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對高等教育理念進行變革。現代信息技術為知識傳播提供多元化信息渠道的同時,也在‘重組’高等教育的諸多要素。”9日,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在中國慕課大會上做主旨演講時表示,面對人工智能的洶涌澎拜,信息化時代的風起云涌,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因勢而為。
徐飛表示,正如慕課的出現,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重要差異不再是知識量的多與少,教師和學生的“自由度”空前加大。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正在推動高等教育向智慧教育發展。除了理念變革外,現代信息技術也使高等教育在環境、教學資源、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發生變革。
面對信息化這一大背景,高等教育如何進行變革與創新,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思考與行動的方向,在此,徐飛結合西南交通大學的探索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推動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創新。徐飛認為,高校的優勢在于能夠為社會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基礎的高端人才,信息技術時代,高校要繼續發揮這一優勢,創建具有特色的慕課課程體系,實現成體系慕課教學。他介紹,西南交通大學作為一所軌道交通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在已有2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基礎上,打造了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軌道交通領域系列慕課群。
二是推動智慧型校園建設創新。及時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多元化教學模式創新與變革,加快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探索慕課與大學傳統教學結合的模式和途徑,利用智慧教室、直播課堂,推動“網絡課程+教授面對面授課”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促進傳統高等教育范式向混合學習模式改變。
2015年,麻省理工學院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混合學習模式將成為未來學習的主流模式,學習工程師將成為新的職業,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西南交通大學以此為切入點,構建了“三堂互融”機械設計和“互聯網+基礎力學”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對現有高校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打造了綠色校園、平安校園、創新校園、便捷校園等各種智慧校園場景。
三是推動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創新。“進入信息時代,生產力的發展正在‘倒逼’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靠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高等教育新型管理制度迫在眉睫。”徐飛建議,可建立校際之間學分互認機制,打造定制化管理體系,建立終身學習管理模式,讓高校不再是人生階段性學習的驛站。
四是打造高等教育共同體。徐飛介紹,一直以來,西南交通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依托“西南交通大學天佑鐵道學院”,成功開設首個“一帶一路”沿線國本土化鐵路人才培養成建制班——埃塞俄比亞班;西南交通大學還將規劃布局以“一帶一路”沿線為支撐的全球鐵路工程教育合作網絡,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地開展鐵路國際工程人才培養培訓,為打造高等教育共同體貢獻“交大”力量。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充分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受教育者的主動性、能動性被極大釋放,讓高等教育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圍繞此次大會的主題,徐飛表示,“慕課”建設應該真正凸顯學生學習的本體性和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內在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枯燥的學習變成有意義甚或愉悅的經歷和體驗。師生間不再是簡單的教和被動的學,而是學習共同體。應加快推進“教的范式”向“學的范式”轉移,積極建構基于“學生體驗”的人才培養體系,注重學生的自主教育,推崇創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維驅動下的深度學習,力爭做到自學習、自組織、自培養、自規劃、自調節和自適應,使作為學習探究者的學生,盡快成長為知識的建構者、科技的創造者、文明文化的傳承者和光大者。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現代信息技術是科技發展的一個階段。兩者融合最終的目的是將人類的無限創造能力發掘出來,促進個人成長,造福人類社會。迎接信息時代的沖擊,高校必須行動起來。”徐飛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