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3考研教育學專業課考試已經結束,三人行考研專業課教研團隊對2013年教育學基礎試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2014年的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一、命題范圍和題型結構嚴格遵循大綱要求
2013年考研教育學基礎綜合試題與2012年、2011年試題比較,命題范圍仍然嚴格按照《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進行,基本沒有超出考綱或偏離考綱的題目。考試題型沒有任何變化,試卷題型結構包括:單項選擇題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辨析題3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分析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此外,各科總分值的大致分布也沒有變化。試卷內容結構包括必答題和必選題兩部分:必答題為270分,其中,教育學原理約100分,中外教育史約100分,教育心理學約40分,教育研究方法約30分;必選題為30分,考生必須在兩道試題中選取一道作答。第Ⅰ道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第Ⅱ道題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容,考生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題的成績計入總分。總體而言,今年教育學基礎綜合試題范圍還是比較適中的,有關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五門科目的題目比例也大致符合大綱要求,大部分題目考察的都是在平時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重點知識。
從考點的整體分布來看,教育學原理和中外教育史更受重視,加大了對中國教育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教育史相關知識點的考查力度。與往年試題相比,選擇題部分各科的分值比重略有變化,教育學原理依舊是13道,共26分;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改變了以往各占一半的局面,教育心理學是7道,而教育研究方法只有5道,分別占14分和10分。教育史總體沒有變化,但是中國教育史由去年的10道增加到11到,外國教育史則相應減少到了9道題。中國教育史11題中,近現代教育史的知識點就有6道,中國近現代教育史在今年試題中備受重視,這也體現在簡答題中。簡答題一共五道,第49題“簡述知識中心課程的主要特點”,第50題“簡述‘尊重學生’的基本內涵”,第51題“簡述梁啟超關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觀點”,第52題“簡述操作技能學習的高原現象及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第53題“簡述教育研究課題論證的基本內容”。對于三人行學員和用過三人行核心習題集核心試卷的同學來說,這些題目都比較熟悉。在今年的簡答題中,教育學原理的比重是最大的,占了總體的40%,沒有外國教育史。研究方法在簡答中則沒有出現。
二、試題難度呈現逐漸增大趨勢,形式靈活多樣,更加注重考點的全面考查和綜合運用
與往年相比,2013年考研教育學基礎綜合試題無論是選擇題還是主觀題的難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不僅注重對教育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而且更加注重考查運用所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這就要求考生要結合社會實際和教育改革實踐,對學科知識有比較系統全面的掌握和比較深入的理解。
選擇題繼承2012年試題的靈活性,突出了對考生牢固及靈活掌握知識的要求,命題思路更為靈活。對于這些題目,如果考生在前期的復習過程中一味的死記硬背,就很難達較好的效果。例如:
選擇題第3題對于教育文化功能的考查,題干是給出了在美國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然后要求考生通過對題干材料的理解并結合教育的文化功能等相關的知識進行分析作答。第7題則是給出了關于“某類課程的組織形式”的結構圖片,這需要考生能夠準確清楚地辨別幾種課程組織形式的突出特點,才能順利回答此題。
第17題要求考生按照編寫時間順序排列四本傳統識字教材,是對考生縱向的歷史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知道傳統識字教材的書名,同時還要形成清晰的中國教育史的發展線索的脈絡,對每一本編寫的時間進行排列。但與此同時,選擇題中也有一些基礎知識性的題目,
第4題考查了“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特點”,這一考點就是非常明顯的知識重點,考生只要清楚四個特點的基本內涵便能得出正確答案。在對教育學原理的考查中,課程、教育與社會、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這些題目都是對傳統重點難點知識的考核。
第6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的基本教育制度”之外,其他題目都是對于教育學原理基本知識的靈活考查。
此外,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也較為細致,對于跨專業的考生來說甚至較偏較難。比如說第16題對“廣文館”的考查、第17題對“蒙學傳統識字教材”編撰時間順序的排列都是較難的題目,考生應引起注意。
因此,可以看出,今年的選擇題,在考查考生對于教育學基礎知識的識記程度的基礎上,更多的要求考生能夠深入理解教育學的相關知識,并進行靈活的處理和應用。
主觀題考查更為全面,更加注重實際應用。主觀題全面考察了實用主義所主張的“兒童中心論”、儒家的“六藝”教育、“操作技能學習中的高原現象”、歸因理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知識中心課程”、“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尊重學生的基本內涵”、“梁啟超關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觀點”、“教育研究課題論證”知識點。這些考點雖然都沒有超出考試大綱所列的知識點范圍,但并不是大部分考生通常所理解的“重點知識”。
因此,對于在前期的復習過程中,記憶并不全面扎實的考生來說,這些題目是比較容易失分的。同時,今年主觀題延續了2012年的特點,更多注重對于考生結合實際分析應用能力的考查。
如簡答題考查的是考生的理解、記憶能力及對基本理論觀點的實踐應用能力。
如第54題分析論述,要求考生充分理解所給素材,并進行高度的提煉,同時緊密結合問題明確的知識理論進行詳細的闡述。
第56題屬于教育心理學考查范疇的“信息加工模型”中,則需要考生對于包括信息加工模型圖的扎實把握。
