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期刊雜志主編會議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對于不少碩士研究生需要花錢買版面發文章的現象,有期刊主編指出,研究生評價標準應該多元化,拿學位應該與發論文脫鉤。
小梁是廣東某重點醫科大學的研三學生,眼看著還有半年就要畢業,她一方面要找工作,另一方面還要為發論文而忙于做實驗。記者在招聘會上見到她時,雖然化著淡妝,但仍難掩滿臉疲憊。“很后悔讀研,沒日沒夜地做實驗,還得不到想要的結果,論文更是沒有著落,明年都不知怎么畢業。”小梁抱怨道。
小梁的遭遇是不少大學研究生都面臨的困境,拿碩士學位、評獎學金都與發論文掛鉤,“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在此情況下,不少學術期刊趁機推出了收錢發文章的業務,為發一篇文章花個幾百至數千元都屬正常,而文章的質量卻難以保障。不少知名學者都曾公開批評,中國的學術界充斥著垃圾論文。
對于目前期刊界存在的這一現象,改革雜志社的總編輯王佳寧稱,在國外期刊發文章收錢是普遍現象,但是國外的期刊不是將這筆錢作為營業收入,而是用于文章的審稿。他介紹說,國外期刊的審稿周期比較長,有的甚至長達一年左右,一篇論文由好幾個專家評審,期刊收取的費用是用于審稿和聯絡。“而國內一些學術期刊為了滿足高校評職稱、拿學位的需求,開始收取版面費,卻缺乏相關評估機制。”
王佳寧指出,對于碩士學歷以下(含碩士)的學生,發論文不應該作為硬性要求,可以把發論文作為一種激勵。比如優先參加獎項評定、出國、碩博連讀等,不能因沒有發表文章而限制畢業。但同時,還要設置其他的激勵形式,例如成績優異等,也可享受相關獎勵。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主編周文貴教授也認為,研究生培養規格是一個系統過程,只靠發表學術論文來評判是不客觀的,“高校應該拆掉門檻,重點放在綜合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學術道德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