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教師藺美玲在醫學生理學課堂上拿出一個罐子,放進去一袋乒乓球,問學生:裝滿了嗎?
“滿了。”學生立刻回答。
藺美玲又先后裝進去一些黃豆、沙子,然后問:“現在滿了嗎?”
“老師,還可以加水。”有學生回答。
“沒錯。”藺美玲繼續問:“如果先裝水,乒乓球、黃豆和沙子還能裝進去嗎?”
“不能!”學生異口同聲回答。
藺美玲微笑道:“如果把這個桶比作人生,乒乓球、黃豆、沙子和水就是人生旅途中會遇到的各種事,要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和緊急性排序,對人生進行規劃,做到把乒乓球、黃豆、沙子和水都裝進來。對于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醫學生理學就好比乒乓球,下面我們開始第一課緒論部分。”
這是近日出現在蘭州大學“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講課比賽決賽現場上的一幕。近年來,蘭州大學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以價值引導為核心,以知識技能為載體,以言傳身教為示范,要求各專業教師將更多育人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
專業課上品出思政味
對大部分文科生來說,物理課被形容為一門“恐怖課程”。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張加馳副教授有辦法,他用漫畫形式來講解“文科物理”,學生一邊看著生動形象的名人漫畫,一邊學習基本物理學知識。把深奧的中子發現過程、核裂變與原子彈等知識點生動有趣地展現給學生,并將我國的“兩彈一星”元勛等在核物理方面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事跡融入課堂,實現育人與育德,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多重效果。
高等數學是一門純理科課程嗎?它有沒有社會意義?數學與統計學院馬智慧副教授獨辟蹊徑,在日常教學中以案例的形式呈現高等數學的應用,讓學生認識到社會與自然的現狀,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應用能力。
把田徑項目競走帶到課堂上,體育教研部教師丁督前有妙招。為了幫助大家緩解聽課的疲勞,他在授課現場帶大家原地做了一套運動操。丁督前認為,體育課應該是“笑和汗”的課堂。“笑”體現快樂教學;“汗”體現有效教學。他相信,只有在老師的率先垂范下,科學精神、體育精神才能更好地傳達到每一位學生心里。
基礎醫學院在舉辦學院比賽時,有17名課程負責人參賽,其中4名教授。學院啟動了“門門有思政,堂堂有聲音”建設計劃,以17門課程為示范引領課,結合課程具體特點重新編制教案、講義,重新制作課件、PPT,規范化、標準化充實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做到規定內容不缺失、自選內容有特色,力求“課程思政”貫穿每一門課、每一堂課。
讓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全過程
“現在人們常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倒要問‘世界那么大,憑啥你去看?’”在蘭州大學2018級研究生入學第一課上,黨委書記袁占亭的幽默一問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我想問問各位同學,你們想聽什么?”兩會精神傳達思政課上,校長嚴純華先拋出這個問題。“兩會跟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關系”“跟我們學校有什么關系”……不到兩個小時的課堂,學生頻頻發問,嚴純華的回答亦莊亦諧、意味深長。
在蘭州大學,從黨委書記講授開學第一課,到校長傳達兩會精神,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學院層面到學校層面,教書育人與立德樹人有機融為一體。為加快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蘭州大學遴選34門“課程思政”重點示范課程,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比賽、教學觀摩等,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引導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積極融入立德樹人要求,著力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深入挖掘每一門課程的育人元素,形成交織往復的圈層效應,協同構建“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實現“課程思政”的建設目標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教務處處長羅彥鋒說,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契合點,跨出教材,將歷史的、時代的、社會的正能量和正面導向內容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習知識、提升本領,還可以得到人格上的熏陶、心靈上的滋養、境界上的開拓、追求上的升華,更好地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蘆小兵在帶領全院教師進行“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結合自身思政課教學工作經歷,與大家探討了如何以一種新的視角來理解思政元素,如何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體現出來,而非一味地說教。
馬克思主義學院楊宏偉教授在面向教師進行“課程思政”培訓時講到,高校的中心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有才有德是正品,無才有德是次品,無才無德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課程思政”就是要解決“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的問題,走出專業課程只管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思政課負責價值引領的認知誤區。
今年5月,蘭州大學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攻堅行動實施方案,落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從“課程育人”等方面重點攻堅,構建具有蘭大特色的一體化“十大”育人體系,在把故事講好、把內容講透、把課程講活、把體系講通的過程中實現從“思政課程”主渠道育人向“課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創造性轉化。
在近期通過的《蘭州大學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方案》中,“課程思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專業教育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合力育人,2019年推出《蘭州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2020年實現“人人講育人、門門有思政”的全覆蓋格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