另外,試題形式上呈現出新的模式,內容上更加注重運用。如選題題的第7題以圖表形式展現,尤其是56題論述題則將名詞解釋融合到其中。第54題綜合性很強,既考察了教育目的又論及了學校德育,這兩個考點一直是歷年的常考點和重點,不過對于材料內容的理解需要下一番功夫。第55題“試析現代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歷史意義與局限性”也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需要對夸美紐斯、盧梭、裴斯泰洛奇、第斯多惠和福祿培爾等自然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都有比較系統深入的掌握。教育心理學難度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但也更加關注了對于知識的運用,比如說“籃子”到“籃球”的知識遷移、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歸因理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運用、“操作技能學習中的高原現象”的考察。
總體而言,今年真題的整體命題特點是靈活性、綜合性較強,既考查全面,又注重應用。這就要求考生在系統掌握教育學學科中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之上,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并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這也是老師經常強調的。這樣才既能應付知識點識記的題型,也能應付相對比較靈活和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
三、注重對重點考點的反復考查
一般考生在備考中的習慣性思維是,往年考過的今年應該不會再考,但是,2013年試題對重點知識點考查的再現率卻很高。正如三人行在此之前也經常提醒大家的那樣:考過的知識點不要輕易放過。
如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觀察研究、實驗設計歷年都有考察,今年年也不例外,外國教育史中前蘇聯的教育思想在2013年的選擇題第1題和第31題出現。
再如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理論,2012年和2013年連續,而且還在同一張卷子中出現兩道題。選擇題第30題“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質論的基本觀點之一,其主要含義是,辨析題第46題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學主張兒童是教育的中心。
又如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去年以論述的方式考察了其興趣觀及在其教育理論體系中的作用,今年第27題又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教育過程分類,選項中出現的名詞有統覺、教學、訓育、聯想、興趣、管理,這里就應該對基本知識點的歸屬有了解,赫爾巴特認為教育過程就是通過管理和教學,向學生傳授知識,并形成學生一定道德品質的過程,為了更好地實現教育目的,教育過程應當通過管理、教學和訓育三個階段來完成。赫爾巴特教育思想、杜威實用主義教育主張的兒童中心觀等考點的再現,都充分證明重點知識永遠都是重點,
四、學術性試題第一次細化為統考和非統考
今年是教育學專業課考研自2007年實施統考之后的第一年改革,是統考和非統考并行的第一年,總體來說,今年的教育學考研,統考的教育學綜合的選擇題考的更加細致入微,主觀性試題更關注考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正如針對非統考的復習建議:非統考的教育學綜合明顯出現題量較大,題目靈活、注重實際運用的特點。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綜合740考題,總分300分滿分,8道名詞解釋,4道分值25分的簡答題,3道40分的論述題,也必須在3個小時之內完成。
廈門大學教育學綜合640考題,總分300分滿分,10道名詞解析,3道辨析題,5個簡答題目,4個論述題目選擇3個來回答,整張試卷必須在3個小時之內完成。
北京理工大學633教育綜合考題,10個名詞解釋,8道簡答題,4道分析論述題也必須在3個小時之內完成,諸如此類只有主觀性試題的自主命題院校,對于考生們最大的難度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順利、準確地解答全部考題。
因此,考生在考場上對于答題時間的分配,對于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就成為奪取考試成功關鍵。這樣的試題結構和時間規定,意味著每位考生在一拿到題目之后就必須及時做答,不允許有過多的思考時間。如果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是靠死記硬背而學習教育學綜合知識的,那么這個時候必然需要信息的喚醒和提煉,時間必然就會非常緊張;面對此類非統考學校的題目,需要考生具備很好的教育學專業基礎,并且在答題過程中理清自己的答題思路,邊答題邊思考,不可以完全思考清楚再作答。與統考試題相比,非統考試題也更注重對于教育學知識的理解、運用。
2013年教育學基礎綜合考研初試階段已經結束,希望大家能盡快平復好心態,為下一階段的復習做好充分準備。教育學考研競爭較為激烈,報考人數多而復試在現今的考研過程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因此同學們也不可忽視初試后的溫習、鞏固工作。尤其對一些跨專業的同學而言,還需要在所報考的二級學科上下功夫,盡量多搜集一些教育學的專業文獻以及導師的信息,同時還要繼續提高英語聽說讀寫水平。
對于準備參加2014年教育學考研的同學來說,在備考過程中緊密結合教育學基礎綜合考試大綱,熟悉參考教材,打好基礎,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在打好基礎的情況下,還要抓住重點,學會分析和捕捉出題人的心理。除抓重點外,尤其是一些看似非重點,而實際上又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那些重要性處于“中間地帶”的知識點,要特加注意。由于教學基礎綜合考試所涉及的只是面廣,知識點比較多,所以平常除看教材外,還要多涉獵一些與之相關的課外讀物,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另外,由于課程類別較多,知識點又繁富,復習起來比較麻煩,所以復習時一定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最好能夠找一條主線把所要復習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并結合當前社會實際、國內外教育改革實踐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學科知識有比較系統全面的掌握和比較深入的理解。這樣便于記憶和掌握。
最后,預祝大家考研成功,金榜題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