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考研?這是我們思考“考研熱”首先必須追問的核心問題。
調查顯示,去年年底接受調查的2013屆本科畢業生,在國內讀研的第一理由是“就業前景好”(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學”(29%)等,而“想做學術研究”的卻只占9%。想去更好的大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更好的就業。由此可見,讀研的目的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很現實的———為了更好的就業,而不是為了學術。
按理說,研究生就是要做、會做研究的學生;研究生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具備較好的研究能力和素養的高等教育。但是,眾所周知,由于近十年來研究生的連續大規模擴招,如今在讀的研究生中,真正認真在做研究的數量少得令人驚訝(混文憑者大有人在),研究生教育的整體質量令人擔憂,畢業了繼續從事與研究有關工作的研究生也并不多。這的確深深拷問著我們如今研究生教育的目標設置、培養方案、招生標準、教學計劃、質量監控等諸多方面。
許多人都把讀研作為今后畢業求職的敲門磚,但殘酷的現實卻是,現在即便海歸回來的博士畢業生,也都很難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
此外,女生讀研還面臨著婚姻與生育等諸多現實問題。加之現在的雇主往往都很務實,除了教育機構、科研部門和公職單位,并不熱衷于招聘高學歷者。最近一個引人熱議的例子是,武漢大學(微博招生辦)一名優秀女碩士近日因求職碰壁,索性將簡歷上的學歷改為本科,冒充本科生求職。這些都表明,讀研的確需要三思而后行。
要有效遏制盲目跟風考研的現象,讓考研理性起來,同時大力治理研究生教育的泡沫化和虛胖征,讓研究生教育回歸學術,就需要:一方面,教育部門提高招生的學術標準,并且加強培養質量;另一方面,公職單位在公開招考時不唯高學歷———不動輒就寫明學歷要求是“碩士及以上學歷”。對于前者而言,勢必意味著一系列政策的大調整。對于后者來說,則意味著人才觀的切實轉變———用人唯才,而不是唯高學歷。須知,許多徒有光鮮高學歷其表的研究生,能力和素質并不見得一定就必然比優秀的本科生高。
總而言之,“考研熱”是時候應該降降溫了。認真治療“考研熱”這個虛火,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2012年4月20日,教育部明確提出,今后公辦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規模將保持相對穩定,持續長達13年的高校本科擴招就此畫上句號,但研究生擴招卻愈演愈烈。時至今日,研究生教育問題叢生,教育部應該盡快出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總體規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