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史上最嚴”、參考人數最多(180萬人)的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硝煙”尚未完全散盡,有關研究生考試、教育、就業的話題再成熱點。而近日武漢傳出的有關研究生的兩則消息尤其耐人尋味。
一是,連日來,武漢各層次高校公布了今年輔導員招聘公告,基本都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一些一本院校更要求博士學歷。
二是,去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的24歲女碩士王麗娜,半年跑了40多場招聘會,仍未找到滿意工作。上周末在一次面試中被用人單位“嫌”學歷太高、意外敗給普通大學本科生后,她索性將簡歷上學歷改為本科,“冒充”本科生求職。
對于前者,盡管仍以“學生保姆”的眼光來界定輔導員工作可能有些淺薄,應將他們視作“學生的人生導師”,但再怎么說輔導員做的也不過是行政工作,有無必要高學歷?十年前,高校招聘教師只需碩士,如今輔導員竟要求是博士,高校的“學歷高消費”,一時招來輿論痛斥“人才浪費”。
當然,若將視野跳出武漢、跳出高校,會發現在中國,“學歷高消費”早已成了普遍現象,社會尤其金融保險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電業、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科研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大型企業等表現明顯,招聘啟事動輒就要求碩士學歷、博士學歷,甚至一些養豬場招聘豬倌也屢屢要求須有碩士學歷。
“學歷高消費”,但很多崗位其實本科生甚至專科生都可以勝任,社會或機構卻偏要碩士博士“親自出馬”,人才不能才盡其用,大材小用盛行,讓中國教育在整體不足的情況下,出現了局部“過度教育”,即所受教育水平大于從事工作所需教育水平。
對于后者,正是基于“學歷高消費”的現實,在公眾印象中,要找工作尤其好工作,就必須具備高學歷、名校出身等“敲門磚”。如今24歲女碩士二者兼備,卻在求職PK中敗給本科生,不得不“冒充”本科生求職,讓人大跌眼鏡。一時間,“這讓今年180萬考研學子情何以堪”、“讀研悔/毀一生”等評論調侃不斷。
其實,研究生遭遇就業難甚至陷入就業困境,又何止王麗娜一人。
《中國青年報》昨日就披露,學歷越高求職越難、研究生就業率不敵本科,學歷再次被“高消費”。而另有資料顯示,全國碩士生2009年至2011年連續3年就業率不及本科生,就業與學歷呈倒掛現象。2010年,全國25~29歲男性本科失業率為28.7%、碩士53.3%,同一年齡區間的女性本科失業率為37.8%、碩士57.1%;在30~34歲區間,碩士失業率也高于本科生。
研究生學歷“貶值”甚至大面積失業,也在造成“過度教育”。
“學歷高消費”造成“過度教育”,而學歷“貶值”因人數眾多,更使“過度教育”被呈幾何級加劇。中國研究生人才如此被大面積浪費,優質教育資源被嚴重浪費,讓人痛心。
畢竟,中國每10萬人擁有的大學生乃至研究生數量盡管多年來提升較快,但較之世界發達國家,還相差甚遠。尤其是,中國人口整體文化程度不高,“教育不足”(所受教育水平小于他所從事工作所需教育水平)的國民數量更是巨大,這制約著經濟發展也妨礙國民個體發展、生活幸福。
現在研究生擴招愈演愈烈,2012年招生規模比2003年翻了一番。面對“學歷高消費”,未來,研究生被人才浪費,形勢可能更糟。
“學歷高消費”可休矣”,但要改變“學歷高消費”,殊非一日之功。或者,停止擴招研究生,休養生息、以質取勝,并將空出的優質教育資源投向“教育不足”領域,這對研究生教育與研究生人才使用,以及對中國教育和國家發展,都是好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