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于2018年12月22日上午落下帷幕
12月22日,吉林長春一考研考場,有考生反映,帶包到考點的不讓進校區,必須到旁邊存包,考生稱考研準考證上沒要求不讓帶包,不知是個人還是考點組織的存包收費,每人10元,也不知是否安全。網友質疑合理性表示:“真是處處是商家,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考研是當下被大學生視為改變命運的一場硬仗。要實現為國家和社會選拔出一批有潛力的專業人才的目的,也對所有考生的付出作出公正回報,考試組織機構必須要采取嚴格、有效的措施來杜絕作弊、確保考試過程真實有效。其中,嚴格檢查每一位考生帶進考場內的物品是否符合要求是其中重要一環,這樣做不僅十分必要,也合法有據。
對于不少考生來說,考前再看一眼,臨陣再抱著資料磨磨槍,對考試狀態調整很重要。《考試規則》和準考證規定不能帶入考場的東西放在哪里,這個問題不一定是所有投入復習的考生在考前都能意識到和安排好的。實際上,這能不能成為一個問題,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每一個具體考場的要求和提供的條件。
從網友反映的情況看,個人物品可以存放的地點,不同考點要求和安排并不完全一樣。有的考點要求個人物品放在考點所在校區校門外,有的則在考生物品通過安全檢查后可以允許放在考場房間附近。對于后者,物品存放或許不算個事兒,而對于前者,則因人而異。考慮到一些遠程通信作弊工具的“問世”,要求個人物品存在校外的考點可能會越來越多,這可能促使之前不是問題的事兒成為一個進考場前急需解決的“麻煩”。
如果在安全的前提下,考點能為考生提供臨時物品寄存處,問題迎刃而解。可如果考點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像前面提到的吉林考點有人在校門口提供有償保管物品的服務,或許可視為給燃眉之急的考生提供了一個辦法。有網友稱這是“趁火打劫”,單從表面看,如果“看包數小時=10元”基于雙方合意,法律或不該干涉。但以“趁火打劫”表達情緒有寄期望考點提供一個靠譜物品存放處的意思,也反映了考生無奈接受有償服務的本意。
消除“趁火打劫”的感受,有辦法——考點為學生提供安全的物品存放點、考生提前安排好個人物品保管;由考點來解決考生存包問題,有希望——為考生安心考試提供必要相關服務。
考點為考生提供物品寄存點是期望,就目前情況而言,要提醒的是,為了減少物品丟失及保管糾紛,建議有關部門規范這樣的保管和收費行為。10塊錢看似不多,但從后果看,對相關單位的形象損害是巨大的;而且每人10元,加在一起也不是小數目。小事不小,應當重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