月第14次印刷;
2.《中國音樂簡史》,陳應時、陳聆群主編,ISBN 978-7-04-018627-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2010年11月第8次印刷。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考試目的 《中外音樂史》作為藝術學碩士中音樂與舞蹈學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音樂表演及其理論研究方向)入學的專業考試課程,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在音樂演奏、演唱、音樂學研究等相關領域進行深入學習和學術研究是否具備必備的理論要求與實踐水平。
二、考試的性質與范圍 本考試旨在考查應試者在中、西方音樂史方面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相關的基礎應用能力。考試范圍包括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等從早期至現當代的相關歷史現象、審美與流變、作品、作曲家、技法等基礎知識及綜合運用等方面的能力。
三、考試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中西方音樂歷史背景,重點了解時期特征、相關作品、作曲家等。 2.能對古今中外的代表性創作進行評述,了解其歷史與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3.具有一定的音樂歷史理論知識與相關作品的實際綜合分析能力。
四、考試形式 本考試采取客觀試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與主觀試題(論述題)相結合,基礎知識測試與綜合能力測試相結合的方法。
五、考試內容(知識點) 《中外音樂史》考試包括以下部分: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兩大部分。總分為150分。主要知識點如下: 1. 基本概念:中西方音樂歷史分期、相關作曲家或作品的基本創作概貌等。 題型:名詞解釋題
2. 知識點擴散:對與具體音樂創作相關的體裁、作品、文化現象等能作客觀簡要的評述。 題型:簡答題
3. 綜合應用:就以上基本概念和計算要求內容,結合具體的音樂創作,包括作品、技法等進行分析論述,要求考生能夠正確綜合運用若干客觀的相關知識內容,針對歷史進程中出現的相關現象進行具有自我認知的分析論知,有理有據,要求文理通順,邏輯性強。 題型:論述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