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近日發(fā)布《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盡管考研競爭日趨激烈,但非全日制專業(yè)卻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近半數考生表示不考慮非全日制,46%的考生擔心畢業(yè)后非全日制文憑不被就業(yè)單位認可,很多單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確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或者是俗稱的在職研究生,曾經經歷過一段美好時光。由于本科文憑的普及,不少社會人士產生了繼續(xù)深造的需求,在職研究生成為香餑餑,甚至可以說是一度泛濫。通過攻讀在職研究生,很多人獲得在職位升遷、職稱評定等方面的籌碼。
然而,隨著社會對文憑的認識日趨理性,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被逐漸稀釋。特別是以獲得更好職位為目的攻讀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可能無法實現理想預期。
也許有人會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順利畢業(yè)以后,照樣完成了學校規(guī)定的培養(yǎng)目標,戴著一副“有色眼鏡”看他們,未免是一種“歧視”。其實不然,用人市場的選擇,更多的是出于對人才實際能力的考量。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遇冷,從根本上而言,還是因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明顯的薄弱。
盡管國家規(guī)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yǎng)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在各大高校實際操作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確實存在兩種模式,更很少出現兩類學生上同一堂課、考同一套試題的情況。
上課很“水”,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因為在職學生平時不離開工作崗位,學校往往在周末或者在假期集中授課。某些課程只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上完,有的甚至突擊上完課就考試。哪怕整體課時不少,這種速成式的教育,與全日制研究生按部就班地在一個學期內完成課程修讀相比,效果顯然存在天壤之別。此外,在科研實踐和學位論文撰寫等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近半數考生不愿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明確表達了社會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注水”現象的否定態(tài)度。如今,通過將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統(tǒng)考,推行“嚴進”的招生錄取政策,無疑是對過去低門檻入讀在職研究生的糾偏。但是,要讓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真正獲得社會公信力,不僅需要“嚴進”,更需要“嚴出”,尤其是在教學考核上采取一致標準。
在實際操作層面,除了上課時間以外,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yǎng)不應該過于“靈活”。比如,在考試中應當和全日制研究生考一樣的試題,采取一致的評分標準;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進入實驗室科研的機會,并明確納入培養(yǎng)計劃;在論文答辯方面,也必須遵循同樣的評價尺度。與之相對應的是,可以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延長學習期限,什么時候合格,什么時候畢業(yè)。在獎學金評定等方面,也要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公平競爭的體系。
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較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接受嚴格學術訓練以后,能夠更好地把學校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在實踐中改進工作方法。從國際經驗來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勢必能夠激發(fā)科研活力,為創(chuàng)新事業(yè)培養(yǎng)與輸出更多優(yōu)質人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