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哈爾濱448名事業編制環衛工正式上崗。此前招聘共有2954名本科生、29名研究生成功報名。其中22名研究生落選,主要是對環衛工作認識不夠。落選者之一的王洋稱熱衷體制內身份不僅為穩定,而且落戶到城市會帶來就業、教育等優勢,“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里。”
消息一出,輿論熱議不止。研究生為了環衛工事業編制,竟誓言“死也要死在編制里”,這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凸顯了就業的盲從心理。不難看出,研究生不是沖著環衛工這個職業而去的,目的在于所謂的事業編制。這種為編制而工作的就業觀,讓就業之路變得越來越狹窄。對此筆者不禁要問,找一份工作,“編制”真的那么重要嗎?
顧名思義,所謂的編制,它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用人們平時說的俗話講,進了“編制”就是“國家的人”。同時,研究生熱衷體制內的身份除了是追求穩定,還有戶口的差異帶來的是諸如就業、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因此研究生才不介意當一名環衛工人。
“死在編制里”是一種不明智選擇。如何實現從“死在編制里”到“跳出編制”的轉型跨越,爭取就業主動權?筆者為此開出三道“藥方”:一是要改變年輕人擇業的編制崇拜心理,令其不要迷戀和依賴“編制”,十里“成功之路不止一條”的擇業觀念;二是要培養年輕人敢“拼”和敢“闖”的時代精神,不要刻意地將青春獻給了所謂的編制;三是要對事業單位的編制進行相應的改革。“編制”給求職者建了一座“圍城”,城里城外彼此羨慕,非改革不可。
從價值觀的角度來看,與其做一個環衛工,不如將就業的視野放寬一些。編制里的光環在外人看來固然讓人艷羨,但實現人生的價值比所謂的編制更難能可貴。這些競聘環衛工崗位的研究生,試問有幾個真心實意想當環衛工?一言概之,“死在編制里”的圍城心態要不得,編制不見得是年輕人踐行夢想的平臺,只有敢于跳出編制,才能在編制的圍墻外釋放更大的能量,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