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以及2013考研的學子們,大家好。管理類聯考昨天上午已經落下帷幕了,今天我們邀請到王誠老師,給大家解讀一下管理類聯考里面寫作部分這部分題的大概情況,首先請王老師概括的介紹一下今年寫作題的情況號碼?
王誠: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年聯考的真題總體來講,既是在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的情況,意料之中是什么?一,題目會考什么樣的內容?我們大概在考前重點復習過了,不是說我給你一千道題,我壓中了,我可能給你一兩道題,差不多就是在這個范圍之內的。因為命題它有一定內在的規律性,這種規律我們把握的還是比較準確的,這是意料之中的。其二,論證有效性分析的難度實際上是比起1月份有所降低,審題比較容易,不會玩花樣,你是寫作高手我也會寫,我沒入門也能說。意料之外的是什么,由最近四五年來看,他們喜歡靠什么?給你論證性的材料,但是今年變了,出一個繼續性的小材料,這個是無傷大雅沒有關系,因為我們主題明確了,就可以做了。所以整個考試來講,很多同學留下遺憾就是邏輯太坑爹了,把寫作的時間給擠壓了,其實寫作還是很簡單的。
主持人:審題是沒有問題的,考生就說了,我要是想寫得出彩我怎么去寫?
王誠:我們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實際上這個題目非常簡單,主要是講到什么?如果說10年12年的真題,尋找論證當中的邏輯主線還是稍微有一點難度,今年邏輯主線非常清楚,我增強文化的影響力,我就能夠擴展國家的軟實力,兩大套路,他誤把充分條件當做重要條件了。其二,手段不一定能夠達到目的,采用的手段弊大于利,就是這樣幾個套路,課堂上經常去提的,大部分人并不會感覺到太難。從另一個角度,論說文的角度,談的是合作的問題,很多同學題目審準了,就是談為什么進行合作,比如可以整合資源,可以良性有序的競爭,我們應該怎么樣去促成一種合作,還有我們可以再引申一下,如果不合作,可以導致什么不好的后果?作為我們中國的企業,或者說我們個人你都可以去引申,因為合作是世界的大潮,在這種情況之下,包括歐洲一體化的進程,結局就是歐盟,這都是無論是在經濟、政治各個領域,其實合作是主要的角度。
有的同學會講得更深入一點,會涉及到名詞叫做競合,可以談得更廣闊一些,還有的同學會想到說,合作它就是絕對的好嗎?不一定。合作在競爭當中導致了合作,合作會導致什么呢?壟斷,如果有了壟斷,我們是不是應該加以一些干預,如果能夠想到這一層,那說明思考的深度是夠的,即使我現在想不到這么深,也沒有問題,基本的分還是能得到,但是前提條件你得寫完,寫不完就不好說了。
主持人:那這個時間必須得掌控好,前面的時間跟后面時間搭配好。
王誠:對,所以數學題我碰到一個不會做,空,寫作題不會做,但是也得做。
主持人:寫作雖然說是有一些套路,或者說模板來去可以遵循的。那么寫作的積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可能是日常的經驗,或者是材料的一些積累,王老師,您對于咱們的考生在復習,還有備考寫作的這方面的時候,有沒有要注意的嗎?
王誠:你問得太到位了,很多考生認為寫作我就是有模板,有經驗可以借鑒。我們這樣來分析整個的管理類綜合,考數學考什么東西,考初等數學,你不復習也不行,考邏輯,很多人邏輯沒有學過,他們考的是叫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論證有效性分析,本質上就是考邏輯的削弱,所以也是在考批判性思維,那么到了論說文這部分,就是考我們的錯詞嗎?還是要考思維能力,如果把這個叫做模板,我沒有什么好說的。但是你靠著模板就說,我就把寫作搞定了,你是贏不了的。閱卷老師看到的模板太多了,你寫得再美,他也是審美疲勞的,所以模板是不好用的,怎么辦?應該去積累,去分析日常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的現象,然后我們試著尋找一些分析的角度,這樣以來從本質上來增強你的論說文的寫作能力,怎么樣增強論證有效性分析的能力,跟邏輯是息息相關的。
主持人:有一種說法,中國人其實是很缺乏批判性思維的?您覺得他在平時鍛煉積累的時候,有沒有什么一些比較靠普或者是合理的途徑更好的鍛煉自己?
王誠:其實我們不是缺少,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有強有弱,有的人喜歡觀察生活,可能顯得稍微強一點,寫作積累不在于你寫作能力多強,我高考作文滿分了,寫咱們這個照樣分數可能會非常低,你說我從小寫作文都是老大難,你一樣可以很高的分數,關鍵在于你能不能順暢的表達出來,凡是遇到了要多問為什么,多想一想。
主持人:王老師,對于咱們2014年備考考研的同學,有沒有什么要囑咐的?
王誠:說寄語之前,講一個小例子,你們家一噸水賣多少錢?可能是三塊錢的水費,一個月下來可能是幾十塊錢,一噸水賣30塊你覺得貴不貴?一噸水賣300塊錢,你覺得貴不貴?如果你們家是3000塊會不會覺得貴,你可能覺得沒法活了,這就是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養成,所以我們平常一定要善于提問和思考,這樣我們碰到問題,無論出什么題,我們不是用模板去對付它,而是用思維能力去對付它。所以我的寄語就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主持人:好,再次感謝王老師給我們的金玉良言,謝謝您的到來。
王誠:謝謝網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