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9暑期夏令營】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師教育研究中心2019年優秀大學生教師教育研究暑期學校通知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是我國第一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中長期戰略規劃,是新時代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綱領性文件。那么,“如何理解教育現代化?怎樣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培育優秀的教師?教育現代化背景下的優秀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養?……”這些問題成為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的最為重要的議題,也是學術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探尋。
為了培養優秀的研究型教師和卓越的教師教育研究者,我們真切地希望越來越多有教育理想和學術潛力的年輕學子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在成功舉辦前三屆教師教育研究暑期學校的基礎上,2019年第四屆暑期學校將邀請知名教授共同參與授課和小組指導,也將有來自國際知名教育學院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和國內學生一起切磋琢磨。
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將組織碩士生導師對參加暑期學校的學員進行專業知識基礎、學術研究潛力、外語能力等方面的統一考核和評審。對綜合考核優秀的學員,可直接與本單位和導師簽訂“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擬招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意向書”。伯樂翹首,千里馬何在?
一、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簡介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從事教師教育研究的國家重點研究單位,承擔著教師教育領域的科學研究、政策咨詢、人才培養、國際與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等核心任務。中心下設四個研究部:教師及教師教育歷史和理論研究部、教師及教師教育管理和政策研究部、教師教育課程和教學研究部、教師領導與專業發展研究部。
中心現任主任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教授。專職人員朱小蔓教授為前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龐麗娟教授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盧乃桂教授為教育政策與教師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本中心還聘請了國內外知名的教師教育研究專家擔任兼職研究人員,其中有:Christopher Day、Ken Zeichner、Lin Goodwin、Lynn Paine等國外知名學者。中心以“良師善邦,啟師致遠”為使命,致力于探索教師教育的學科前沿,服務于國家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
二、項目概述
本次暑期學校采用導師制下的微學術模式,分為三個階段:破冰·組隊、任務·學習、回望·展示。
破冰·組隊階段介紹國內外教師教育的現實問題和前沿議題,旨在喚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學術熱情,鼓勵學生從自身經驗和專業背景出發選擇感興趣的研究問題,并根據所提出的研究問題通過雙向選擇分派導師,通過與導師的交流修訂研究問題,并更好地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
任務·學習階段將由中心教師和一線教育工作者共同授課,對教師教育領域的學科基礎及前沿議題進行較為深入的學習,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程預選材料和北師大圖書館資源,學習期間遇到問題亦可及時尋求導師支持。
回望·展示階段要求學生根據與導師商定的研究問題,將學習成果以短報告的形式進行展示,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未來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展示自己的學術潛力。
導師制則是指學生分組后,每組分派一位導師,導師需要關照學生的專業背景差異,關懷學生的主體經驗,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成果。
注:具體課程會根據師資調整有所更動。
三、課程目標
理解教師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相關概念的內涵及互相之間的關聯;能聯系自己本科及本科前的教育經驗與案例將概念具體化;對教師專業與教師教育相關概念賦予個性化的解讀,以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能在一定程度上將有關概念轉化到小組學習任務中并形象地呈現;能基于自身的背景和本項目中習得的知識,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建立對復雜問題的原創性理解。
訓練成為一名研究者必備的學術素養,包括研究問題的選定、學術資料的搜索和閱讀、學術討論的開展、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實施、學術報告的撰寫等,從而能初步掌握整個教育研究過程;培養反思意識與技巧;培養合作意識與技巧,尤其是小組合作中的領導力。
培養對中國教師及教師教育現實問題的關注,加強對教育事業的承諾;培養對學術工作的興趣與熱情,進而以科學、審慎的眼光看待教師和教師教育的有關問題。
四、課程要求
1.積極投入暑期學校,提前閱讀課程預選資料,踴躍參與課堂討論,勇于分享學術觀點,課后主動反思積極探索;
2.按照課程與教師要求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學習過程中能主動求教、積極交流、樂于合作;
3.所有作業、論文、報告都應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不可有任何學術欺騙、捏造、剽竊和抄襲;
4.不得擅自逃課曠課,如需請病假、事假應按照中心相關規定辦理。
五、申請條件
1.2020年畢業的本科生;
2.愛國守法、敬師樂群、積極進取、誠實守信;
3.成績可達推免資格;
4.有志于投身教師及教師教育研究;
5.專業與學科不限,鼓勵非教育學專業背景學生報選;
6.具有實習、見習、創新實踐經驗者優先;
7.英語聽說能力優秀。
六、申請材料
1.自薦信;
2.個人簡歷(含電話、郵箱);
3.本專業成績單;
4.外語考試成績單(CET6、TOFEL、IELTS、GMAT等皆可);
注:以上材料均以電子檔郵寄到bnucter@bnu.edu.cn,郵件主題注明“2019教師教育研究暑期學校+姓名”。
七、相關支持
1.外地學生可獲得差旅補助(勞務形式),金額由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核算往返火車票決定;
2. 外地學生安排解決在京學習期間的住宿;
3. 北師大學生通過選課系統選課可以獲得相應學分;
4. 所有學生可以獲得結業證明。
八、申請方式
北京師范大學學生可通過選修“教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暑期課程參與此項目。
非北京師范大學學生請將報名資料于6月3日中午12:00前發送到郵箱(bnucter@bnu.edu.cn),錄取名單將于6月8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和手機通知本人,并在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網站(www.cter.net.cn)上公布,請及時關注網站信息。
收到錄取通知的同學,請務必于6月13日前郵件(bnucter@bnu.edu.cn)或電話(010-58804318陳紅艷)回復確認是否前來參加,逾期視為放棄資格。確認參加課程的同學請于2019年6月29日或6月30日到北京師范大學英東樓604報到。
正式課程將于2019年7月1日到7月5日開展。
九、咨詢聯系
聯系人:陳紅艷
電子郵件:chhyhappy@163.com
聯系電話:010-58804318(工作日8:00-11:30;14:00-17:30)
報到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北京師范大學英東樓604室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